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家寶藏湘博登場,館長說「共有、共建、共享我們的博物館」

國家寶藏湘博登場,館長說「共有、共建、共享我們的博物館」

今晚,期待已久的湖南省博物館將攜湖湘文物瑰寶亮相《國家寶藏》,這其中會有什麼精彩的看點呢?快隨弘博君一起先睹為快吧!

那麼,擁有如此精美且珍貴文物的湖南省博物館,隨著新館開放,又會為博物館行業帶來哪些新的風向呢?看完下文,你也許會對湖南省博物館有更詳實更全面的了解……

在博物館定義中,「為社會及其發展服務」作為博物館宗旨為眾人熟識。與之對應,很多國際知名博物館都有一個謂為使命或願景的自我定位,一般在建館之初建立便不再輕易改變。

博物館使命或願景,看似虛無,但就像學校的校訓,是高校的精神氣兒所在。儘管當前博物館界國際交流頻繁,人才或管理逐漸專業化,對於博物館宗旨或使命的定位目前只有湖南省博物館(以下簡稱「湘博」)在新館開館之際前,特別定義,這基本也是湘博未來的發展宗旨和使命了。

「湖南省博物館是一座主要反映湖南區域文明的大型歷史藝術博物館。立足於文化遺產的保護,致力於優秀文化的傳播,以激發公眾的參與和熱愛。全力打造共有、共建、共享『我們的博物館』。」

其中「致力於優秀文化的傳播,以激發公眾的參與和熱愛」也可以說是博物館的使命或願景;而「共建、共享、共有『我們的博物館』」明顯傳達了在博物館人之外,社會各界力量的存在,博物館開放迎各界觀眾,同時歡迎大家發揮所長,成為博物館建設發展的同盟者、參與者。

那麼,對於這一發展宗旨,湘博是出於何種考慮?又將如何在之後的工作中得以體現?為此弘博網專門採訪了湘博館長段曉明,來進一步闡明湘博為何又如何「共建、共享、共有『我們的博物館』」。

湖南省博物館新館

共建

弘博網:2017年11月29日,湘博新館正式對外開放。那麼,在新館的建設當中,湘博是如何實現「共建」這一發展宗旨的?

段曉明:2016年,是一個新五年計劃時期,也是新湘博發展的關鍵時期,當時我們全館上下商討制定未來五年的發展規劃,並且確定了博物館的發展宗旨,即「共建、共有、共享『我們的博物館』」。

社會各界對於湘博新館開館給予了巨大關注,這也是湘博的一次新生。在未來博物館發展中,我們會以更加開放的心態,歡迎社會各界人士,包括企業、科研院校、公眾個人等,共同打造一個我們所有人的湘博。

在改擴建時期,湘博並沒有沉默,臨展先後在長沙市博物館、湘江新區規劃館和譚國斌當代藝術博物館展出,也有一些在國內巡展。還有著名的「皿方罍」回歸事件,也是贊助人譚國斌等社會人士鼎力相助的結果。

在開館前,我分別約見了湖南省通信界——聯通、電信和移動三大運營商的主要負責人,請他們協助新館建築的網路設施工作,因為我們將大力倡導觀眾使用多媒體、APP等自主導覽,而且在觀眾量巨大的情況下,要保證網路流暢度,保證觀眾的參觀體驗。

在開發文創時,作為國家文物局確定的92家文創試點單位,湘博在反覆思考後,最終選擇與社會企業合作,各自發揮所長,自己主導研發,企業負責運營管理生產製作等專業市場行為。

在開館之時,40多天中觀眾量近50萬,如此巨大的接待量僅靠博物館人是完全不夠的,這得感謝博物館重要的同盟——志願者,目前湘博志願者多在教育和開放服務崗位,未來也會涉及到博物館的其他大多數崗位,讓社會上享有專業技能熱愛博物館的人,能在博物館發揮自己的能量等等。

言而總之,未來我們會整合社會各界力量,一起建設好我們的博物館。

等候排隊入館的觀眾

弘博網:這確實是很開放了,但是據資料顯示,在當下業內反對博物館 「藏品至上」的時代,湘博在初次計劃湖南歷史文化基本陳列「湖南人」時,從全省很多地方博物館借展不少藏品,但事實上各大省博本身享有地市級博物館無法比肩的藏品優勢,基本陳列借展意味著這些藏品將有較長時間在湘博展出,如此便加重了地市級博物館的藏品劣勢,不利於全省博物館行業的「百花齊放」。請問您怎樣看待這個問題?

