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假設歷史?沒有王安石變法 會出現靖康之難嗎

假設歷史?沒有王安石變法 會出現靖康之難嗎

靖康之難是一個讓今天的中國人都感到屈辱的名詞。兩位皇帝被抓住「北狩」,許多帝姬(公主)和大量民女被擄走成為今天言情小說的題材。很多人將這個責任歸咎於宋朝「積弱」上,畢竟「弱宋」是歷史書給這個朝代的名詞。而宋朝之所以「積弱」蓋因開國之君「重文輕武」導致「將不知兵」,從而在面對北方蠻夷的時候一敗再敗。

南宋的中興四將

如果你放下偏見,會發現宋朝的問題其實和很多人想像中的不一樣,導致北宋末年宋軍戰力孱弱的根源,,反而是被很多人稱頌的王安石,及其變法過程中的一些錯誤操作。

宋初禁軍的戰鬥力遠比後世強大

在宋金開戰之前,宋朝最大的敵人無疑是遼國。從宋太宗時期開始,宋遼之間就打打停停,最後以檀淵之盟,訂立了百年的和平。在很多人看來雍熙北伐的失敗,意味著宋朝積弱是從開國開始就伴隨著宋朝的弊病。但是要考慮到此時的遼國也是草創,作為武德充沛的北方民族,他們有著當時世界範圍都首屈一指的騎兵部隊,僅僅是披掛全身重甲的禁衛軍就有五萬人直接隸屬於遼國皇帝和皇后,而宋太祖估計其精銳的騎兵足足有十萬人。

騎射是所有契丹人的看家本領,當他們人馬都披上重甲拿著戰錘和弓箭的時候,整個東亞地區再無敵手

在主要為平原的河北地區,宋人面對精通騎射又長於肉搏的遼軍無疑非常吃力。但就算如此,宋軍早年依舊敢於和遼人在野外交戰,高粱河戰役中,殿前禁軍甚至在面對面戰鬥中打傷了遼軍統帥耶律休哥。如果不是宋太祖過於急躁,將士兵折騰得疲憊交加,幽州城說不定早已拿下。所以在這個階段宋禁軍的戰鬥力還是有保障的。

契丹人的戰鬥力在後期也退化的厲害

如果金人面對的是這時候的宋軍的話,我們可以說野戰或許不敵,但是不至於一觸即潰,甚至連守城都做不好。那麼究竟是什麼導致禁軍的戰鬥力退化如此嚴重呢?

中央調控讓河北禁軍戰鬥力大減

眾所周知,一支軍隊見沒見過血是其戰鬥力的重要評判標準,所謂「百戰精銳」,「百戰」還得在「精銳」前。因此宋太祖創立了「更戍法」,規定禁軍都需要在前線待上一到三年時間。這樣一來中央能打的部隊就越來越多,所有的禁軍或多或少都能得到戰火的淬鍊,這也是宋初禁軍可用的根本原因。

一直待在繁華的汴京附近的禁軍,慢慢地從軍隊蛻變為城管

但是,這麼做耗費無疑是巨大的,那時道路遠比今天難走,大部分道路都是泥土路。相信出生在鄉村地區的讀者一定會對這種路況搖頭苦笑。幾萬乃至幾十萬人在這種道路上頻繁調動對後勤運輸的壓力是非常大的,這也是宋代軍費開支的一大來源。再加上這種調動對人員統計的要求太高,導致逃兵不斷。於是王安石本著「為國斂財」的精神將這套制度給廢除了,換成了「置將法」。「置將法」顧名思義就是各地的部隊不再流動,而是由中央派專門的將領前去管理和訓練。如此一來宋朝的軍費開支大大降低,逃兵現象也減少了。

誰說祖宗家法不能改?拗相公第一個不同意啊!

但是這樣一來除了和西夏作戰的西軍之外,其他部隊都得不到戰鬥經驗了。河北地區隨著和遼國戰事的平息已經太平百年了,士兵長期待在這裡無法切身體會任何戰爭。更為可怕的是沒了戰爭這個需求之後,訓練也就日漸懈怠,等到了靖康的時候,河北地區再不復開國的驍勇,只有一群偶爾訓練的老百姓。

高強度的集權控制讓財政非常困難

按理來說,地方之間不輪換部隊和將領固定下來也有他的好處,就是將軍長期指揮固定的軍隊,形成類似歐洲邊境伯爵的軍事貴族,只是相比歐洲權利要小得多只有軍事權。有宋一代的曲家、劉家、吳家、折家、種家,明代的戚家、李家、俞家都是這類,也就是俗稱的「將門」。這種中國特色的軍事貴族制度一直延續到清末,自有他的道理

種家是從文官轉職的武將家族,說明宋代武人的情況和一些人想像中完全不同

然而相比歐洲,中國的軍事貴族們只有軍事權但是沒有行政權和監察權。所有的物資調配都要經過中央的批准,所有的物資需要中央的層層審批和步步把關,這嚴重影響了行政效率和軍事效率,任折、種等將門如何天縱奇才也沒有半分勝算。就像兩個拳擊手原本一方的體重就較輕,還被綁住了一隻手,這如何能勝?

