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良在世劉伯溫,為何最終冤死,留下後代一封信十年後為自己昭雪

張良在世劉伯溫,為何最終冤死,留下後代一封信十年後為自己昭雪

原標題: 張良在世劉伯溫,為何最終冤死,留下後代一封信十年後為自己昭雪



朱元璋兩次向隱居青山的劉伯溫發出邀請,劉伯溫深思熟慮,觀察到朱元璋是一位明主,不僅志向遠大,而且心胸寬廣,對待當前情事的分析很透徹。劉伯溫便決定出山輔助朱元璋,藉此來實現自己治國平天下的宏偉大志。


劉伯溫和朱元璋第一次見面,就提出著名的事務十八策,朱元璋聽後大喜,把劉伯溫作為自己的心腹和軍師。劉伯溫在朱元璋的起義戰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詐降火攻陳友諒,再滅張士誠,然後北向中原。



在處事上,朱元璋基本都是按照劉伯溫設定的方案,很是信賴劉伯溫,劉伯溫也不負眾望,讓朱元璋節節勝利。在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稱帝,也就是現在的南京,改年號為洪武,大明王朝正式建立。


朱元璋一直認為劉伯溫就是西漢輔佐劉邦的張良,民間也常有傳言,上有諸葛孔明,下有劉基伯溫。對待他的功勞,朱元璋很是認可,群臣也很是敬仰這位軍師先生。



朱元璋封他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免除他的家鄉青田的稅收,以此來表達他的功勛和朱元璋對他的信任和疼愛。但是事情沒有完美的,有人敬重你,就有人嫉妒,就有人憎惡。


劉伯溫在官場上如日中天,但是劉伯溫算不上出色的政治家,加上他耿直剛毅和嫉惡如仇的性格,得罪了不少達官貴人,他自知這樣發展下去,必然遭受禍端,於是劉伯溫辭官歸隱田園。



隨著時間的推移,朱元璋漸漸老去,他時常聽到有人談論劉伯溫,說劉伯溫在自己的家鄉,被當作神仙供奉。劉伯溫確實有大才,很受百姓的愛戴,此時他的政敵胡惟庸升至丞相,胡惟庸很是記恨劉伯溫當年對他的打壓,於是開始報復劉伯溫,誣陷劉伯溫佔據好的土地為墳墓,此土地有龍氣,劉伯溫有篡逆之心。



老年的朱元璋聽到這樣的誣陷,再加上一直忌憚劉伯溫功高蓋主會有謀反的心理,朱元璋立馬撤掉劉伯溫的俸銀,讓劉伯溫很是恐慌。劉伯溫到南京申訴,朱元璋並不理會他,劉伯溫無從辯解,最後抑鬱而死,一直遭受朱元璋的記恨。


劉伯溫在臨死時,給家人留了一封信,說以後出現變動,家人帶著此信上奏皇帝,為我昭雪。劉伯溫死後,沒有幾年胡惟庸勢敗,被皇帝誅族,又過了多年,家人把信遞交上去,這時皇帝恍然大悟,劉伯溫是被人冤枉的,明太祖為表歉意,向劉家賜予金書鐵卷,可以免死一次。



在過去的一百多年後,劉伯溫被追贈太師,追謚文成,後人稱為劉文成。一代大師,智謀過人仍難逃誣陷,提前隱退仍讓人多疑,可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游游史語 的精彩文章:

陳友諒六十萬被朱元璋打敗,不是運氣,劉伯溫獻此兩計奠定乾坤

TAG:游游史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