段曉明:我們也不主張「藏品至上」,所以此次新館的基本陳列,新徵集的民居、農具、地質標本、考古遺迹、民族民俗用品就是突破了「藏品至上、精品至上」的思維模式,把這些看起來不起眼但老百姓喜聞樂見的物品組合展示出來,公眾感覺很親切,成了陳列的亮點。

湘博確實為了「湖南人——三湘歷史文化陳列」的需要,向省內國有文物收藏單位借展了一些藏品,以彌補館藏缺陷。如從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借展了一些考古新發現文物等,所以湘博新開館,離不開我們地方兄弟館的支持。在借展方面,我們嚴格按照國家文物局有關借展文物的規定簽署了借展協議,辦理、履行了借展手續,時間並不是很長。

湘博作為一座央地共建的國家級重點博物館和反映湖南區域文明的博物館,理當在本區域發揮龍頭作用,對本省地市級乃至縣市級博物館,在業務建設等方面進行必要的支持和幫助,比如向兄弟博物館借展庫房藏品,甚至用庫房內閑置藏品幫助他們策展、辦展,用當下的一句流行語,就是「讓藏在庫房的文物真正活起來」。

「湖南人——三湘歷史文化陳列」

共享

弘博網:在湘博公開的五年發展規劃中,提到要「借鑒當前國內外博物館前沿理論研究和實踐成果,結合行業相關法規、政策,探索建立科學、規範、健康、有序的機構運行與員工管理模式,為建立現代公益事業制度探索經驗、提供借鑒。」顯示出湘博在博物館管理方面精益求精,追求專業性,以及探索博物館專業化科學化管理的行業責任和使命擔當。那麼湘博又是如何實踐的呢?

段曉明:這點最明顯的可能是湘博督導員的崗位設置了。湘博2003年開始在開放一線部門設置督導員,當時來講是業內獨創,也是博物館管理模式求變創新的開始。這個崗位在文博行業顯得比較特殊,它不同於企業的質檢、督導的職責,工作範圍和工作性質遠大於企業的質檢員。

新館仍然設置了督導崗位,開館前剛新入職督導員10名(其中4名中共黨員),均為女性,平均年齡為32.8歲。人員學歷構成為研究生1名,本科生9名,學科背景多樣,有公共管理、工商管理、旅遊管理、經貿英語、藝術編導、漢語言文學等專業,他們都可以在了解熟識博物館工作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

督導是制度的維護者,以管理制度為執行標準,減少人為的主觀因素,在此基礎上推進博物館的精細化管理。但督導員不只是監督,讓其他人執行,自己也要熟知開放區域各崗位的工作,同時知悉觀眾心理。

新館開放,開放管理區域面積的成倍增長、觀眾流量的持續井噴、員工的全新管理模式等等都是需要面臨的複雜局面,更需要一支專業素養高、管理技能全的核心督導團隊。因此,當前的督導在開館前4個月招聘入職,專門進行了三個月的系統培訓,包括去北京、上海的大館考察等。

另外,湘博改擴建五年周期,讓觀眾久等了,但是確實也讓我們對博物館改擴建有了一定的經驗。當下業內迎來了新一輪的博物館改擴建大潮,湘博計劃於3月份也就是三個月試運行結束工作總結之際,開一個博物館改擴建主題的研討會,和業內專業人士共同探討博物館改擴建的經驗教訓,供後來者參考借鑒。

新聘督導赴京滬考察學習

弘博網:說起共享,應該很多人都會想到湘博的館譯資訊,資訊給業內帶來了不少國外一手的新聞資訊,讓業內人士能第一時間了解到國外有用的資訊,但是從人力等方面來說,無疑也是一大成本支出,那湘博又是處於何種考慮做這樣一件利他的工作呢?

