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末歙縣進士汪宗沂寫了關於栟茶蔡孝女的琵琶曲,蘇州舉人朱孔彰為題辭

清末歙縣進士汪宗沂寫了關於栟茶蔡孝女的琵琶曲,蘇州舉人朱孔彰為題辭

清末歙縣進士汪宗沂寫了關於栟茶蔡孝女的琵琶曲,蘇州舉人朱孔彰題辭

2018.1.17整理

摘自《中國古典戲曲序跋彙編》卷十四汪宗沂第2377頁

後緹縈題辭1

孝女陳書感聖君,2

緹縈軼事續前聞。3

康熙天子時全盛,4

刑措原來勝漢文。5

曲演琵琶聲自宜,6

何須羽換更宮移。7

他年芟盡繁華唱,8

定抵曹娥絕妙碑。9

長洲朱孔彰(仲我)10

注釋

1、汪宗沂(1837—1906),字仲伊,一字詠村,號韜廬,安徽歙縣西溪人。幼時母授以《爾雅》、《毛詩》,後受業於臨川李聯琇。從江蘇儀征劉文淇研究漢學,從桐城方宗誠治宋學,又自鑽研經學,博覽群書。光緒六年(1890)進士,授山西知縣。太平天國時流寓泰州,著《後緹縈》南曲一卷(泰州市圖書館有藏),光緒十一年(1895)泰州夏氏刊本,劇演蔡蕙上書救父事。2、陳書即上書。聖君這裡指康熙皇帝。3、緹縈是漢代孝女,願替父贖罪,感動漢文帝。栟茶蔡蕙事迹與此類似。軼事即同逸事,世人不知道的史事,多指未經史書記載的事迹。4、康熙朝國家處於盛世。5、刑措即刑錯、刑厝,置刑法而不用。漢文即漢文帝劉恆的省稱。6、用琵琶演奏此曲當然很合適,很抒情。7、羽換、宮移,即樂曲換調。宮、商、羽均為古代樂曲五音中之音調名。8、他年猶言將來、以後。芟即刪除、消除。繁華即奢華、繁鬧,指代流行一時的曲藝。抵指相當、達到。9、曹娥,東漢時會稽郡上虞縣人。相傳其父五月五日迎神,溺死江中,屍骸流失。娥年十四,沿江哭號十七晝夜,投江而死。世傳為孝女。一開始由蔡文姬的父親蔡邕書寫曹娥碑,千百年來風雨滄桑之後,又由宋朝王安石的女婿蔡卞重新臨摹。10、朱孔彰,近代文學家、書法家、學者。原名孔陽,字仲武,更字仲我,晚號聖和老人,長洲(今蘇州)人。學者朱駿聲之子。能傳父業,光緒八年(1882)舉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上午領完結婚證,只因一杯奶茶,下午就去領了離婚證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