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寵物 > 區塊鏈養貓:一場深刻的內容革命正在展開

區塊鏈養貓:一場深刻的內容革命正在展開

原標題:區塊鏈養貓:一場深刻的內容革命正在展開


為記者量身打造的行業資訊平台


來源|全媒派


ID:quanmeipai


本文已獲得騰訊傳媒全媒派授權轉載

幾年前的互聯網還是「狗黨」的天下,一朝變天,喵星人以秋風掃落葉之勢破風而來。過去人們談論貓「誰喂跟誰走」,現在人們卻喜歡貓咪的「愛答不理」,虛偽的人類啊,為了討得貓主子的心,無孔不入,還帶動了內容產業和科技行業的變化。


吸貓產業升級,這回,全媒派是時候跟各位聊聊「喵星人+」時代了。



雲養貓改變內容格局


愚蠢的人類,對著一隻無法溝通的毛球,可以心甘情願付出時間和精力。有多少人用追愛豆的態度吸著貓,瘋狂安利、產出,恨不得全民成癮,偏偏大家總是抵抗不住誘惑,以至於「一日吸貓,終身復吸」。


社交媒體的傳統吸貓法:吸剪吹與周邊販賣


吸貓和追愛豆是有一些相似之處的,比如要掌握「吸剪吹」大法。


所謂吸就是每日關注貓咪動態,最新的貓片、最近的情感波動,追隨者需要貢獻實實在在的流量。一旦出了爆炸性新聞,比如 「記者暗訪地下貓色場所」,需要有人第一時間衝上前線,認出自己雲養的那一隻。



@法制日報 曝光地下貓色場所

剪是「拍修美剪」的代名詞。鏟屎官負責拍好片,修好圖,以供網友時刻復吸。雲養貓的要有自覺創作能力,表情包、小劇場應該信手拈來,才能進一步增加喵主子的熱度。更有才華的,還要有自我創作能力,比如肖像繪畫。



@清貓繪 畫的不爽貓彩鉛畫


吹即尬吹能力。對待主子要如春天般溫暖,照顧它們幼小的心靈,不管貓片如何,一定記得誇它們帥氣逼人,美顏盛世。


在雲養貓的世界裡,養不到一隻貓,起碼可以有一本貓咪周邊陪著我,而且不止一個。於是每到年底就成了大型萌寵周邊販賣會,枱曆、抱枕、胸針、冰箱貼、小毛毯……考驗萌寵博主的設計,更檢驗著粉絲黏性。



@傘口組 的2018枱曆


創作力向喵勢力低頭


貓咪對於創作而言,想必是當仁不讓的靈感繆斯,日本有夏目漱石寫《我是貓》,用貓眼看世界,中國有陸遊寫「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極言愛貓之痴。


《10個編輯部9個向喵勢力低頭…這裡有一份貓咪內容流量貢獻地圖》一文里,我們盤點了那些被喵星人佔領的編輯部,無論是時尚界還是文藝界,似乎無人能夠拒絕喵星人的賣萌攻勢。看過《妖貓傳》之後,甚至有人認真考慮在編輯部養一隻同款黑貓,行使催稿大權。


Puss Puss 一本關於愛貓人的時尚雜誌


在社交網路上有一隻叫吾皇的肥貓,胖又懶,在插畫師白茶的筆下,人貓之間的暖心互動戳中了不少貓奴的心。從2015年出版第一本《喜干》至今,白茶積累了200多萬微博粉絲和無數書粉,已經探索出較為成熟的商業模式,據刺蝟公社報道,「吾皇」目前的商業模式還是以品牌授權為主:微軟、伊利、豐田、大眾、屈臣氏、新辣道,通過兩年的運作,「一間宇宙」的合作品牌已超過100家,營收數千萬元。



吾皇金句:「別看有些人表面風光,其實背地裡連只貓都沒有。」


另一群做品種貓科普的博主,一邊科普品種貓特徵和科學養貓理念,一邊試著把品種貓形象擬人化,幫助貓奴在購買貓只前對品相特徵和性格有一定認知。



@伊茲zicooo_ 創作的西伯利亞森林貓


脫口秀也被喵星人攻陷,說起養貓和養狗的差異,台下觀眾和屏幕外觀眾都瘋狂點頭。此前的Dry Bar Comedy一段貓與狗差異的視頻,微博單條播放量近千萬,引起網友瘋狂轉發。


#視頻:Zoltan Kaszas說為啥貓比狗好


跨界營銷、有貓必火


商家們為了俘獲貓奴的心,非常努力地讓貓咪走到了台前。


故宮博物院的淘寶店裡,目前的宮廷御貓相關產品有6種,最高銷量4900件,不少貨品常年斷貨。這些貓字頭的產品設計精巧,在網友的手裡成了新的創作素材,帶來產品的二次甚至多次傳播。



@三吉二馬 拍攝的故宮淘寶宮廷御貓擺件(斷貨)


致力於突出傳統文化的魅力觀復博物館,2015年底開始為院內眾貓設定人物形象,先後出版了《觀復貓》、《觀復貓演義之咒言蜜語》和《我想和你過個節》,把博物歷史與擼貓心得糅合在一起,讓貓說歷史,逐漸將貓咪形象IP化,形成觀復博物館獨有的品牌特色。



《觀復貓演義之咒言蜜語》


紐約去年年底舉辦了首屆「喵星人電影節」,項目標語是「沒人有貓」,但電影節對喵星人生存現狀的關心和對動物福利的思考依然獲得了大量社會關注,拿下了門票銷量三倍於「汪星人電影節」的好成績,比起單純的賣萌而言,有更大的社會意義。