段曉明:湘博館譯資訊工作始於2011年10月,迄今已有6年,共翻譯了國外博物館界各類資訊600餘篇,主要是為國內博物館界介紹最新的國外展覽、收藏、研究、教育等方面的熱點話題,以及博物館學方面的理論動向,為國內博物館的發展建設提供更多的參考意見,為中國博物館屆開闢一扇實時了解國外博物館界最新動態的窗口。希望以此為契機,激發業內對博物館學的探討,從而進一步釐清博物館學的一些關鍵概念。

這項工作的啟動得益於湘博老館長也就是我的前任陳建明先生,因為博物館學雖然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但是從無到有,有很多理論方面的東西需要探討研究,湘博希望增強自己在博物館學研究領域的能力。

未來十年應該是國內博物館界衝擊國際大館的時期,但是我們不能只有雄偉的建築,不能只有強大的硬體,在軟實力方面也要提升自己,在國際博物館領域發出我們中國博物館的聲音,我們館想做這樣的事情。因此,我們在計劃成立自己的博物館學研究所,可能到時候還得請陳建明館長來主持這方面的工作,提高我們的博物館學研究能力。

話說回來,這也是得益於我們的資訊翻譯工作,翻譯小組成員來自館內不同部門,通過大量的搜尋、翻譯工作,跟蹤國際博物館界的一手資訊和研究成果,自身的業務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一種國際化的視野。對湘博的國際交流、展覽、研究、教育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的影響,所以對我們自身來說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湘博官網上豐富的館譯資訊

弘博網:湘博官網的展覽欄目下有個二級菜單展覽推介,這個展覽推介是什麼意思?

段曉明:學術研究是博物館的一大職能,但不是博物館人悄悄做學問,研究的成果最後要轉化為大眾語言走向公眾,展覽是最基本也是最普遍的一種方式。當前展覽推介欄目10個展覽都是策展人基於博物館館藏和自己研究的一個成果。我們也願意讓這些展覽走出去,與業內共享,與其他地方的觀眾共享。

湘博官網的展覽推薦

共有

弘博網:湘博如何做到博物館「共有」呢?

段曉明:共有是一種所有權的狀態,彰顯了博物館無私分享的開放胸懷。可什麼才算共有,肯定不能真的把博物館大門的鑰匙給觀眾,可能更多體現在細微之處

教師沙龍

湘博新館設置了較多的教育空間,包括教師資源中心、博物館教室等。教師資源中心的所有資料,教師沙龍成員可查閱使用;裝有多媒體設備、遠程設備的博物館教室,教師也可提前預約,用於開展教學活動。

教師沙龍是湘博與長沙市教育局、長沙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教師聯合會等機構合作成立的教育工作者組織,意在讓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了解博物館,利用博物館的教育資源,並運用於自己的教育、教學及研究,使博物館資源與學校教育切實結合,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

截止目前,湘博已成立了兩個「教師沙龍」組織,分別是2006年7月成立的「長沙市歷史教師沙龍」和2008年9月成立的「長沙市美術教師沙龍」,人員隊伍已發展到近500人,相當於一種特殊的博物館之友組織。

湘博開展系列沙龍會員活動,如展覽觀賞專場、研討會、主題講座、文化考察等。同時,也會邀請沙龍會員參與博物館一些教育工作,包括編寫教師文化包,內容包括教育資源包、教師指南、學生工作紙、學生學習冊等,合力發掘博物館的教學資源。

「想做的太多,人太少」可能是博物館教育從業人員的共同感受,最後結果就是做不了多少。湘博通過聯合老師群體,壯大自己的教育同盟者,解決資源發掘不足的問題,同時他們也是資源出口,通過他們提升博物館教育的效果。

