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們怎樣才能讓孩子「會讀書」

我們怎樣才能讓孩子「會讀書」

昨天,著名學者王學泰先生逝世,又一位愛書人離開了我們。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研究員雷頤、資深書評人綠茶等紛紛留言、撰文來紀念這位「坎坷半生唯嗜書」的老人。

王學泰,原籍山西清源,1942年生於北京,小學、中學、大學皆就讀於北京,1964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學院中文系。半生坎坷,中年以後得以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工作,曾在《文學遺產》編輯部任編輯8年。著有《遊民文化與中國社會》《華夏飲食文化》等。

讀書是王老最大的嗜好。他生前不止一次說「平生沒有什麼嗜好,只是喜歡讀書,也可以把讀書看成我唯一的嗜好吧。」

面對人生的種種,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張鳴這樣講到:

見過為人忠厚的,但像學泰這樣厚道的人,卻也罕見。

聽過京劇名家姜妙香的軼事,說他遭了搶了,賊人把他身上的錢搜走之後,他追著人家說,我這兒還一塊表,你們要不要?我總覺得學泰老師就是這樣的人。別看平時他說起流民社會中的流氓,一份憤憤的樣子,其實,真要是遇上了活不起下去搶劫的賊,他是給錢的。

不出惡言,不臧否人物,是老一輩學人的風範,但在那一輩學人中,不見得人人都能做到,但是,學泰老師就是這樣。

斯人已逝,讓我們好好珍惜讀書的日子,珍惜彼此每一次的相聚吧。

1


每當我看到上高中一年級的女兒捧著《機器貓》或《糊塗老爹》等連環漫畫津津有味地看時,感到這些有趣的書確實適合天真單純的孩子們閱讀,但又覺得這一代孩子閱讀能力下降。無論在內容還是文字上,他們都不願意閱讀稍微深奧一點兒的書籍,嫌讀那些書太費力,於是,不由得想起我初接觸書的日子。

記憶中能夠呈現在我的腦際的第一本書是北京解放前的一個冬夜,在觀音寺街一家文具店裡(當時文具店兼賣小書),父親給我買的32開本的彩色連環圖畫《史可法》。當時只有四五歲,這本書給我留下的唯一印象是窮書生史可法進京趕考,這一點留在我的潛意識裡,那就是:好學的人們即使貧窮卑微也會受到社會的尊重和愛護。

我讀的第一部可以稱之為文學作品的是巴金的《家》,那是在高小五年級的時候,記得我連夜把它讀完,母親為了催我睡覺連關了三次燈,書中的故事吸引了我,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對雪的描寫。

儘管讀書對我的作文似乎沒有什麼幫助(現在老師和家長們一談到指導孩子讀書就與作文聯繫起來),我在讀小學時的作文的開篇,幾乎篇篇都是「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毫無進步,但是書還是給我打開一個與教科書完全不同的新世界。教科書彷彿是時時刻刻不忘教誨責任的老師,課外書才是真正親密的朋友。

妻給我們的孩子買了《上下五千年》《中國通史故事》、《達爾文環球科學探索歷險記》《美國少年百科知識寶典》《中國少年兒童百科知識全書》。這些大部頭的書是我少年時連想也不敢想的。當時給孩子買的時候我就說:「白花錢。只有自己攢錢買書才會看。」事實證明,果然如此。買大部頭書只是為出版社做貢獻了,孩子仍然在讀她自己攢錢買的《機器貓》,從第一到第四十四本,一本不落,全都買了齊整地擺在床頭,時時反覆閱讀,當成一種享受。

前兩年我研究遊民問題,寫《遊民文化與中國社會》要引這些作品為例證,再拿起來讀時,很奇怪,記憶中的趣味一點兒也沒有了,簡直是味如嚼蠟,讀這種小說真是受罪。我想,家長、老師對孩子的讀書要加以引導,不要立足於禁。

禁只能起反作用,只能激起孩子們偷嘗禁果的慾望。每個成年人都從青少年經過,大多數人也都有過偷越雷池的隱秘,可是一長大了,特別是那些長大後從事教誨青少年工作的人們就把這些全都忘了。熱衷於教導孩子們做這、做那,不尊重孩子的意願。魯迅先生寫過《我怎樣做父親》,曾就這一點發表過現在看來還十分正確的意見,近半個世紀尊崇魯迅,可是他的許多意見沒有受到尊重。

2


有人曾問你這嗜好是怎麼養成的?讀書有什麼目的?我答不出,因為的確沒有深想過這個問題。現在應人寫自己的讀書經歷時,又遇到這個問題。

我想,這大約與自己開智識的時候家貧有關係吧!

