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蔡國歷史地理問題考辨

蔡國歷史地理問題考辨

原標題:蔡國歷史地理問題考辨


關鍵詞:蔡國;始封地;都城變遷;興衰


中圖分類號:K921/9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9123(2013)03-0007-04


摘 要:蔡國是周代一個重要姬姓諸侯國。它始封於今新鄉衛輝市一帶。蔡仲復封后,蔡國的都城先在上蔡,中間遷往新蔡,最終遷於下蔡。蔡國的興衰與其所處的地理環境條件密切相關。


蔡國是周代一個重要的諸侯國,其為姬姓,與周室同宗。它自周初開始封國,到戰國初年被南方的楚國所滅,共經歷了 600 余年的歷史,在周代的封國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蔡國的事迹多見於史書記載,如《左傳》與《春秋》等均有記載。 司馬遷的《史記·管蔡世家》更是較為系統地講述了蔡國的歷史。但即便如此,關於蔡國的史料仍顯匱乏,它的一些歷史地理問題,學界仍是看法頗多,值得我們去細細探究。

一、「三監」與蔡的始封地


《史記·管蔡世家 》記載:「武王已克殷紂 ,平天下,封功臣昆弟。於是封叔鮮於管,封叔度於蔡。二人相紂子武庚祿父,治殷遺民。」可見蔡國的始封是從蔡叔度開始的。那麼蔡叔度的封地到底在何處呢?一直以來,學界對此都有著不同的看法,大致有以下幾種。


其一為上蔡說。對於史記中蔡叔所封「蔡」的解析,《集解》引世本曰:「居上蔡。」《漢書·地理志》也持此說,在《汝南郡下》中記載到:「上蔡,故蔡國,周武王弟叔度所封。度放,成王封其子胡,十八世徙新蔡。」後世文獻大多沿用此說,將上蔡作為蔡國的始封地。如酈道元《水經注·汝水》曰:「(上蔡)縣,故蔡國,周武王克殷,封其弟叔度於蔡。」《括地誌·豫州》也說:「豫州北七十里上蔡縣,古蔡國,武王封弟叔度於蔡是也。」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上蔡縣》曰:「蔡國舊城周二十五里,蔡叔度始封此。」


其二為修武說。今人晏子主張此說。他通過分析文獻資料認為:「《續漢書·郡國志》載河內郡『山陽邑』『有蔡城』,劉昭注云『蔡叔邑此』。 東漢山陽縣在今河北修武縣,其地正在殷都朝歌附近,蔡叔始居之地即在此。」


其三為鄭州祭說。鄭傑祥先生持此說法:「按『祭』與『蔡』古音同屬齒音月部,可相通假……因此,筆者認為,位於今鄭州西北郊的這處『祭』地,也可稱為『蔡』地,此地位於古敖山東麓、黃河南岸,南距石佛鎮(即我們稱作的古管地)約15公里,顯然應是蔡叔度最初的封地。」

其四為長垣說。清人朱右曾《逸周書集訓校釋》中稱:「蔡叔食邑疑即今大名府長垣縣之祭城,其後成王改封蔡仲於蔡,今汝寧府上蔡縣地。」何光岳先生在論述古蔡國問題的時候也說道:「今長垣縣蔡城,叔度初封於此。」


