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又有100件國寶排隊上線講故事,這次它們專註賣萌!

又有100件國寶排隊上線講故事,這次它們專註賣萌!

近期央視的文化類節目都要被國寶們承包了。

如果說看不夠《國家寶藏》精挑細選的27件國寶的話,現在又有100件國寶排隊等著給你講故事了。

說的就是紀錄頻道今年開年播出的《如果國寶會說話》,豆瓣評分9.4,又是一檔良心節目。

徐歡導演和她的團隊可以說是研究國寶的資深影視人員了,製作的《故宮》、《故宮100》都是高分的經典作品。

攝製團隊跑遍全國近百家博物館和考古研究院,在300多萬件國寶里,精選出100件國寶,上至史前,下到明清。

5分鐘一集,短小凝練,很適合在碎片化的時間看一看,「畫面+旁白」的普通呈現方式也被央視玩出了新花樣。

在正式去片之前,先看幾張海報感受一下這個紀錄片的畫風,深沉莊重之餘,又透露出不正經的氣息,說白了就是愛賣萌。

片頭很調皮,叮叮叮的鈴聲伴隨一句溫馨提醒「你有一則來自國寶的留言,請注意查收。」

那就來聽一聽國寶們的心裡話。

01——賣 萌

人頭壺來自六千多年前,仰望星空,側臉深沉。

光看面容分辨不出性別,但結合寬大的壺身來看,整體造型像是懷孕的女性,這是女系社會中對生育繁衍機能的體現。

人頭壺不僅造型特別,使用方式也很另類,壺後背的管道是注水口,眼睛和嘴巴是壺的出水口,此處文案出現滿分看圖作文:「當水從人頭壺的眼睛裡流出,恰如淚水流淌,紀念著人類孕育的最初痛楚。」

但是呢,第一眼看這人頭壺,就莫名地覺得萌,官方評價「那微微上翹的嘴唇,彷彿兒童般純真地仰起」,嗯,用表情包用語翻譯一下就是笑得像個六千歲的孩子……

陶鷹鼎在仰韶文化中也是一個特別的存在,是唯一以鳥類為造型的陶器,至今具體用途不明,如果只是作為一個擺件而言,它成功地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先別光顧著笑,它三足鼎立的穩重姿態,銳利的眼神,還是隱隱透露著霸道的王者之氣。

明明央視爸爸上一秒還在渲染陶鷹鼎的王者之氣,可為什麼下一秒是胖胖的小短腿特寫??還配歡快的BGM???這是在搞事情啊!

緊接著是一句最為致命的官方吐槽,「它除了上古的王者之氣,又同時顯示出另一種很現代的氣質,用當下的話來說就是』萌萌噠』。」

可能「萌萌噠」還不足以襯托陶鷹鼎這個王者,還專門為它量身打造了一個新詞「肌肉萌」……

這下徹底把陶鷹鼎捧成新一代國寶級「網紅」了。

「乍一看,會覺得這是一隻蹲著的狗」,最開始是這樣來介紹鴞尊的……但其實「鴞」又叫貓頭鷹,所以這是一個貓頭鷹形狀的盛酒器,鴞尊OS:我不要面子的啊。

為什麼要以貓頭鷹為原型?在商代,貓頭鷹是一種非常受到崇拜的鳥,被賦予了各種高級的象徵,如權力、地位、戰神鳥等,所以當時鑄造了很多有貓頭鷹特徵的青銅器物。

但是不管這些器物曾經多麼叱吒風雲,在大家眼裡,它們的模樣還是在犯規賣萌23333

甲骨文的動畫更是萌翻了一眾網友,甲骨文化身「戲精」共同出演情景劇《商人的一天》。

02——精 致

婦好是商王最寵愛的妻子,如果用現在的眼光來看,她還會是當時最有品味的時尚博主。

因為她墓中的隨葬品非常豐富,精緻的玉器、骨梳、綠松石、瑪瑙石、象牙杯……件件都美到詞窮。

最別緻的莫過於這件婦好玉鳳,試問又有哪位女性看到它不心動,「線條流暢,風韻迷人,側身回首,轉顧生姿。」

但婦好不是那種只醉心於打扮的女子,她還是歷史上第一位有文字記載的女將軍,能征善戰,幫丈夫武丁打下了半壁江山,所以墓中還有大量粗獷的物件,上面提到的鴞尊也是從婦好墓里打撈出來的。

婦好這位文武雙全的傳奇女性,比瑪麗蘇穿越小說的女主還要完美啊!