許多愛好的養成是需要錢的。例如喜歡音樂,最起碼是要有錢買件樂器經常操練;好武也要有錢拜師學藝。唯有讀書,找來一本書看就可以了。有錢,固然可以買;沒錢,也可以借,而且,借來的書往往讀得更認真。

還有一個意外的快事,這就是我的研究課題《遊民文化與中國社會》得到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的支持,拿到兩萬元的研究經費。這筆經費不許買電腦、照相機等高檔用品,唯有對買書沒有限制,於是,我幾乎把它們全部交給了書店。這是我第一次體會到購書的樂趣。

3


書不是人,讀時也不必看它眉眼高低。我感到最能與我打成一片者也許就是書。

有客曾問,什麼是你最艱難時期?

我說,在沒有書讀的時候。

你可能條件優越,許多事情都會給你帶來快樂,我則不然,一生當中許多快樂是書帶來的。對我來說,讀書是學習,後來是工作,更多的還是娛樂。所以讀書對我就有特殊的意義,沒有書讀,只一天,就會沒著沒落;長了就會使大腦空白,難以忍受。

4

《論語》是本紀念冊

《論語》在過去是《十三經》之一,被視為是記載聖人行跡的經典。其實就《論語》的原始意義而言,它應該是本紀念冊,是孔子去世後弟子(包括再傳弟子)為追念恩師所編篆的恩師言行錄。

大家試想,弟子們追隨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的孔子離他們而去了,許多弟子不願意承認這個事實。恰恰弟子有若外貌像孔子,「弟子相與公立為師」,讓有若扮演孔子。後來因為有若缺少內在的力量,還是把他趕下了老師的座位。從這個故事可見弟子們對老師思慕之深。

後來他們找到了追念老師的最好的辦法,就是編一本紀念冊,把孔子與他們的談話、對他們的教導記錄下來,想念恩師時就可以看一看。

我們讀《論語》突出感受到的是書中的感情的力量,為什麼《論語》中的孔子是那麼有人情味、那麼親切,好像在與每一個讀者對話?即使記錄批評孔子的話(如「四體不勤」之類),我們仍然能夠從中感受孔子人格的力量。

5

白領,儒家認同的群體基礎

從人群需求上來說,應該注意到近十來年,白領人員及預備白領人員形成一個不可忽視的群體。據2003年的統計數字,當時在校大學生就有1900萬人,現在估計得有2000萬人。這些人只是白領隊伍的預備軍。白領大約應有預備軍的三四倍吧。兩者加起來將近一億人。

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存在。

受過西式教育(現代教育基本上都是西式的的人們,認同西方文化的不少,也應該看到由於白領人員雖然在物質生活上相對優越一些,但他們的生活節奏快、競爭激烈,缺少精神撫慰,自然會有一部分人向具有農業文明背景的傳統文化皈依。

中國的農業文明是世界上所有的農業文明中發展的最完善、最詳密、最優美的。農業文明所產生的文化雖然從總體上說難以適應工商社會,但農業畢竟是人類的第一產業,以這種文明為背景的文化有其更接近生活、更為人性化的一面。這種文明更強調順應和融入自然、強調生活享受的精緻、強調生活節奏的徐緩、強調各種關係的和諧。

對於白領人員這些是具有吸引力,因為它們不僅能調節生活,而且更可以平衡心態。因此有相當一部分白領人員熱衷傳統文化是不奇怪的。

以上內容選自王學泰《坎坷半生唯嗜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務印書館 的精彩文章:

寫字的筆順,居然暴露了你的年齡?

TAG:商務印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