對於上蔡說的懷疑,古已有之。《尚書·蔡仲之命》孔安國《傳》曰:「叔之所封,圻內之蔡。仲之所封,淮、汝之間。」孔穎達《正義》:「檢其地,上蔡、新蔡皆屬汝南郡。去京師太遠,叔若封於上蔡,不得在圻內也。」鄭樵《通志·都邑略》云:「蔡本畿內之地,以為蔡叔之采邑,及蔡叔逆命國除。至蔡仲,始改封於汝南,故以汝南為蔡。及遷州來,則以州來為下蔡,汝南為上蔡。」他們都提出蔡的始封地不應在上蔡,這是有一定道理的。據《史記·管蔡世家》:「武王已克殷紂,平天下,封功臣昆弟。於是封叔鮮於管,封叔度於蔡:二人相紂子武庚祿父,治殷遺民。」《史記·周本紀》云:「武王為殷初定未集,乃使其弟管叔鮮、蔡叔度相祿父治殷。」鄭玄《毛詩譜》:「邶、鄘、衛者商紂畿內方千里之地,其封域在《禹貢》冀州太行東北衡漳,東及兗州,桑土之野,周武王伐紂以其京師紂子武庚為殷後,庶殷之頑民被紂化日久,未可以建諸侯,乃三分其地置三監,使管叔、蔡叔、霍叔尹而教之。自紂城而北謂之邶,南謂之鄘,東謂之衛。」《漢書·地理志》:「河內本殷之舊都,周既滅殷,分其畿內為三國,《詩·風》邶、庸、衛國是也。邶,以封紂子武庚;庸,管叔尹之;衛,蔡叔尹之;以監殷民,謂之三監。」從以上記載中可以看出,周滅商之後,為了治理殷人,穩固東方領土,曾經讓蔡叔與管叔參與監管殷人。我們都知道,當時的殷人主要分布於朝歌一帶,即今天的安陽淇縣一帶。在交通通信尚不發達的當時,如何才能讓遠在上蔡的蔡叔去監管遠在千里之外的殷人呢?再者,《史記·管蔡世家》云:「周公旦承成王命伐誅武庚,殺管叔,而放蔡叔,遷之,與車十乘,徒七十人從。」《逸周書·作雒解》謂:「乃囚蔡叔於郭凌。」蔡叔被打敗後,被遷到了郭凌這個地方囚禁。這充分說明其始封並非在郭凌附近,要不然也稱不上是流放。而郭凌,正是在上蔡境內。 綜上可見,上蔡之說並不準確。


而鄭州西北祭城說也顯得有些不足,因其屬於鄭地,不是東周王室的畿內之地。正如何光岳先生所說:「滎陽、上蔡在豫中和豫南,地方遙遠,怎能監視豫北的殷民呢?」而僅憑音韻學上的相通假,就定蔡叔的始封地還是顯得有點武斷。修武說的文獻資料過於單薄。而長垣離殷都也較遠,不太符合《尚書》所說的距離和當時的客觀實際。我們認為其應在新鄉市衛輝倪彎鄉。


正如上文所說的那樣,周武王滅商後,「小邦周」佔據了「大邦殷」,如何統治原有的殷人跟佔領區,成為周王室的難題。為了防範舊殷人造反,周王室實行了一系列的措施,對殷人進行了嚴密的控制。其中,文獻中多次提到的「三監」就是周王朝的重大舉措。《逸周書·作雒解》記載:「武王克殷,乃立王子祿父,俾守商祀。建管叔於東,建蔡叔、霍叔於殷,俾監殷臣。」「三監」由周武王的弟弟「康叔、管叔、蔡叔」組成,他們的目的在於「監視武庚」。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蔡叔作為三監之一,他的始封之地必在武庚當時所在地的周圍。三監的疆地與管、蔡、霍三叔的封地有著重要的聯繫。那麼蔡叔監的是哪片疆地呢?陳昌遠先生在《「三監」人物疆地及其地望辨析》一文中,明確指出蔡叔始封地應在鄘城,霍叔始封地在邶城。《帝王世紀》也說:「自殷都以東為衛,管叔監之;殷都以西為庸(古同墉),蔡叔監之;殷都以北為邶,霍叔監之,是為三監。」那麼鄘的地望又在何處呢?鄭玄《邶、鄘、衛譜》曰:「自紂城而北謂之邶,南謂之鄘,東謂之衛。」可見鄘應該在紂城之南。紂城,王隱《晉地道記》:「朝歌本沫邑也。詩云爰采唐矣,沫之鄉矣。殷王武丁始遷居之為殷都……有糟邱酒池之事焉,有新聲靡樂號邑朝歌。」《括地誌》又謂:「紂都朝歌在衛州東北七十三里朝歌故城是也。本妹邑,殷王武丁始都之。」《帝王世紀輯存》曰:「帝已復濟河北徙朝歌,其子紂仍都焉。」可見,紂城即為朝歌,根據現在的考古發掘,可以確定其具體位置在今淇縣縣城附近。那麼鄘應該在今淇縣以南的地方。應在新鄉市衛輝市 (古汲縣)倪彎鄉即古鄘國地。《清一統志》說:「在汲縣東北,周初所封之國,鄭氏《詩譜》自紂而南謂之鄘。《通典》鄘城在新鄉西南三十二里,古鄘國也。《太平寰宇記》在汲縣東北十三里。」實地考察發現其實應以汲縣東北7公里為確,即今衛輝市倪灣鄉,因為在村內發現明萬曆三十五年《修關帝廟碑》一座,記有「大明國河南衛輝府汲縣北固社人氏居民人等現在鄘城村居住」等字樣(存於衛輝市文化館),可知今倪灣鄉應為汲縣東北之鄘城所在地,當為蔡叔度的始封地。《續漢書·郡國志》記載河內郡「山陽邑」有蔡城,劉昭注云「蔡叔邑此」。 東漢山陽縣在今河南北修武縣地,離新鄉衛輝市不遠,正在殷都朝歌(今淇南之西南)之西,蔡叔度始封地應在今衛輝市無疑。


