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到底誰殺死了陳勝?

到底誰殺死了陳勝?

鐵味生香歲月悠長

公元17世紀,法國皇帝拿破崙?波拿巴曾說過一句名言: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這話被當做至理,廣為傳頌且發展出頗多版本。如「不想當老闆的員工不是好員工」,「不想當老大的馬仔不是好馬仔」云云(我聽過更無厘頭的一句是「不想當園丁的司機不是好廚子」)。

這話其實很不厚道。我以為。

它積極之處在於,給了許多身處低位又不甘現狀的人們一個夢想,這句話讓他們春情蕩漾;

它缺德之處在於,它沒有指明由士兵變成將軍的路徑——這是一個大的金字塔,塔頂是如此狹小。只有極少數幸運的,付出巨大代價的強人才能成功登頂。

而絕大多數人,將變成成功者腳下的累累枯骨。

勸君莫議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陳勝是佃農出身,慾望、膽量和機緣將他推上金字塔的靠前位置,事實證明,他的能力與位置嚴重不符,因此他很快出局,他的故事只能草草收場。

其實,陳勝從當上張楚王后,他的生命就進入倒計時,時間是六個月。

在這六個月里,我們遺憾地發現,他的身邊似乎沒有什麼靠得住的人。

第一個靠不住的是陳勝信任的老友陳縣人武臣。

武臣奉陳勝之命奪取故趙國國土(河北省中南部)。

在陳勝意料之中的是,武臣的攻城掠地工作非常順利。他採納了范陽(河北省定興縣)人蒯徹的建議,將攻城和誘降相結合,對帝國地方官員邊打邊拉,很輕鬆地佔領了故趙、燕國土。

出乎陳勝意料的是,武臣剛剛為組織做了一丁點貢獻,馬上就宣布脫離組織,另立門派。他在故趙國土上成立趙國,自封趙王。

魯迅先生看問題真是透徹:人一闊臉就變。

雖然陳勝對武臣的背叛行為極端憤恨,並一度決定攻打武臣,但他最後還是從建立抗秦統一戰線的大局考慮,忍了,認了!

可笑的是,武臣的手下也都是一群長了反骨的傢伙。

首先是大將韓廣。韓廣奉趙王武臣的命令北上奪取故燕國土地後,立即脫離武臣轄制,自封燕王,並時時襲擾武臣;其次是趙國大將李良,他砍下了老領導武臣的腦袋,作為見面禮送給了秦帝國,反水了。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顯然,武臣為下屬們樹了一個極壞的榜樣!

讓我們再回到陳勝。

第二個靠不住的是陳勝最器重的大將周章。

其實,周章和武臣不能同日而語,他對張楚國是忠誠的,抗秦決心是堅定的,然而,周章的抗秦成績是很差的,他的能力是不行的。

周章帶給陳勝及我們最大的收穫是教訓——自我吹噓的人靠不住。

陳勝是在陳縣(河南省淮陽縣)發現了這個人才。

據周章自我介紹,他前半生經歷豐富,來頭很大,他曾經幫助楚國名將項燕參贊軍務,又曾經為戰國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黃歇服過務。僅這兩個人名就足夠讓佃農出身,一輩子沒見過啥大幹部的陳勝肅然起敬了。

隨後,周章很低調地告訴陳勝,我會打仗!(嘗為項燕軍視日,事春申君,自言習兵。)

陳勝簡直要跳起來了。他堅信:這個人,是上天派來幫助他成就大業的。

本著將好鋼用在刀刃上的原則,陳勝任命周章為張楚國大將軍。

大將軍接到的任務是:直接進攻秦帝國本土。

陳勝好像是一個現代的外科醫生。在他看來,秦帝國中央政府是一塊潰瘍的闌尾。現在,只需要用手術刀將它精確切除。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陳勝的診斷很正確,方法很正確,唯一不正確的是,他的手術刀太不鋒利。

周章在部隊西進過程中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徵兵工作。當部隊到達函谷關(河南省靈寶縣東北)時,他已擁有戰車千輛、步兵數十萬。從數量上來說,這是一個規模龐大的兵團。

部隊繼續推進,到達戲水(陝西省臨潼縣東北)。秦帝國國都咸陽遙遙在望(咸陽距戲水約四十公里),周章得到準確線報,咸陽附近並沒有成規模的秦國部隊駐防。

周章感謝命運給了他成就大業的機會!

周章埋怨命運沒給他證明軍事指揮才能的機會!

周章,不要著急,秦帝國會滅亡的,但終結者卻不是你。

在周章駐軍戲水,準備給秦帝國以雷霆一擊的時候,秦帝國國君胡亥正在焦頭爛額地召開殿前會議。

直到大軍壓境、兵臨城下,正享受富貴人生的胡二世才知道他的帝國已糜爛至此。糟糕的是,面對強敵,他無將可用,無兵可守。

秦帝國似乎已經沒有能力和機會拒絕滅亡的命運了。

十九世紀,以寫歷史題材見長的法國作家大仲馬曾發浩嘆,歷史如同一部精彩的小說。

大仲馬先生要是早生了幾百年,如果他趕上電影這種高科技的、以聲光為媒介的藝術形式,他一定會改口說,歷史如同一部驚心動魄的電影大片。

這大片的編劇極富想像力,他安排了一個新的角色上場,這人名叫章邯,他的加入將使秦亡漢興的大戲更加波瀾壯闊!

