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上有個洞不疼,該怎麼辦?
牙齒有個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痛。為什麼這麼說呢?不痛你就會忽略,就會大意,一大意往往就會在不知不覺間生出大問題。而痛,你就會去看醫生,聽從醫生的建議,接受治療,有什麼病情就能得到控制。
很多病在早期是不痛的,比喻癌症,在早期人是不覺得痛的。大家都知道乳腺癌發病率逐年上升,而中年女性偏多,到醫院一檢查發現到了中晚期。為什麼不是早期,因為早期不痛,人忽略了。乳腺癌在早期是可以用手摸得到的,大小在"小米"米粒的感覺,不能因為不痛而掉以輕心,應及時上醫院檢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現代人的時間都很寶貴,到醫院那是要花時間的,而且也很麻煩 ,於是就給自己找個理由,"反正不痛又不礙什麼事,等痛的時候再找醫生"。但是 到痛的時候往往問題就大了,而為此花的時間將更多,更加得不賞失。
其實在生活當中,人因小失大的事例多得很。忽略小問題,是人性的一個共同弱點。要克服這種弱點,首先在思想上有個正確的理念,發現小問題及時解決,長期堅持,形成良好的習慣。這樣因小失大的概率就會少得多。
如果你讀到這裡,覺得有益就添加關注吧。
在我們的一生當中,除了一副乳牙,就剩下一副恆牙。如果恆牙出現了問題,那麼我們就再沒有牙齒可以用了。我們知道一副好牙齒對於生存的意義,沒有牙齒或者是牙齒受到了損壞,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咀嚼功能,食物不能得到充分的咀嚼,就會增加胃腸功能負擔,長久下去就會出現胃腸功能障礙;身體營養得不到補充,就是誘發身體上的其他病變,這樣會嚴重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
牙齒的保護工作,是我們每天的日常工作,時刻都不能疏忽,除了每天早晚刷牙外,還需要注意少食太堅硬的食物、甜食、冷食、酸食以及腐濁性較強的食物,飲料果汁等飲品也要少喝。咀嚼食物時要細嚼慢咽,這不僅僅能夠保護牙齒健康,還有利於胃腸消化,對身體健康是有利的。
但是即使我們做好對牙齒的日常保養工作,牙質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慢慢出現下降現象的。如果有一天當我們咀嚼食物時,突然發現食物塞牙現象,那麼就是需要考慮去醫院口腔科檢查一下,看是否需要處理一下。因為一開始塞牙,通常是沒有疼痛癥狀的,因此對於這樣的情況,我們多數人都選擇忽視,喜歡使用牙籤挑弄出來就了事。殊不知這樣下去,對牙齒的損傷有多大,當有一天要失去牙齒的時候,才會警醒過來。原來是不可以這樣做。
因此在我們的牙齒上出現一個洞時,無論是否有疼痛,都是需要去醫院進行補牙的,如果牙洞較大,還需要做個牙套,加以保護。這個牙洞有可能就是蛀牙引起的,也就是醫學上的齲牙,沒有疼痛,是說明癥狀還不算嚴重,但是如果不及時的處理,這個洞就會越來越大、越來越深,發展下去,就不僅僅是補牙這麼簡單了。而是需要殺滅牙神經治療牙痛,如果洞太大的話,補牙也是很難做到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可能就是需要修復甚至拔牙後再鑲牙來處理。這樣不僅僅花費過高,而且效果也遠不如我們自己本身的牙齒用起來爽快。
我們要珍惜父母給我們的一副好牙齒,一定要好好的去愛護它,不讓它受一點委屈,當我們感覺到異常時,一定要及早的查明原因,及時去醫院處理,平時即使沒有不適,也要定期洗牙,在保護牙齒的同時,還可以一副潔白牙齒出現在世人面前,給自己的外在美加分。


TAG:牙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