湘博教師沙龍活動

湘博新官網

此外,開館當天湘博新官網同步上線,這不是一個簡單形式上的創新,內容方面有了更多直面公眾的有價值的內容。

尤其是「學習欄目」下,面向兒童的手工小作坊、小遊戲、動漫學園,面向成人的視頻、在線課程。

面向不同群體的學習內容

「研究欄目」下論文集和館刊的相關論文都能夠在線閱讀和免費下載等,滿足一些專業觀眾的需求。

「研究欄目」滿足專業觀眾

博物館網站不再只是了解信息的渠道,公眾可以在這個平台進行一些線上學習的操作。

關於我們

在「關於我們」一欄,新增「幕後故事」子菜單,讓從前多在幕後的博物館人走到台前與公眾對話交流。

欄目從去年九月開始更新內容,目前信息較少,僅有博物館的建築工地、開放區的員工培訓、上文說到的新督導為期三個月的培訓學習,及一些個人故事。

比如技術部主任彭黎明,他發表了自己對博物館信息化建設的看法,並且很直白地喊話——

「真心希望將來掌控文博行業信息化建設、博物館數字化工作方向的,不再只是某某專家或某某領導,而是來自於博物館的業務部門和愛好博物館的公眾。」

最想對觀眾說的話——

「期望越來越多的人能進入博物館,特別是走進那些看似普通的中小博物館……」在這兒讀者看到的是彭黎明個人,他對公眾的期待,希望更多人走進博物館,尤其是中小博物館;但事實上,他還有一個身份——湘博人,這裡我們感受到的是湘博、湘博人的氣質。

教育員黃婷婷的代言詞——

「你只看到我的神采奕奕,卻沒看見我的小心翼翼;你有你的偉業,我有我的偉大;你可以輕視我是復讀機,遊客的讚譽證明了我的價值。教育員註定被人群圍觀,少不了噓聲與不屑,但那又怎樣,哪怕只有一名觀眾,我也要講得漂亮。我是湘博教育員黃婷婷,我為自己代言!」

教育員是湘博對講解員的新定位,黃婷婷承受著社會對講解員的誤解,堅守著自己作為一個長沙人對這份職業的熱愛。她說教育員需要沉下心來苦心鑽研,但是樂在其中。

結語

「這是一座承載和反映湖湘文明的大型歷史藝術博物館,自建館以來,我們始終立足於文化遺產的保護,致力於優秀文化的傳播,以激發公眾的參與和熱愛。

這是一處欣賞與創新交融的公共文化空間,館內常設展覽包括「馬王堆漢墓陳列」、「湖南人」和青銅、陶瓷等藝術品專題,我們還通過不定期舉辦的特別展覽把不同區域、不同時期的文明呈現給觀眾,在時空中再現文明互鑒和文化交流的歷程,精彩的展品與科技展示手段相得益彰,讓觀眾持續感受到自身與歷史、與藝術之間的聯接。

是一個不斷交流與創造的思想平台,無論您是實地到訪,置身博物館文化空間之中,還是在線使用我們豐富的數字資源,這一刻,您也和我們一樣成為文明演進與文化傳承的見證者和參與者。我們將與您一道攜手,打造一座共有、共建、共享的我們的博物館。」

這些洋溢著熱情與真摯情誼的話語出自湘博官網上的館長致辭,包括2017年新春賀詞,都在歡迎那些已經來訪或即將來訪的觀眾。同時,通過官網內容的更新,湘博向公眾傳達出自己包容開放的態度,與社會共建共享共有博物館的態度,這應該是新湘博的氣質。

正如段曉明館長在訪談中說到的,博物館人習慣了在幕後工作,很少在台前直面公眾,總讓人感覺有點神秘;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公眾對博物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的工作不再局限於展廳與庫房,而是更多地走出去傾聽觀眾的聲音,與他們面對面交流。同時,盡最大努力將博物館中的文化傳播出去。

這不,就在剛過去不久的1月8日,湘博在微博、微信及各大視頻網站推出全國首部博物館題材手繪科普微視頻《漢代穿越指南》,微視頻用手繪動畫的風格,從一個「穿越」到漢代的現代人視角和生活習慣,通過趣味敘事的方式,向觀眾展示漢代飲食、時尚、娛樂、星座、養生等方面的美好生活……

後記

五年的等待讓新開館的湘博處於萬眾矚目之下,一度在開館當天上了新浪熱搜。但王冠意味著承重,博物館作為公共空間,必然要接受觀眾的檢驗。因此,在三個月試運行期間,湘博不接待團體,敬請觀眾參觀「找茬」。每天湘博的留言冊都會經過館內檢查,尋找問題以儘快完善。儘管有些問題還沒能立竿見影,但是請相信她,給她時間,也讓我們一起共建共享共有這座博物館。

采編:九兒

編輯:西北鍋巴#大偵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弘博網 的精彩文章:

深受青少年及兒童喜愛的貝林動物展,除了標本,還帶來了什麼?

TAG:弘博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