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滴滴託管小藍單車,為何不願意「兜底」用戶押金?

滴滴託管小藍單車,為何不願意「兜底」用戶押金?

近日,滴滴開始線下投放小藍車,並發布公告稱原押金返還今日啟動,不過模式不是退還押金。滴滴出行1月9日宣布正式進入共享單車領域。滴滴與2017年11月破產的 「小藍單車」的運營公司就接管小藍單車達成協議。滴滴將業務從汽車擴大到自行車,力爭在交通的共享經濟領域提高競爭力。滴滴與運營小藍單車的天津鹿鼎科技達成協議,小藍單車用戶支付的押金和充值餘額可轉換成滴滴單車券和出行券,也就是說不能退還,要消費掉才可以。

很多用戶不滿意的是,為什麼在小藍單車的押金不能退換,而要轉換為滴滴單車券和出行券?按常理說,既然要「接管」了,那麼相應的「債務」是不是也應該承擔?有意思的是,滴滴只是接受了小藍單車的運營託管,而對於押金問題只是提出了一個「轉換」概念,而不是讓用戶自由選擇地直接退換押金。雖然表面上也是用戶可以接受單車券的轉換,也可以不接受。押金本身的「債務」還是留給了小藍單車本身。但是對於一個已經「破產」進行託管的小藍單車,估計也只剩下了一個「殼」了吧?押金退換如何保障?到頭來,用戶的押金會不會打了水漂?或者最終無奈地選擇兌換成單車券?

滴滴不願意「兜底」,我們觀察有幾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共享單車的風口已經過去了,滴滴入局較晚,不想未運營就背上「債務」。畢竟押金也是一筆不少的資金,如果直接承擔,滴滴顯然並不願意。其二是共享單車的兩大巨頭已經形成「二元」格局,新入圍者的機會在區域市場內或許存在,但在更大範圍內的拓展需要支持的「成本」過高,如果想全面加入戰局,那麼也是一種重資產的投放。更主要的是,在目前的競爭態勢下,尚沒有明確的盈利機會。其三是一度時間人們還是片面的地認為共享單車可以通過大數據應用等衍生服務獲得發展機會和生存空間,再比如移動支付等的大數據應用機會等。但是滴滴本身擁有的數據基礎已經相當深厚了,共享單車帶來的用戶數據對其來說並不是必須的。只是在自己的生活生態鏈中尋求更加多元的一種布局罷了,因此在投入上還沒有那麼急迫的需要拓展市場的需求。

因為押金的問題一度時間把共享單車逼得「人心惶惶」。滴滴進入之後,依託自身的信譽體系,開始無押金模式運營,由於目前小藍單車的投放市場區域還比較窄,因此輻射的面積有限,這種能夠形成的「長尾效應」還要看滴滴的市場拓展力度,以及計劃延伸的市場空間到底有多大。一旦在全國範圍內鋪開,那麼對於摩拜和ofo勢必帶來衝擊,並且極有可能免押金模式成為一種常態。這倒是值得期待的,希望滴滴能夠做到這一點。

目前,打開滴滴出行App,在單車的選項中已經可以看到小藍車的選項,用戶可直接在App中看到附近的單車,無需支付押金便可使用。其實滴滴不願意「收購」小藍單車,而僅僅是拓展,其實或許也是一種「過渡」行為。因為滴滴也想開發自己的自有品牌共享單車,並主推免押金騎行。眾所周知,滴滴一直希望通過共享單車平台升級短途出行戰略,為「最後三公里」用戶提供更好的出行選擇和出行體驗。

滴滴進入共享單車市場,對於摩拜和ofo來說,在一定範圍內的衝擊是必然的,一旦滴滴大範圍進行鋪設的話,那麼或許對於ofo的衝擊將更大。無論是滴滴推自有品牌,還是對小藍單車的大範圍鋪設,首先衝擊無疑是市場中相對較弱的一家,以及服務體驗度略差的一家,在這方面,摩拜和ofo的差異或許就會體現出來,一旦滴滴真的大面積拓展開始之後,那麼兩個巨頭或將出現一定的變化,會催生合併,或者一方面暴露更大的問題。當然,滴滴這樣做對自身業務體系是不是也會帶來衝擊,網約車的用戶和共享單車用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交叉和重疊,尤其是滴滴壟斷了網約車市場之後,人們對其服務和隨意漲價的詬病也越來越多,這都是需要滴滴考量的地方。當然,有競爭者參與攪局,尤其是對於共享單車的免押金模式的試水和推廣,對用戶來說都是大有裨益的,我們也希望免押金模式會成為一種市場的共識,進而全面普及。而對共享單車的管理,以及相應的費用收取應該也成為一種常態,不能繼續野蠻生長。

歡迎關注老刀的自留地。不一樣的解讀,不一樣的風情,不一樣的情懷,不一樣的物是人非。生活因為關注而變得精彩。——老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刀馬物語 的精彩文章:

從CES2018看區塊鏈技術帶來的「幣文化」應用變遷

TAG:刀馬物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