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西摩爾聯軍與義和團臉上的油彩

西摩爾聯軍與義和團臉上的油彩

西摩爾聯軍與義和團臉上的油彩

張鳴

庚子年,西摩爾聯軍的撤退,以往的中國史家一直是記在義和團的功勞簿上的。在很多史家的筆下,西摩爾聯軍的出現,原本就是一次西方列強奪取北京的侵略圖謀,恰是在義和團的阻擊下,才沒有得逞。

當然,在今天看來,西摩爾聯軍只是西方各國臨時拼湊了一支部隊,作用是進北京把使館人員接出來。此前,1900年的5月,在義和團運動開始燎原之時,列強已經派了一支衛隊,但是,使館的人很快發現,局面惡化的過於迅速。這支400餘衛隊(據說其中的俄國部隊,武器還不湊手),防衛11國的使館,還加上西什庫教堂,捉襟見肘。於是要求加派至少1500人來,以便依託這些部隊,撤離北京。其實,西方列強對於中國的政局,能鬧到這般瘋狂排外地步,並沒有多少心理準備。好些地方傳教士的警告,一直被當做狼來了的呼喊,沒有人當真。畢竟,中國的民教衝突,無時或無,斷斷續續,都幾十年了。而中國的開放程度,一直在擴大,政府對洋人,也愈來愈恭順。儘管西太后發動了戊戌政變,使得朝政向後退,但一時半會兒,還沒有西方人會想到,這個曾經支持過洋務運動女強人,能驟然翻臉不認人。

在西摩爾聯軍組成的時候,儘管西太后對西方列強阻止她廢光緒已經相當惱火,但最後決裂的決心,也還沒下。義和團已經大批湧入北京,到處殺洋滅教,使館區遭到嚴重的危險,但朝廷卻依然頒布一些上諭,官樣文章地讓步兵統領衙門捉拿拳民。總理衙門跟各個使館的聯繫,也沒有中斷。但西摩爾聯軍進北京,卻是北京的朝廷所不能接受的,朝廷更希望的是,各個使館自行離開。但使館人員,在遍地義和團和對洋人懷有敵意的清朝朝正規軍的情況下,憑几百個衛隊,當然不敢冒這個險。西摩爾聯軍出發的時候,清朝已經決意派人勸阻,勸阻不了,就開戰。結果,排出去勸阻的人,中途被義和團攔住,而派出阻攔的清軍,卻到了前線。

由於誰也沒有料到局面會突然壞到如此程度,所以,西方在華的軍隊,根本沒有什麼準備,西摩爾聯軍實際上是匆忙組成的,成員大部分是艦上的水兵,平時都沒怎麼用過步槍,槍械也是拼湊起來的,還不及清朝的正規軍的好。好些人使用的是老式步槍,還是有煙火藥,一開槍,就會暴露目標。統帥西摩爾,也是一個英國海軍將領,對於陸戰,大概只有教科書上的知識。這樣一支臨時拼湊出來的軍隊,連兵帶官,一共2129人。由英、德、俄、法、美、日、意、奧八個國家的軍隊拼出來的。要說八國聯軍,西摩爾聯軍,才是八國聯軍,後來正式開戰的時候,已經變成了11國聯軍,中間還有規模不小的一個中國人軍團。

西摩爾聯軍的主要使命,就是接人,所以,只帶了幾天的口糧和彈藥。他們的如意算盤是,在天津乘坐火車,迅速趕到北京,然後接上人就撤回來。正因為準備嚴重不足,軍隊基本上沒有野戰素質,所以,聯軍對於火車有太多的依賴,無無論行軍還是打仗,都需要靠火車做活動的堡壘,好像在軍艦上一樣。所以,一旦鐵路中斷,而且他們沒有力量修復的時候,僅僅派出一支小部隊試探著步行前進,遇到強烈阻擊後,又退到了火車這裡。無奈,只好徒步後撤,因此遭到了比前進時更為巨大的損失。

出發的時候,由於中西關係並沒決裂,他們還要求中國鐵路局給他們提供車輛,在遭到拒絕之後,才強行佔據火車,自行開走。路過清軍聶士成的部隊駐地時,相安無事,用西摩爾的話來說,他們還互相致意了。聶士成這支在京津武衛軍中實力最強的部隊,剛剛還在跟義和團為難,顯然沒有接到命令阻擊西摩爾聯軍。只是京津鐵路,一路都遭到了義和團的破壞。聯軍只能走走停停,邊修路,邊行進。還好,當時的京津鐵路是雙軌,義和團的破壞,也不夠專業,所以聯軍可以利用另一條路的材料修路。義和團也不斷襲擊聯軍,由於剛跟洋人發生接觸,刀槍不入的神話還有市場,儘管一片片地倒下,還是有穿著紅肚兜,帶這符咒的義和團民猛撲上來。死掉的人,義和團的大師兄會解釋為這些人做了不潔的事,比如沾了女人。好些義和團相信,中彈死的人,不是真的義和團,為了證明自己是真的,就瘋狂地撲上去。當然,仗打到一定程度之後,這樣的解釋就沒有人信了,這就是為何在北京圍攻教堂和使館的義和團的狠勁兒會越來越弱的原因。

