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無助、想死」的時候,TA會找你聊聊

「無助、想死」的時候,TA會找你聊聊

圖1 走飯生前最後一條微博

走飯,大家或許還記得這個90後女孩兒。她在2012年3月17日凌晨自殺,並通過定時的時光機在3月18日發出微博與世界告別(見圖1)。這條消息當時在微博中引發了轟動,眾多網友紛紛討論。如今,走飯已經離開了6年,而在這6年中,不同的網友在這條微博下留下近104萬條的留言,而且留言數量還在不斷增加。

大家在感到遺憾的同時,或許也在思考,為什麼她不早點說出來呢,為什麼我們不能早點兒預判到她會自殺呢,或許當時還可以做一些挽回呢?其實,她「說」過的。回看她以前的微博和她的小號@醒醒我們回家了 ,我們可以看到,她在不停地表達著自己的孤寂與無助(圖2)。她在傾訴,在網路上傾訴,但是也許當時沒有人看到,或許是看到了也並沒有人意識到她有可能已經存在心理上的障礙,並會在某一個時候以極端的方式離開這個世界。因此也就沒有專業的人員給予她適當的疏導去阻止這一悲劇的發生。

圖2 @走飯 和@醒醒我們回家了 部分微博截圖

目前,網路極其便利,大家都可以自由地在社交網路中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在日產量以億為單位的微博平台中,大到國際趨勢國家大事,小到吃飯穿衣、雞毛蒜皮,誰都能說上一嘴。當然,也就會有人在微博中經意或不經意間表達出自我傷害、自殺等念頭。也就是說,當互聯網成為我們的一種基本需求時,人們也多了一個表達自己自殺想法的平台。

根據新浪微博發布的《2016微博用戶發展報告》,我們可以看到,微博用戶整體呈現高學歷、低年齡趨勢。30歲以下青年群體在微博用戶中佔比達到80%以上,而這個年齡階段,也恰恰是我國自殺率最高的年齡群組!

這就值得我們深思,或許,我們可以在微博平台上做一些事情。比如說我們可以通過微博大數據去尋找那些可能會自殺的人,同時給予他們專業的幫助,有可能就會阻止很多的憾事發生了。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行為科學重點實驗室朱廷劭研究組就一直在做這方面的研究。科研人員建立了互聯網心理危機(自殺)監測預警中心(Suicide Monitoring & Prevention Center, SMPC),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去尋找和發現這些互聯網上隱藏的自殺高危網友,然後對他們給予有針對性的干預和救助,化被動等待為主動干預,彌補「被動等待」這一現有自殺救助體系的短板,希望大大提高自殺干預的時效性。科研人員希望他們這些工作能及時發現像走飯那樣的人,伸出援助之手,不讓類似的悲劇一再重演。

現在社會對於心理問題都給予了較多的重視,國內各地均建有自殺救助熱線,也具備了一定的自殺干預力量。將互聯網心理危機監測預警和現有自殺救助干預結合起來,形成線上線下聯動的自殺預防體系,可以使在線上發現自殺高危個體後,能夠通過聯動機制,由線下自殺干預及救助機構做出有效干預。同時,線上自殺風險監測與預警系統可隨時反饋干預效果,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線下干預的效率。

科研人員具體做了兩個階段的工作:第一步,自殺意念的自動識別。基於社會媒體數據,利用 n-gram 、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等多種方法獲得有效特徵,訓練機器學習模型建立自殺意念的識別模型,通過社交媒體主動出擊,確定高危人員;第二步,針對有自殺意念甚至已經出現自殺行為的用戶給予及時的救助和關懷,通過及時干預與轉介、系統化干預和持續性關懷等方式,實現對高自殺風險用戶的有效干預。與此同時,積極地去和線下的干預組織合作,實現線上線下的良性互動,提高自殺干預的效率。

目前,這個研究組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從2017年7月以來,已經累計向14435位有自殺意念的用戶推送了心理危機干預資源,準確率高達92.2%。「謝謝你,你是第一個這麼問我的人」、「謝謝在我深陷泥潭之時拉我一把」……這些真誠的反饋讓科研人員感動不已。而這些,也不斷鼓勵著科研人員做進一步的研究和應用,希望能在這方面能做出一些工作,讓更多的自殺高危網友能得到互聯網回應給他們的溫暖擁抱。

最後,想對那些心情比較低落的網友們說,別怕,這個世界很溫暖,還是有很多人在背後默默地愛著你,所以,請你一定要好好愛自己。

來源: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

本文轉載自「中科院之聲(ID:zkyzswx)」

《環球科學》2月刊即日起開啟預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科學 的精彩文章:

用數字管理健康,有時也不靠譜

TAG:環球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