章邯,男,年齡不詳,家庭出身不詳,特長不詳,個人簡歷不詳。

並不是我故意賣關子,是確實沒能在史書上找到關於章邯先生的個人資料。他的橫空出世,似乎令太史公司馬遷先生也有點措手不及。

我們明確知道的是,章邯現在的職務是「少府」。

在秦帝國政府中,「少府」的崗位職責是,掌管山海地澤之稅,以供皇室享用。我個人理解,其職務相當於現在的國家稅務總局局長,部長級官員(列卿)。

在會議上,「少府」章邯臨危受命,被任命為軍事統帥,擔負起拯救秦帝國危亡的重任。

如果不是正巧趕上天下大亂,章邯將會同每個政權組織中平凡而盡職的官僚一樣,度過他平庸的一生,最終湮滅於歷史長河中,如同一顆砂礫。

時勢造英雄,歷史的舞台也從來不吝嗇向英雄提供發散光芒的空間!

根據秦政府的官職設置,最高的武官應當是太尉(三公)或者是稍遜一級的護軍都尉(列卿)。胡亥棄職業武官不用,讓和軍事八竿子打不到一塊的「少府」章邯擔綱最高軍事指揮,實在是讓人感到莫名其妙。

好了,將領的問題現在總算是解決了,進入下一個環節:兵從何來?胡亥總不能讓章邯單槍匹馬衝出咸陽,和周章的數十萬大軍玩命拼刺刀吧?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受命於帝國危難之際的章邯很像這樣一個為難的媳婦:家徒四壁、無米下鍋卻又賓客盈門。關鍵是,上門來的這桌客人必須好好招待。

找米下鍋,這是一個問題!

毛主席教導我們說,路線確定之後,幹部是決定性因素。

對於兵源問題,幹部章邯向胡亥皇帝提出了建議:赦免驪山(陝西省臨潼縣西南)做苦工的囚徒,將其和咸陽貴族家奴及家奴子弟混編成軍,以御外敵。

好像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好了,章邯將軍,就照你的建議去執行吧!

經過整備,章邯帶著臨時拼湊的人數不詳的雜牌部隊向周章的數十萬大軍發動了進攻。

這是一次有組織的自殺,我覺得。

和周章的變民造反大軍相比,帝國的部隊更是烏合之眾:

他們沒受過絲毫的軍事訓練,全無作戰經驗;

他們大部分由囚徒組成,飽受帝國苛政壓迫,不會有為帝國效死的決心;

他們臨時混編集結成軍,即使劃分了兵種,作戰陣式也無法協調。

從目前來看,這戰役是發生在八百三十七年前(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紂「牧野之戰」的翻版。

在「牧野之戰」中,同樣是由奴隸和戰俘倉促組建的政府軍毫無戰鬥力甚至臨陣倒戈。戰役導致了殷商王朝的覆滅,確立了周王朝對中原地區的統治秩序。

歷史難道要再次重演?

章邯現在更像是一個殉道者,用生命向他服務的帝國證明忠誠!

電影《大話西遊》中,紫霞仙子有一句經典台詞:我猜出了這故事的開頭,卻猜不出它的結局。

令我們大家都驚異得跌落眼鏡的,是這戰役的結局。

在章邯的衝擊下,周章軍團竟不堪一擊,全線崩潰!

這就是歷史的魅力,總是在必然和偶然的交替中帶給我們無限的驚奇!

在《史記》及《資治通鑒》中,惜墨如金的兩位司馬先生對此戰役的過程語焉不詳!

但是,我們可以試著分析,其實戰爭的過程不難分析,我認為。

章邯雜牌軍以突然的方式向駐紮在戲水(陝西省臨潼縣東北)的周章軍團發動猛攻。

這事情超出了周章的理解能力。

在孫武老師編撰的軍事教科書上,曾經明確指出,一個好的軍事統帥,他的軍隊在駐紮防守時應該像山嶽一樣難以撼動!(《孫子?軍爭》:故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

事實證明,自稱知兵的周章同學離孫武老師的要求還差得很遠很遠。

周章用他的數十萬大軍,在戲水擺了一塊龐大的「豆腐渣」!

如果周章軍團不至於一觸即潰,如果戰鬥稍作膠著,周章一定可以發現,這支來勢洶洶的部隊其實是那麼不堪一擊。

和老鄉周正龍拍的年畫虎一樣,章邯的雜牌軍也是紙老虎,很能唬人!