二、蔡國復封后都城的變遷辨析

蔡叔度戰敗後被遷徙到了郭凌囚禁起來,很快就死去了,蔡國也不復存在。但到了蔡叔的兒子胡的時候,蔡國又再次被封。《史記·管蔡世家》記載:「蔡叔度既遷而死。其子曰胡,胡乃改行,率德馴善。周公聞之,而舉胡以為魯卿士,魯國治。於是周公言於成王,復封胡於蔡,以奉蔡叔之祀,是為蔡仲。」蔡仲所居之蔡在何地?《集解》引宋忠語曰:「胡遷居新蔡。」《水經·汝水注》也記載曰:「汝水又東南經新蔡縣故城南,昔管蔡間王室,放蔡叔而遷之,其子胡能率德易行,周公舉之為卿士,以見於王,王命之以蔡,申呂地也。以奉叔度祀,是為蔡仲矣。宋忠曰:故名其地為新蔡,王莽所謂新遷者也。」這兩本文獻實際都是引宋忠說,即認為蔡仲所封地在新蔡。但是據《漢書·地理志》汝南郡條:「上蔡,故蔡國,周武王弟叔度所封。度放,成王封其子胡,十八世徙新蔡。」可見,姬胡所居之蔡應在上蔡。此說也見於諸多文獻記載。如《左傳·隱公四年》:「陳、蔡方睦於衛。」杜預註:「蔡,今汝南上蔡縣。」《通志·都邑略》:「蔡本畿內之地,以為蔡叔之采邑,及蔡叔逆命國除。至蔡仲,始改封於汝南。」《讀史方輿紀要》卷五十汝寧府上蔡縣條也說:「春秋時,為楚所侵,遷於新蔡,因以此為上蔡。」此外,考古發掘的蔡國故城為蔡始都新蔡做了更為有力的證明。尚景熙先生說:「蔡國故城位於上蔡縣蘆崗的東坡。 蘆崗即古蔡地……城牆高約4-11米,寬15-25米……城牆系用夯土逐層築起。夯土一般為黃色或灰黃色。城牆中下部的夯土中,包含有仰韶、龍山、商代和西周時期的陶片;上部夯土層里,有春秋戰國時期的遺物和陶片。由此可見,該城始築於西周初年,春秋戰國時期進行過加固和復修。」上蔡蔡侯墓群的發現更是印證了《史記》中蔡國在上蔡十幾世的記載。這些充分說明了蔡仲所居即為上蔡而不應該在新蔡,上蔡作為蔡國第一個都城的地位是不能否認的。


經歷十幾世的蔡國在蔡靈侯時期被楚國滅掉,使「棄疾為蔡公」。但是公子棄疾很快就殺掉了楚靈王而自立為王,「為平王」。為了報答蔡人在奪位中的貢獻及籠絡諸侯,楚平王將蔡國復國。《史記·管蔡世家》:「楚滅蔡三歲,楚公子棄疾弒其君靈王代立,為平王。平王乃求蔡景侯少子廬,立之,是為平侯。是年,楚亦復立陳。楚平王初立,欲親諸侯,故復立陳、蔡後。」那麼,復國後的蔡平侯所居又在何處呢?《集解》引宋忠語曰:「平侯徙下蔡。」但是《漢書·地理志》云:「汝南郡新蔡縣。」班固自註:「蔡平侯自蔡徙此,復二世徙下蔡。」《讀史方輿紀要》卷五十汝寧府新蔡縣條也記載「新蔡縣……古呂國,春秋蔡平侯遷都於此,故曰新蔡,漢置縣……晉武帝分新蔡郡……東魏置蔡州。」可見,蔡國在平侯復國時開始遷都,但究竟遷到了哪裡?是在新蔡還是下蔡,文獻說法不一。但在新蔡的考古發掘為解決這個問題提供了有力的佐證。新蔡故城,位於新蔡縣城關鎮西北部。城垣周長3215米,現東、南城牆保存較好,一般高2.7米,最高達10米,基寬20-50米,夯層厚14厘米,夯層清晰。歷年出土有陶鼎、壺、豆、銅劍、鏃、郢爰、蟻鼻錢及陶水管道等。城北分布有墓葬區。據記載,為蔡平侯元年(前530)所遷之新蔡城。這裡現已作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些考古發現證明了班固所注的正確性,即平侯所遷之都應是新蔡而非下蔡。


