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隻「無目獅」,當做我輩楷模!

一隻「無目獅」,當做我輩楷模!

潮汕故事

潮州市潮安區龍湖寨劉厝祠前面有一個小廣場叫「劉厝埕」,埕前曾擺放著兩隻石獅子,其中一隻雕琢的威武氣派,另外一隻卻無面無目,非同尋常。

無目獅

無面無目,非同尋常

明代·石獅·無目獅

這隻無面目的石獅子,當地人成為「無目獅」;可惜後來因祠廢而遺失了;但是民間卻一隻流傳著關於「無目獅」的故事。

明嘉靖年間,龍湖寨曾先後出了兩位進士,一為劉子興,一為成子學;

劉子興,字賓之,號見湖,明海陽縣隆津都塘湖人,嘉靖二十年進士。

曾任浙江臨海縣知縣,後歷任兵部主事、車駕郎中兼職方事、福建參議、四川建川兵備道、廣西參政、福建按察使、廣西左布政使等職,為人正直耿介,為官清廉,政績卓著。

後以病乞歸家居。著有《見湖遺稿》。

成子學,字懷遠,號井居,明海陽縣隆津都龍湖人,嘉靖二十三年進士。

初任江西峽江縣令。後因政績顯著被提升為兩淮監察御史,官至苑馬寺卿。成子學曾師事心學大師王陽明,在為人為學方面亦有不俗造詣。

眼中無目

劉子興和成子學自幼同在黃厝書齋(燕翼齋)讀書,兩人情同手足,經常在一起研讀書史、作文撰賦、吟詩作句,學識與日俱;

他們兩人都住在隆慶巷,又是同學;劉子興先中了進士,做了臨海縣令,當他衣錦還鄉時,在自己大門前擺戲慶賀;

搭戲棚的人把布幔的繩子盤到成子學家的屋頂上,成子學前往劉子興質問:「大人當了官就忘記了同窗之誼,就看不起人了,怎能把繩子盤到我家屋頂?」

劉子興正在高興之際,心想我回鄉宴請親朋好友,一條繩索暫時盤你家屋頂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於是不耐煩的回答:「等你也做官時,我府前門環給你拴馬好了!」

成子學一時語塞,悻悻而返,從此更加刻苦讀書,幾年後也中了進士,當了峽山縣令,以後升為宛馬寺卿。

有一年成子學回鄉省親,恰好劉子成也告假在家,劉子興想起從前說過的話,心理愧疚,就上門去找成子學,成子學開中門迎接,還設宴款待他;酒過三巡之後,劉子興提起當年那句話,請成子學把馬拴到他家門環上;

成子學聽後哈哈大笑說:「區區小事,我早已忘了。」

劉子興聽後很受感動。

自省家祠 雕「無目」

不久,劉氏宗親建劉厝祠,劉子興特地請石匠雕刻了一隻沒有眼睛的石獅以表自省,表示自己從前有眼無珠看不起人家的意思;這隻「無目獅」也成為劉子興以明恥自省教化子孫後代的見證。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難免犯錯,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死不悔改。

在人際交往中也一樣,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地傷害了別人,一定要勇於面對,及時認錯,這樣反而能贏得更多的信任。

相反,如果對自己的錯誤想盡千萬種辦法遮掩、否認,即使一時成功,終究有露餡的一天,反而會失去得更多。

如果劉子興不去找成子學認錯,縱然成子學不會因這件事而報復於他,但劉子興卻會經常因這件事而心生不安。

劉子興知過而改,則有了不一樣的結局,彼此心安,多年同窗重歸於好。

更要佩服劉子興的一點是他讓象徵自己錯誤的無面目石獅立於家廟之前,不但時時刻刻提醒自己,還讓後輩世世代代牢記,少犯錯誤。

勇於認錯,且能不畏人言,警人醒己,當為我輩楷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上汕頭 的精彩文章:

工藝美術世界中恐無出其右者!

TAG:愛上汕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