但是,儘管如此,向北京進發的西摩爾聯軍,在跟義和團的交戰中,也沒有多少損失。最大的兵員折損,是一個五人小組義大利兵,被隔在了後面,結果被上千義和團圍住,八卸大塊。一路上,反倒是義和團屍橫遍野,遺屍數百。西摩爾聯軍被最終阻止,是因為車到廊坊之後,發現前面的鐵路大橋,遭到了徹底而且專業的破壞,顯然不大可能是義和團所為。而阻擊他們的人中,出現了清朝的董福祥軍隊的旗號,武器也由大刀,變成了新式快槍。而聯軍方面糧食已經耗盡,彈藥也快沒有了。只好後撤,等待國內援軍,再捲土重來。其時,北京城裡,清軍加義和團對使館和西什庫教堂的圍攻已經開始,候援無望的在京洋人,只能依靠400多衛隊,決死一拼。顯然,驃悍的董福祥回民部隊,顯然對於攻城掠地,並不擅長,而作為偏師的神機營和虎神營,也是白給。義和團的戰鬥力和勇氣,在北京大概由於殺了太多手無寸鐵的教民,第一次碰上抵抗,未免手足無措,也大打折扣。不僅使館沒有攻下來,連只有41個洋兵的西什庫教堂,也巋然不動。

但是,撤退的西摩爾聯軍,卻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麻煩,因為他們碰上了京津一帶兵力最強,武器也最好的聶士成部。這時候的聶部,已經接到了進攻聯軍的命令。聶士成的部隊,不僅在人數上佔優,武器也不差。如果不是聯軍在撤退的途中,碰巧撞上了清軍的西沽武庫,即槍械和彈藥庫。守衛武庫的人,又是如此沒用,非常堅固的堡壘,火力又足夠的兇猛,但被聯軍的一個連隊從上游渡過河,包抄到堡壘後面,搭梯子爬上去,就攻下來了。聯軍繳獲了將近一萬支新式步槍,裝的滿滿的彈夾,還有大量的德國造大炮和機關槍,這些武器,甚至還沒來得及裝備中國軍隊,就都成了聯軍的戰利品。戰利品中,還有成包的大米和飲用水。聯軍因此得以更換了裝備,補充了彈藥和糧食。

這回,輪到聶士成的部隊吃苦了,前一分鐘還在轟擊聯軍,讓他們抬不起頭來的聶軍大炮,很快就被聯軍打啞了。儘管如此,聯軍200多人的傷亡,主要都是聶士成部造成的。只是,在後來的歷史記述中,這些戰績,都被記在了義和團的名下。

在義和團史的敘述中,阻擊西摩爾聯軍的廊坊大捷,是義和團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雖然說,阻擊西摩爾聯軍,義和團的確參與了,表現得也的確相當英勇。可惜,他們的作用卻真的有限。如果不是清朝正規軍參與,炸掉了鐵路橋,而西摩爾聯軍對火車又過分地依賴,聯軍是可以進北京的。

西摩爾聯軍的鎩羽而歸,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的輕敵。中日甲午戰爭中國軍隊糟糕的戰績,讓西方人對中國軍隊極度輕蔑。在聯軍統帥看來,只要火車一響,京津之間不長的路,晚上就可以抵達北京,跟英國公使一起喝茶了。即使有抵抗,中國人也照例會望風披靡,即使,聯軍僅僅是一支雜湊的軍隊,很多人很久都沒摸過槍了,又嚴重缺乏重武器。統帥基本上沒有陸戰經驗。顯然,西摩爾海軍中將,是把此次進軍,當成一次秋遊了。

但是,失敗了的西摩爾聯軍,客觀上,還是讓清朝出了丑,而非像過去說的那樣,長了西太后和義和團的志氣。這樣的一支不像樣的西方軍隊,給清軍和義和團造成的傷亡依舊巨大。至於義和團,儘管表現出了自己的蠻勇,但經此一戰,蠻勇卻曇花一現,不怕死的集團衝鋒,就此不見。待到八國聯軍大隊人馬開到,義和團大部分已經作鳥獸散,連影兒都沒了。

義和團的勇武化為烏有,但臉上的油彩卻一直都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鳴001 的精彩文章:

民國的縣太爺

TAG:張鳴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