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臨死前的環球外交:被他最信任的這個國家坑慘了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上台了,要舉行盛大的加冕典禮,邀請了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元首參加,但光緒帝找理由推脫了,於是俄國就點名讓李鴻章來參加。為什麼呢?那個時候李鴻章其實在國際上是非常有名的,他的外交能力是晚清時期最強的;因為比較講信用,各國也比較認可李鴻章的為人,甚至很多外國人不知道慈禧太后光緒皇帝,但都知道中國有個李鴻章是有名的外交達人,因此在這種國際事務上,當時已經七十多歲的李鴻章成了香餑餑。
但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俄國當然不是為了和李鴻章一起喝茶聊天吹牛才要求讓他親自來參加加冕典禮的,而是為了通過李鴻章得到在東北修建鐵路的權力。早年間俄國曾向清政府提出個這個要求,但當時清政府覺得火車是個大怪物,隨意在地上跑來跑出影響風水,所以果斷拒絕了俄國的提議,現在俄國想趁著加冕的機會,通過李鴻章來達到這個目的。
於是極不情願的李鴻章順理成章的被任命為欽差大臣,出使俄國參加典禮。聽到這個消息後英美法德等其他西方列強瞬間炸鍋,紛紛要求清政府也讓李鴻章來自己國家作客,熱情的本國人名等待著李鴻章的到來,其實無非就一個目的:想通過李鴻章來獲取在中國更多的利益罷了。結果一個出使俄國的差事就變成了李鴻章的環球之旅。
按照計劃李鴻章先來到了俄國。因為剛剛和日本簽訂馬關條約,按照條約遼東半島是要被日本佔領的,但俄國不希望日本在東北的勢力太大,就聯合英美等政府強迫日本放棄了遼東半島,出於這個原因,李鴻章對俄國的印象還算不錯,這次出使俄國李鴻章也收到了盛情的款待。俄國基本上是以國家元首的規格接待的李鴻章,皇室高層親自出馬,場面也非常盛大,這讓李鴻章的虛榮心非常滿足。據說加冕典禮當天俄國為了向李鴻章展示本國與民同樂的美好場景,還向前來捧場的幾十萬人民群眾現場派發小禮物,結果場面太激烈發生了踩踏事件,活活踩死了兩三千人,讓李鴻章不禁感嘆戰鬥民族的行事風格果然彪悍到不需要解釋。
熱情的款待過後,俄國人露出了真面目,據說還向李鴻章送了不小的好處費,軟硬兼施,而李鴻章好像也被連續幾天的熱情款待沖昏了頭腦,居然答應了俄國的要求,代表清政府簽訂了《中俄密約》,就這樣把東北的鐵路修建權給了俄國,為以後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為什麼是以後的悲劇呢?我們把時間轉到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由於列強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帶著光緒帝一路向西逃到了陝西,同時命令李鴻章來北京與列強交涉,而交涉的結果就是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這還不算完,這之後,被李鴻章看做好朋友的俄國終於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趁火打劫逼迫李鴻章答應俄國在東北獲取更大權力,甚至就在李鴻章臨死前的一個小時,俄國人仍然逼著李鴻章在沙俄佔領東北的幾個條約上簽字,將他們在中國佔領的領土合法化,李鴻章終於還是為當初自己簽下的中俄密約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含淚死去……


TAG:讀史知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