蔡人在蔡昭侯時期因為受楚人逼迫,無奈之下再次遷都,以圖尋求吳國的幫助。《史記·管蔡世家》記載了這件事情:「楚昭王伐蔡,蔡恐,告急於吳。吳為蔡遠,約遷以自近,易以相救;昭侯私許,不與大夫計。吳人來救蔡,因遷蔡於州來。」關於州來的地望,《索隱》:「州來在淮南下蔡縣。」《左傳·隱公四年》孔穎達《正義》引《侯爵譜》亦云:「平侯徙新蔡,昭侯徙九江下蔡。」蔡遷州來後,五世國君蔡昭侯、成侯、聲侯、元侯及侯齊,除亡國之君侯齊外,其餘四君的陵墓均已發現。如著名的蔡昭侯墓即在今安徽壽縣一帶發現,結合《史記》中的記載,可見蔡昭侯遷州來一事已經是毋庸置疑的。


三、地理位置與蔡的興亡

蔡國從公元前11世紀末建國,到公元前343年滅於楚國,前後經歷了六七百年,其間的興衰與其所處的地理位置息息相關。蔡國位於淮水與汝水之北,實處於汝水中游,這裡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其南可抵達江、淮,控制威懾南部諸族。北可直達成周,為王室和中原重要的屏障。因此,此地不論是政治上、軍事上還是經濟上,在當時都是地位顯赫。蔡國的興起與這樣的地理方位有著密切的關係。西周初期,周王室的勢力在淮河以東以南地區都比較薄弱,周公在平定「三監」與武庚的叛亂之後,繼續征伐東方與南方的徐方、淮夷,也曾伐楚。周公東征對於周王室來說意義重大。這些征伐極大地擴大了周的疆土,使周的統治勢力範圍擴大,周開始真正擁有東方、南方的土地。周王室將蔡仲復封在蔡地,自然有穩固新佔領地區的意圖。於是蔡國與陳、江、申、息、黃一起成為為「南捍荊蠻,而北為中原之敝」的封國。正因這種重要地位,蔡國為捍衛西周南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而且蔡侯也為西周王室的重要寵臣之一。蔡國的都城上蔡也因此成為一座興盛的名城。正如尚景熙先生所言:「蔡國故城雄踞岡坡,汝、洪二水東西環繞,附近地勢險要,物產豐富,成為這座名城的興起的有利條件……春秋時期的遺迹、遺物特別豐富,大約是這座古城的鼎盛時期。」春秋初年的蔡國仍然在歷史舞台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如在公元前707年,周桓王興師問罪鄭國,蔡國也參與了對鄭國的討伐。


