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跟著我養生保健一套慢動作,這複習,給你快xu樂ming

跟著我養生保健一套慢動作,這複習,給你快xu樂ming

朋友,

你見過期末沉迷複習不可自拔的南中醫學生嗎?

實驗報告,結課論文,PPT……

中醫,中藥,中診……

選修考試,必修考察,必修考試……

我累了,真的累了……

可是

我最愛的還是學習!

因為學習,

吾日三省吾身,

頭髮安否?

手臂安否?

頸肩安否?

所以,從今天起,

做一個健康的人,

運動,保健,調理,

面朝養生,能拿高分!

跟著我養生保健一套慢動作,

這複習,給你快xu樂ming!

Q

A

&

1

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眼睛酸痛怎麼辦?

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容易讓眼睛疲勞,應該養成使用一小時至少讓眼睛休息10分鐘的習慣。如果已經感覺到眼睛疲勞了,使用溫熱的毛巾進行熱敷,或者雙手搓熱之後放在眼睛上,並且輕輕地按摩眼窩骨,幫助放鬆眼部肌肉、促進血液循環。

飲食上要注意多添加維生素A和維生素C。如果膳食中長期缺乏維生素A將會出現乾眼病,此病有可能進一步發展為角膜軟化及角膜潰瘍,還會出現角膜皺摺和畢脫氏斑。

維生素A最好的食物來源是各種動物肝臟、魚肝油、魚卵、禽蛋等;胡蘿蔔、菠菜、莧菜、苜蓿、紅心甜薯、南瓜、青辣椒等蔬菜中所含的維生素A原能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

維生素C可減弱光線與氧氣對眼睛晶狀體的損害,從而延緩白內障的發生。含維生素C的食物有柿子椒、西紅柿、檸檬、獼猴桃、山楂等新鮮蔬菜和水果。

2

頸肩酸痛怎麼辦?

一般大學生都是因長時間低頭使用手機和電腦引起的頸肩酸痛,要緩解頸肩酸痛應注意以下幾點:

1. 盡量不要長時間固定姿勢使用手機、電腦。

2. 注意頸肩部保暖,冬天可以穿高領衣物和系圍巾保暖。

3.適當鍛煉,鍛煉活動受限部位。方法:把頭低下,下巴抵到胸部,然後順時針或逆時針轉,每天100下左右;睡在床上,仰卧位,頭在床沿邊自然下垂10分鐘左右。

4.枕頭不宜枕過高。雖然古話說高枕無憂,但事實上過高的枕頭對頸肩部不利。

5. 頸肩問題比較嚴重時,可以用理氣、活血、止痛的中藥調理;也可以把葯打成粗末,做一個頸椎枕,方便使用。

6. 飲食上添加補腎壯骨的食材,例如牛尾骨湯,核桃,黑芝麻,枸杞子,生地等,用來補腎強筋骨。

3

手腕酸痛,滑鼠手怎麼辦?

屈腕伸出左手,掌心向外,手指向下,右手握著左手四指,然後向後彎,維持動作30秒,再換右手做,重複2至3次。

伸出左手,掌心向內,手指向上,右手按在左手掌背,然後向內彎,維持動作30秒,再換右手做,重複2至3次。

(這節操可以增強手腕的靈活性,還可減輕肩部的酸痛。)

旋腕取站姿或坐姿,吸氣兩臂前平舉,手握空心拳,以手臂為軸心,向內旋轉拳頭,連續轉動15至20秒。完成後,反方向再做一遍。

(這個動作可以放鬆腕部肌肉,令手腕保持靈活、放鬆手臂神經。)

4

聽說可以自己按摩緩解頭痛,應該怎樣做?

下面簡單介紹兩種常用按摩法。

太沖穴按摩法

太沖穴位置:太沖穴為人體足厥陰肝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位於足背側,當第1跖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足背第一、二趾縫上2寸凹陷中。

指按法

坐姿,右腳搭在椅子上,右手中指垂直按住穴位處,呼氣並數「1、2」,漸漸用力,數「3」時強按穴位,吸氣並數「4、5、6」,身體放鬆。

指擦法

坐姿,用右手拇指在右腳太沖穴上、下3厘米左右,從腳前部向腳根部,呼氣並慢慢擦揉。

指按法一次,指擦法一次,即一回。左右腳穴位各做3~6回。

天柱穴按摩法

天柱穴位置:天柱穴是足太陽膀胱經重要穴道之一。位於後髮際5分,第一頸椎棘突下旁開1.3寸,斜方肌外緣凹陷中。尋找方法:天柱穴位於後頭骨正下方凹處,也就是頸脖子處有一塊突起的肌肉(斜方肌),此肌肉外側凹處,後髮際正中旁開約2厘米左右即是此穴。

指按法

坐姿:兩手交叉拇指分別按住穴位處。先按右穴,然後按左穴,頭部向左稍傾,呼氣並數「1、2」,漸漸用力,數「3」時強按穴位,吸氣並數「4、5、6」,身體放鬆,頭部恢復原位。注意事項:頭部向一方傾斜時,指按另一方的穴位。

指擦法

坐姿:用雙手拇指在天柱穴上下5厘米左右,呼氣並慢慢擦揉天柱穴。

左右天柱穴先做指按法一次,再做指擦法一次,即一回。重複動作3~6回。

考試來得太快,

我怕養生來得太晚。

耳機里的《涼涼》,

配上暖心的養生知識。

健康的你才是我最想看到的。

文字整理 | 吳燕

專業知識來源 | 周俊兵(基礎醫學院)

圖片來源於網路

編輯 | 朱嫣然

審核 | 王 珏

南京中醫藥大學官方微信

聽杏仁們講述南中醫的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京中醫藥大學 的精彩文章:

TAG:南京中醫藥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