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抗日義士,祖國卻不能保護他,慘遭日軍殺害

他是抗日義士,祖國卻不能保護他,慘遭日軍殺害

原標題:他是抗日義士,祖國卻不能保護他,慘遭日軍殺害


簡大獅(1870年—1900年3月29日),本名簡忠浩,生於台灣省淡水縣(現新北市淡水區)。年輕時隨族親回南靖縣梅林鄉長教材祭祖省親,時值長教簡德潤大宗祠開設武術館,延請武林高手,教授族中子弟練武強身。簡大獅身高體壯,對武術素有興趣,便留下來習武。他力氣根大,宗祠門口兩隻石獅子,一般人都挪不動,他能舉起繞行宗祠一周。眾人稱他力大過獅,於是易名「簡大獅」。


?


出師後,簡大獅刀槍棍棒樣樣精通,開始在漳州、石碼、廈門一帶,獻藝於街頭,名聲大噪,不久渡台回到淡水。在淡水,招徒授藝,廣交朋友,聲望很高。


中日甲午戰爭後,台灣、澎湖被迫割讓給日本,台灣人民奮起反抗。簡大獅義憤填膺,多次謀划進京刺殺李鴻章,都被親友勸住而未行。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日本侵略者鐵蹄踏進台灣,一路燒殺搶淫,簡大獅一家深受其害,「我妻死之,我妹死之,我母與嫂死之。一家十餘口,僅存子侄數人,又被殺死。」簡大獅發誓與日本侵略者不共戴天,拚命到底。《台灣省通志》載:光緒乙未(1895年),日人據台……(簡大獅)散家財,募義民得千餘人,揭竿而起……同年十二月,簡大獅變賣家產,招募義民1000多人,在淡水揭竿起義。他率領義民攻襲台北城,與日軍激烈交火,血戰於台北天后宮,打死打傷敵人三百多人,給日寇以沉重打擊。


簡大獅的抗日義舉,得到了台灣人民的熱烈響應。民眾把簡大獅和其他義軍首領林少貓、柯鐵稱為「抗日三猛」。 此後,簡大獅聯合其他義軍多次與日軍交戰,屢給日軍以重創,簡大獅成了日軍的「心腹大患」。

當時有首閩南語歌傳遍了台北,號召大家來投奔簡大獅一起抗日,歌詞是這樣的:「過來北山做兄弟,食酒結拜來講起。大獅管兵作頭兄,出來北山真出名。日本齊號掠大獅,天光點兵觀看覓。大獅銃葯扛上山,兩旁槍子暴暴彈。台灣不是土匪的,日本相抬陣陣輸。講實不是打嘴鼓,台灣復返有功勞。」



?日本殖民台灣圖片


簡大獅的抗日義軍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堅持與日寇武裝鬥爭整整三年。1898年12月17日,簡大獅與詹番、陳浩源等人分路夜襲日警察樹林派出所。相持多日,日軍大恐,以軍憲警混編為軍,分十四路進犯。簡大獅等人糧餉、武器兩空。不得己,1899年1月,簡大獅偷渡到廈門。數日後,又潛回漳州,化名簡青,住在楊老巷(今漳州新華西路220號)的簡氏僑館裡。


他準備返回祖地長教積蓄力量,以圖東山再起。」簡福養會長感嘆道,「大獅剛回來就被清政府給抓走,他蒙難處就在漳州。」原來,簡大獅儘管敗退,但日軍仍然心有餘悸:簡大獅一日不除,他們就一日不得安寧。於是通過偵察得知簡大獅的下落,便以交換被捕清將劉德杓為條件,隔海逼迫清廷官吏逮捕簡大獅,並派人來廈門、漳州收買威脅提督楊歧珍、道台榮坤等。於是,漳州府道台榮坤帶親兵百餘人包圍簡氏僑館,簡大獅等人不幸落入清兵手裡,並在廈門廳受審。


?台灣抗日義士


簡大獅在清兵面前大義凜然,慷慨陳詞:「倭淫虐妻妹皆死焉,與之苦戰不勝,故至此。我反倭,非反大清也。今為大清狗吏所殺,不恨;若以我予倭,雖死目不瞑!」簡大獅多次含淚央求:「吾寧見殺於本國,不願被赦於他邦。」然而,腐敗賣國的清政府還是把簡大獅「引渡」給了日本侵略者。簡大獅被押解回台灣,面對日本侵略者面無懼色,怒聲痛斥。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三月二十九日,簡大獅受盡酷刑後,於台北監獄被日本人殺害。

簡大獅遇害後,舉國震驚,萬民憤怒。清末武進士錢振鍠悲憤賦詩:"痛絕英雄瀝血時,海潮山擁泣蛟螭﹔他年國史傳忠義,莫忘台灣簡大獅。"上海《申報》評論:"台灣義民簡大獅為中國爭氣,為全台爭氣,此中國最有志氣之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人物事件 的精彩文章: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都有誰

TAG:歷史人物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