進入東周以後,周王室日漸衰微。蔡國為王室控制蠻夷、屏蔽王室的作用已經大大削弱,但卻日益成為諸侯爭霸的重要棋子,其重要的軍事地理價值並沒有削弱。特別是其位居南方大國—楚國北進中原要道之上,更是對其興衰產生了不可避免的影響。楚人不甘於偏居南方,一直就想北進中原。基於這樣的戰略考慮,楚人先後滅掉了江淮之間的許多小國。到了春秋中期,楚國已經是「方城以為城,江、漢以為池」。但此時楚國要想向中原稱霸,北邊有綿延的伏牛山阻隔,只能往南陽盆地的東北方向,在方城隘口這裡東出,然後才能順利向北發展。而東出方城第一個要征服的地區就是蔡國。另外,楚國本營遠在江漢,要想穩固的進取中原,必須建立自己的前沿軍事基地。楚國滅掉了南陽盆地的一些諸侯國,雖然在前進的路上邁出了一大步,但卻受到地形的局限,亟須在盆地東側的平原上建立穩固的基地以圖北進。《史記·楚世家》云:「靈王曰:『昔諸侯遠我而畏晉,今吾大城陳、蔡、不羹,賦皆千乘,諸侯畏我乎?』對曰:『畏哉』。」楚王的目的即要在伏牛山以東的平原上建立自己四個重要軍事前沿重鎮,其中的「蔡」正是上蔡。由此可見,蔡國正是楚國的兵鋒所指與戰略要道,其都城上蔡更是楚國在北方建立一條重要軍事堡壘線的中間環節。正是如此,蔡國不斷地受到楚國的軍事打擊。自《左傳》庄公十四年「秋七月,楚入蔡」起,楚國多次與蔡國發生戰爭,更是於楚靈王時期直接滅亡了蔡國。《史記·管蔡世家》:「令公子棄疾圍蔡。十一月,滅蔡,使棄疾為蔡公。」雖然,蔡國後來又得以復國,但勢力已大不如前。迫於楚國的巨大壓力,蔡人更是將國都遷到了離楚地更近的新蔡。


諸侯在中原的爭霸更是加劇了蔡國的衰落。春秋中後期,晉楚為了爭奪霸權不斷地發生戰爭,先後爆發了城濮之戰、邲之戰、鄢陵之戰等重大會戰。晉國在今山西一帶,南下爭霸必須要得到中原諸侯小國的屈服才能更好地打擊楚國。而楚國為了北進爭霸,也必須得到鄭、蔡等小國的服從才能更積極地與晉國鬥爭。這樣,企圖南下的晉國與希望北進的楚國不可避免地在鄭、蔡一帶交鋒。身在晉國與楚國夾縫下的蔡國生存得異常艱難,經常面臨著被征伐的噩運。《史記·管蔡世家》:「夏,為晉滅沈,楚怒,攻蔡。」《史記·管蔡世家》:「哀侯十一年……息侯怒,請楚文王……楚文王從之,虜蔡哀侯以歸。」蔡國當時的位置,正如顧棟高先生在《春秋大事表·春秋時楚始終以蔡為門戶論》中所說:「楚在春秋北向以爭中夏,首滅呂、滅申、滅息,其未滅而服屬於楚者曰蔡……蔡自中葉以後,於楚無役不從,如虎之有倀,而中國欲攘楚,必先有事於蔡。蓋蔡居淮汝之間在楚之北,為楚屏。」隨後的春秋晚期,蔡國又捲入吳楚的爭鬥中。吳國位於今太湖流域,其與楚國在春秋後期發生了更加激烈的鬥爭。而遷都後的蔡國地處淮河上游,是吳國溯淮西進攻楚的重要戰略通道。楚國為了防範吳人,也需要緊密控制蔡國這一橋頭堡。後來的吳攻楚之戰鮮明地表現了蔡地的戰略地位。吳軍先伐取了楚之六、潛,打通了通蔡的道路,隨後通過蔡國,一路向西與楚交戰於漢水,楚軍大敗。《史記·吳太伯世家》:「闔廬從之,悉興師,與唐、蔡西伐楚,至於漢水。楚亦發兵拒吳,夾水陳……楚兵大敗,走。」後吳軍五戰皆勝,遂入楚郢都。蔡國為了雪恥與自保,在兩強中間選擇了吳國作為依靠。 公元前507年,被軟禁數年之久的蔡昭侯獲釋歸蔡,開始與吳國交好,並依靠吳國的力量,保全自己的勢力。《史記·管蔡世家》:「蔡昭侯使其子為質於吳,以共伐楚。冬,與吳王闔閭遂破楚入郢。」蔡國藉助吳國,對楚國來了一次沉重地反擊行動。但是這次軍事反擊為蔡的再次亡國埋下了伏筆。終於在蔡昭侯二十六年,楚昭王伐蔡,蔡國都遷州來(淮南下蔡),這時蔡國只能依靠吳國的勢力以苟延殘喘。《史記·管蔡世家》:「侯齊四年,楚惠王滅蔡,蔡侯齊亡,蔡遂絕祀。」蔡國最終再次滅國,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責任編輯 卞建寧)


作者:陳隆文 劉晨陽


來自:《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12卷第3期 2013年9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禹跡歷史地理學社 的精彩文章:

《山海經》——改變人類歷史的地理經象奇書

TAG:禹跡歷史地理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