王安石的變法大大強化了中央集權,這套體制無比依賴一位賢明能幹的君王,能夠將各個地區錯綜複雜的情況理清,並且儘可能按照設計思路去調撥、分配物資。偏偏風起雲湧的時刻上台的是宋徽宗,這位皇帝陛下作為書法家是個內行,作為行政指揮是個外行。在他的治下,汴京以驚人的速度吸食著地方的財富,使得這座城市快速成為了世界上最繁華的地區。

幹什麼都好,就是不會幹皇帝的宋徽宗

而作為代價,地方上的反抗此起彼伏,連一向「順民」的江南地區都爆發了方臘起義,還有著名的水泊梁山也是在這個背景下誕生的。宋徽宗最後調遣了和西夏作戰的西軍--這支最後的能戰之師才算把南方的起義搞定。而這一切都只是宋徽宗和他治下汴梁「吸血」的一個縮影。

和臭棋簍子下棋越下越臭

作為北宋最後一支能戰的禁軍,西軍這時候是什麼情況呢?由於宋遼已經簽訂條約,宋人在北方的主要對手就是西夏了。作為一個只有幾百萬人口的小國,卻能夠生存到蒙古入侵,其生存能力之強。西夏的武器主要有兩個一是接壤中亞,作為具裝騎兵的故鄉,中亞有著優良的重騎兵傳統和良好的冶金技術。西夏在中亞畜牧技術和冶金技術的輸入下在武備上對宋朝有著巨大的優勢。無論是夢溪筆談中冷鍛的盔甲,還是讓范仲淹等士大夫流口水的鋒利刀具都是當時世界頂級的,宋人的武備相比之下就是一個字「粗」。

以為只露出眼睛的盔甲是歐洲人的特例?事實上這是全世界包括党項這種馬背民族都追求的武備

而然只有幾百萬人口的西夏無法像隔壁遼國那樣組建起數萬人的具裝騎兵,作為西夏重騎兵代表的鐵鷂子只有三千人--只有隔壁遼國皮室的十分之一。既然無法做到那種野戰中的摧枯拉朽,那麼西夏人就要另想辦法自保了。其方法也很簡單三個字--極限戰。每次宋人來打就躲入城寨之中,依仗著主場優勢和西軍逐城逐寨地爭奪控制權。這種戰爭的規模往往很小,千八百人都算大的,非常類似於抗戰時期的游擊戰爭。陪著西夏人打了百年這種戰爭對西軍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等到和金人結盟攻取燕雲的時候,西軍發現自己已經不大會打數萬人規模的戰鬥了,畢竟當太久武警了。

宋人的具裝弓騎兵

童貫在燕雲遭遇百年來最慘痛的失敗,讓原定由宋軍完成的任務不得不交給金軍完成,這讓金人看穿了宋朝的虛實,畢竟最強的西軍也不過如此,其他部隊可想而知。而宋朝的未來在這一刻已經註定了。

結語

王安石的變法或許在短時間內強化了這個王朝,但是過度集權的代價就是地方的潛力被壓榨乾凈。根據「權力越大責任越大」的原則,如此巨大的權力給了皇帝,皇帝必須個個都有秦皇漢武的才能。更可惜上天給了一個宋徽宗,只知道壓榨地方不知道如何治國,民心盡失不說,還把地方軍隊也給拖累了。

而看似能節約財政的方法也斷送了宋軍的未來,讓禁軍的可戰部分只剩下了西北的幾萬人。要命的是就是這幾萬人也在和臭棋簍子的對手戲中降低了自己的水平,最後被老對手擊敗。更糟糕的是讓金人看穿了自己的虛實,從而為未來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這一切的根源都來自於熙寧變法,雖然一開始確實是做到了「為國斂財」,但是其長遠的影響恐怕是當事人也始料不及的,如果王安石知道自己的政策導致這一切,不知道是否會懊惱不已。

用我之眼,你之心,一同感受歷史文化之美

-------鳳凰歷史官方微店------

★★★★★★★★★

鳳凰網歷史:讓歷史照亮現實

★喜歡這篇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鳳凰網歷史 的精彩文章:

蔣介石臨終前兩月曾通過何渠道密約毛澤東訪台 卻未等到迴音

TAG:鳳凰網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