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猝死前的3種徵兆一定要小心,醫生說3大群體要定期體檢!

猝死前的3種徵兆一定要小心,醫生說3大群體要定期體檢!

有關猝死,我曾寫過很多科普文章,事實上,猝死是突然發生的,它起病急驟,如果發現和治療不及時,患者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生命終結,但也有人會有這樣的疑問,醫生,發生猝死前,難道就一些徵兆都沒有嗎?

我的回答是,當然是有的,只是,並沒有人會重視,相反,如果能夠足夠重視身體發出的一些異常報警信號,那麼猝死的發生率也會有所減少。

第一,疲倦,乏力。這實在是非常普通的身體不適,睡眠不好,熬夜,加班,精神高度緊張,這都有可能出現疲倦,乏力,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有可能會出現類似不適,但我的觀點是,偶爾的不適並沒多大關係,找到病因,及時調整就可以,但如果一段時間裡持續都是如此,那你應該高度重視,醫學界常常把過勞和死掛在一起,這不是沒有道理的,過度的身體透支,也會讓心臟變得不堪重負,出現心臟驟停的可能就會很大。

第二,不明原因的胸痛、心悸。我清晰地記得,在工作崗位上連續奮戰10幾個小時之後,有一會我突然出現不明原因的胸痛、心悸,這是我第一次感到死亡的瀕臨,我知道,太大的工作強度讓我的心臟發出了報警信號,我迅速跑到護理部,拿了一片硝酸甘油舌下含服,逐漸的才有所好轉,這一次以後,我開始更加重視健康,很多人認為只有冠心病的患者才會出現胸痛、心悸,這是不對的,一個健康人,在強大的壓力和工作負荷下,也會出現心臟的不適,其實在猝死前,很多人往往已經出現了很久的胸痛和心悸,只是未引起重視,最終導致了心源性猝死的發生。

第三,好想睡但又睡不著。很多人真的太累了,他們的睡眠嚴重告急,他們很想好好睡一覺,但卻睡不著,這是因為壓力所致,無形的壓力會讓人感到疲憊,但是作用於大腦,又讓人心神不寧,輾轉反側,這樣下去就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會加重身體的透支。

當然,一個人如果平時身體健康,而且壓力不大,作息規律,又定期體檢,發生猝死的幾率其實是最低的,相反,那些平時身體不怎麼健康,而且壓力大,作息不規律,又沒有及時體檢就醫的群體,猝死的風險才是最高的。

第一,有基礎心臟病的群體,年輕患者以先天性心臟病,心肌炎等居多,老年患者以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居多,這個群體要高度重視,因為猝死中90%都是心源性猝死。

第二,腦力勞動者,我們經常看新聞,能夠發現,猝死的幾乎都是腦力勞動者,而且特別年輕,像醫生、護士、IT人員、創業者等等,平時壓力很大,工作負荷大,猝死可能也更大。

第三,缺少運動,肥胖群體。缺少運動,高脂飲食,都是肥胖的高危因素,肥胖患者,不但可能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還有加重心臟的負擔,更容易出現血栓風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原創故事會 的精彩文章:

30歲小伙一天三包檳榔,食管癌晚期到醫院,妻子簽字拒絕搶救!

TAG:醫學原創故事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