《喵星人Akamatsu》by Ian Goodman


貓文化濃厚的日本人,專門推出了貓奴專用App「貓部talk」。這款由雜貨品牌芬理希夢( FELISSIMO )開發的App是一個擼貓社區,相當於一個Facebook垂直社區,用戶可以發布貓咪照片與視頻,當然也可以為其他貓奴點贊,在「貓部 talk 」上點贊被叫做「點喵」,App還設置了流浪貓領養專區,幫助流浪的小可愛找一個好歸宿。


對於一個雜貨品牌而言,他們的主要目的還是「賣貨」,通過「貓部talk」社區收集用戶喜好,精準捕捉目標消費群體,帶動銷量增長,連產出網紅產品都變得輕鬆得多。



貓咪肉墊襪子


遊戲貓生


在雲吸貓患者心目中,《貓咪後院》就是一款殿堂級吸貓遊戲。品玩評價它是一款「三無」遊戲:沒有人物、沒有台詞、沒有劇情,純靠「賣萌」吸粉,吸引玩家瘋狂氪金,全球下載量已經超過2000萬。索尼還計劃推出VR版本,預計2018年上線,讓貓癮重度患者能夠身臨其境擼貓互動。


去年4月,日本人改編的《貓咪後院》真貓電影上映了,請來了一種大牌喵星助陣,講述的是一個作家與貓咪的故事。不過,有貓在,人類哪裡會關心劇情如何。


《貓咪後院》真貓版選角


類似的還有一款名為「摸摸貓」的遊戲,用戶需要按從頭到尾的方向給小貓順毛,才能取悅它。如果你家這隻恰好是交際草,你就能讓它給你介紹十來個個性裝扮的喵。



摸摸貓


《Mineko 的夜市》也是一個佛系吸貓遊戲,小姑娘Mineko要去集市參與買賣,完成一系列任務。不過遊戲的重點是,漫山遍野都是貓,植物里都能長出貓,特別適合命里缺貓的人。目前距離遊戲上線還有些時間,心急想當人生贏家的人只能等等。



《Mineko 的夜市》


技術加持的全民擼貓時代


為了讓「沒有貓病」的群體痛快擼貓,技術也加入進來,爭取早日實現全民有貓共同擼貓的共產主義理想。


區塊鏈養貓


去年12月初,一個新上線的網站cryptokitties把雲養貓帶上了歷史新台階:鏈養貓。每隻貓都是完全個人擁有,且具有遺傳特徵,沒法複製,沒法帶走,沒法銷毀,用戶可以通過兩種貓來生育新貓。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基於區塊鏈的寵物遊戲,全世界的任何人都可以用以太坊購買虛擬貓。


對運營者而言,他們能通過100隻創世貓和每隔15分鐘產生的0代貓獲取收入,同時向玩家收取交易傭金,包括市場拍賣和小貓繁殖,收入相當可觀,據藍狐報道,成交最貴的一隻是2017年12月3日上午,賣出了114,481.59美元,價值超75萬人民幣。


擼貓門檻降低了,但鏈養貓相當考驗智商和眼光,如何拿下帶有黃金背景的貓,如何付諸創意,讓手中小貓能夠增值,這些都是鏟屎官需要考慮的問題。



Cryptokitties 區塊鏈養貓


貓bike:AR擼貓


去年聖誕前後,摩拜聯合網易洞見推出了#橙萌相伴,Let』s貓bike#活動,在杭州及其周邊城市投放了5000輛貓bike,用戶只需掃描籃筐中的AR識別物,就能召喚貓咪。看得見摸不著可能會讓人更加心癢難耐,但一路與貓同行還是能吸引大量用戶加入「掃貓大軍」。



寵物陪伴AI機器人

有貓一族的玩法就不一樣了。他們流行在家中裝一個攝像頭,比如petcube,方便不在家的時候得知寵物動向,偶爾還能拍到一些奇怪的東西。


進階玩法則是寵物陪伴機器人,比如Anthouse。主人不在家時,能夠通過攝像頭監控寵物的情況,還能自動投球和寵物互動,甚至連接手機App,通過內置揚聲器與寵物互動。



喵星人:迷の吸引力


用百度指數對比「貓」和「狗」的搜索結果可以看到,從2011到2017,貓搶佔了大部分注意力,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呈碾壓狀態。都是賣萌款,但陪伴系的汪星人終於還是敵不過高冷系喵星人的衝擊。



數據來源:百度搜索


不負責任地猜想一下,這或許和當代青年不斷崛起的獨立意識有關。汪星人的黏人屬性決定了他們更需要時刻陪伴,喵星人相對獨立的性格卻能適應現代人的忙碌節奏。


比如:面對剛剛回家的主人時,汪星人和喵星人是不同的。


狗:你去哪兒了,陪我玩,我超愛你,hah hah hah

貓:你回來了?不過不重要。



「貓黨」的崛起或許還與大量的空巢青年有關。2017年阿里數據發布《中國空巢青年圖鑑》,報告顯示,20歲到39歲,生活在異地的單身漢數量超過了5000萬。如此龐大的人群基礎,養一隻貓恐怕是滿足基本情感需求的最高效方式。


研究社會學的東京大學教授赤川學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觀點,拯救社交恐懼症患者於水火之中:如果養狗,狗叫引起的鄰里爭論,散布時可能產生的陌生人人際溝通,需要飼主擁有一定人際交往能力,從現代日本人的視角來看,在這一點上,養貓要輕鬆許多。



聲明:本文不diss狗黨,尊重選擇,Love&Peace。祝各位新的一年,貓狗雙全!


本文來源:全媒派


專為記者打造的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藍鯨財經記者工作平台 的精彩文章:

蘋果給了一次降級的恩賜,但只有1小時

TAG:藍鯨財經記者工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