如果說婦好玉鳳是一種小資的精緻,那麼玉組佩就是一種大氣的精緻。

玉組佩由多個配件串聯,身份越高貴,那麼身上的玉組佩就越長越繁複,其長度可以從脖子延伸到腳底。

人們把各種生命體濃縮在玉片當中,宛若把世界的美好都戴在了身上,欣賞一下國家級優美文案對玉片的描述:「龍的鱗片和大雁的羽毛振翅在同樣的天空,魚的滄海和蟬的桑田被同一根繩子以一指相間」,而動畫效果更是活化了這些玉片。

03——神 奇

龍山蛋殼黑陶杯的杯沿厚度只有0.2毫米,同時杯身的薄壁還做了鏤空細節。

面對這樣一件逆天神作,不禁有許多疑惑:現代工藝都難以企及的黑陶杯,那時候是怎麼做出來的?出於什麼目的做這樣的杯子?如此易碎之物是怎麼流傳四千年的?

種種謎團,目前只能止步於想像了。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當時的人們發揮創造力,秉持著「工匠精神」在細細打磨陶器,追求極致。

凌家灘的玉版玉龜上刻著複雜的數位,蘊藏著宇宙系統之謎。玉版被一些人認為是洛書的源頭,「洛」就是脈絡,指的是世界有效運轉的規律。

「洛書」很燒腦,所以還專門做了一個動畫舉例一個有趣的數字現象,嗯,動畫很清晰、生動、精美、簡潔……

後期儘力了,但我這個文科生實在跟不上老祖宗的智商。

除了洛書這個說法,還有人說玉版開創了中國的數字掛。正是因為眾說紛紜,更加增添了國寶的神秘魅力。

透過這一件件古樸而深邃的文物,我們彷彿可以感知到千年前的生命,文物不是冰冷的,它們都是由存在過的、鮮活的人創造出來的,儘管時代流轉,可生命力卻不會被磨滅。

從《國家寶藏》到《如果國寶會說話》,央視找到了文化類節目的正確打開方式,最大的特點就是用了一種年輕化的方式去表達,擺脫歷史教科書式的枯燥,再加上央視一直以端莊的形象示人,偶爾「放飛」自我,賣賣萌,吐吐槽,這個「反差萌」確實讓觀眾很有好感。

不過就算《如果國寶會說話》的旁白再怎麼逗趣,最終的落點還是讓人會心一擊。

人頭壺出自大地,仰頭凝望,而現在我們也凝望著跨越六千年的她,「我們凝望著最初的凝望,感到另一顆心跨越時空,望見生命的力量之和」;

鴞尊凶萌的樣子讓人覺得親切,但它其實是一個很有內涵的陶器,「捧著陶鷹鼎,就捧起一抔六千年的泥土,也捧起一抔中華文明起源的泉水」;

貓頭鷹在歷史變遷中,曾被神化追捧,也曾不受待見,但其實「從高貴,到不祥,再到呆萌,貓頭鷹一直就是那個貓頭鷹,但是人心,變了好多回了」……

《如果國寶會說話》沒有刻意賣弄情懷,國寶可愛,旁白優美流暢,畫面拍攝精緻,配樂和音效偶爾調皮,如果非要從中挑刺的話,會覺得旁白美則美矣,但少了點乾貨支撐。

第一季已經完結,看不夠怎麼辦?官方傲嬌回應催更也沒用,那就只能耐心坐等新一季啦~

其實光靠這短短5分鐘的視頻當然不能完全了解某一件國寶,如果因為這部紀錄片,讓大家想走進博物館,想對中華文化有更多了解,那就再好不過了。

撰文:果醬編輯:郭東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青年劇樂部 的精彩文章:

當《黑鏡》不再黑化,就算請來朱迪·福斯特做導演,也讓人想棄劇啊!

TAG:新青年劇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