如果說周章很有用,對陳勝很不公平;

如果說周章很沒用,對周章很不公平。

他帶兵打仗不行,帶兵跑路很行,他跑得快而且遠。

周章帶領殘兵敗將由戲水(陝西省臨潼縣東北)穿過函谷關(河南省靈寶縣東北)直到曹陽(河南省三門峽市西南)方敢歇腳駐紮。

真難為他了,一口氣跑了兩百多公里。

其實,周章完全沒必要跑得那麼快,他可以在半路停下來喝口水,喘口氣!如果有心情,他甚至有充裕的時間領略一下函谷關周邊的風光!

現在,並沒有人追逐他。

章邯呢?

章邯正為躲過一劫而在咸陽城裡偷著樂!

章邯非常清醒,他知道這一戰的勝利是多麼僥倖,他清楚自己手中這支雜牌軍的斤兩。

在必要的時候玩一次命叫勇敢;沒事找事總玩命叫愚蠢。章邯不是一個愚蠢的人!

然而,章邯畢竟沒有放過周章。

據《資治通鑒》載,兩個月後,章邯率兵攻打駐紮在曹陽(河南省三門峽西南)的周章軍團,大勝。

周章再次發揮逃跑特長,撤退到澠池(河南省澠池縣西)。十幾天後,章邯繼續攻擊,再次大勝。此役,周章軍團全軍覆沒。

這一次,周章決定不跑了,他在敗軍之中橫劍自刎。

儘管史書並沒有交待章邯為什麼會讓周章安逸地在曹陽過了六十天,但這連續的勝利已經說明了一切。

用兩個月的時間,章邯對他的部隊進行了換血和整編。

他將囚徒和奴隸部隊進行優勝劣汰的選拔,強化軍事訓練。更為重要的是,從種種跡象表明,這兩個月里,起碼有司馬欣和董翳率領的兩支政府正規部隊正式加入章邯軍團戰鬥序列,並成為軍團主力。

章邯欣喜地看到,他的兵團已漸漸露出以往那支曾經橫掃六合、虎視天下的大秦雄師的猙獰。

作為軍事統帥,周章是不稱職的,因他的無能使張楚王國失去了一次極好的機遇——奪取漢中、號令天下的戰略機遇;使秦帝國一度得以死灰復燃,苟延殘喘;使張楚王國的精銳部隊基本損失殆盡;使信任他的張楚王陳勝身處危境。

周章用一手好牌輸光了全部家當。

作為男人和戰士,周章是稱職的,他把他的鮮血灑在了戰場上,儘管他數次戰敗,不斷逃跑,但最終,他用自殺維持了他的尊嚴!

料理完周章,章邯一鼓作氣,對張楚國的剩餘武裝據點進行了拔釘子式的嚴厲軍事打擊。

在接下來的數月間,章邯軍團克郟城(河南省郟縣),克許縣(河南省許昌市東),擊斬張楚國上柱國(國防部長)蔡賜,大軍直搗張楚國首都陳縣(河南省淮陽縣)!

即使有張楚王陳勝的親自督戰,陳縣也沒有壓制住章邯的衝天殺陣,陳縣失守,守將張賀陣亡,張楚王陳勝逃跑!

數月間,由民夫到造反首領,由造反首領而稱王,由雄視天下再到兵敗逃亡——陳勝和我們不由得共同感嘆人生無常,造化弄人!

但陳勝已經沒多少時間感傷時運不濟了,他的生命即將終結,因為他的身邊有一條危險的毒蛇。

第三個陳勝靠不住的人是一個小人物,是一個小人,他是陳勝的司機(御者),他的名字叫庄賈。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12月,陳勝在逃亡途經下城父(安徽省渦陽縣)時,被他的司機,車夫庄賈刺殺。

對於庄賈之類的小人我們實在沒有太多的話要說。此類人物在各個時代屢見不鮮。

庄賈一定擅長表演忠貞,精於服務領導,不然不會得到「最高首長」的信任,成為陳勝的司機。

然而在大難來時,司機庄賈不會有和領導、戰友共患難的情操。對庄賈之流,忠孝節義、禮義廉恥和個人的榮華富貴相比不值一提!

在陳勝被章邯大軍追殺逃亡的途中,庄賈果斷地砍下了他的領導、張楚王陳勝的腦袋,這是他向秦政府投降時送上的一份厚禮。

需要說明的是,不久之後,陳勝的老部下(涓人),蒼頭軍(青巾包頭)統帥呂臣反攻陳縣成功,他在陳縣抓住了叛徒庄賈並處決,總算是給陳勝報了仇。

出來混,都是要還的!

(文丨烏角道人 圖片丨來自網路)

烏角道人|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

鐵路職工,本名李康

愛沽酒,間讀史

閑散散,懶洋洋

生無異象,世居襄陽

少無大志,安享小康

閑說古人,不問滄桑

(本期編輯 讓花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米陽台 的精彩文章:

【兒童文學】花豆娘

TAG:十米陽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