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頂級製作人傾力相助 石頭計劃合輯上線
2016年11月,名為「石頭計劃」的獨立音樂人扶持計劃開啟,旨在為獨立音樂人提供全方位、創新性和系統性的扶持,幫助音樂人獲得更多曝光和音樂收益。石頭計劃在啟動一年之後,交出了令人滿意的成績單。截止到目前,石頭計劃已經有《四頁景》、《故夢小夜集》、《生活長短詩》、《灰藍島嶼間》、《生活在你路過的小都市》、《下個歸處》、《集體有意識》、《愛後自愈反應》、《奇異館》、《宇宙沒形狀》等10張原創作品合輯上線,其中烏拉多恩《我們》、宿羽陽《赴約》、陳婧霏《16mm》等作品都獲得了良好的數據和口碑。
《中國獨立音樂人生存現狀報告》顯示,除了缺少曝光機會,更有68%的獨立音樂人在音樂上獲得的月平均收入不到人民幣1000元,而在音樂方面能做到月收入過萬的音樂人僅佔比不到5%。在傳統唱片業急轉直下、數字化音樂成為主流的轉型期,眾多互聯網音樂平台利用渠道和資源上的優勢,接棒了傳統唱片公司,扛起了為行業輸送新鮮血液的大旗,各大平台都陸續推出了自己的原創音樂人扶持計劃。
而從實效來看,走出趙雷、陳粒、好妹妹樂隊、陳鴻宇、謝春花等一大批知名獨立音樂人的網易雲音樂應該最有發言權,網易雲音樂針對原創音樂人推出的石頭計劃也成功的在眾多音樂扶持計劃中脫穎而出。到2017年12月,超過5萬獨立音樂人入駐網易雲音樂平台,上傳的原創作品超過100萬首,而這一數字,在2016年則分別是2萬和40萬。過去的一年眾多音樂從業者們看到了小眾音樂背後潛藏的商業可能,「原創」、「獨立」、「小眾廠牌」成為音樂市場的關鍵詞。與「獨立音樂是門好生意」相對應的,是聚光燈背後的大部分原創音樂人仍然默默無聞地走在追夢的路上。
除了當下熱門選秀節目更側重造星、關注原創本身的綜藝停播等外部元素之外,吸引眾多獨立音樂人加入石頭計劃的其實是網易雲音樂平台本身。對音樂人烏拉多恩來說,「讓我真正決定參加石頭計劃的,一半是平台,另一半是製作團隊」。的確,石頭計劃雲集了像《中國好聲音》節目吉他手高飛、《夢想星搭檔》製作人兼編曲胡皓、《歌手》節目貝司手韓陽、日本著名鼓手末吉覺、著名製作人和鍵盤手柳森、國家級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等等業界頂尖的大咖級音樂人,可以說是整合了國內外最頂尖的伯樂資源,這樣一個包含了國內外頂級音樂大拿的製作人名單,當真是吸引富有個性的獨立音樂人們的大殺器。習慣完全把控自己話語權的陳婧霏在錄製《16mm》的時候感覺很舒服,特別開心,「製作人都是音樂界的大神,但每個人給我的感覺都是很謙虛,也很尊重我的意見,整個過程也很順利,作為新人其實蠻受鼓舞的。」
國內外頂級製作人的到來,不是只對參選的音樂人和作品做一些指手劃腳的表面點評,而是同樣以一個音樂人的身份進行深入交流,通過自己多年的行業經驗,對這些獨立音樂人的作品進行細緻的打磨,從而使得它們能夠從多方面得到提升,煥發出更加耀眼的光彩。很長時間裡,做音樂基本上代表著高付出和低回報,但好在堅持做音樂的人等到了自己的成長,也等到了音樂人平台的相對成熟化。石頭計劃致力於為每一位獨立音樂人提供自由生長的土壤,讓他們能以更體面的面貌去等到原創音樂最好時代的到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TAG:搜狐娛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