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衡陽縣伊山寺,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關於衡陽縣伊山寺,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今天,我要講述一個故事

一個關於伊山寺的故事

一個被歷史塵封又被歷史驀然想起的故事

五胡亂華

東晉中期,公元四世紀中葉

五胡的鐵蹄碾壓著中華文明

十六國的戰火燒夷著漢家大地

其時

荊州東南的衡陽郡還殘留一片安祥

西邊的老渡口飄蕩著南來北往的雁鳴

古南嶽的梅花在岣嶁峰下孤獨地怒放

一縱車塵飄入岣嶁的南麓

祥雲繚繞的雲錦峰佛音輕揚

一扇寺門迎著梅花向紅塵打開

支道林禪師的雲峰茶香徐徐飄過

老友桓景牽來一雙秋水明眸

秋水蘊著野性,明眸綻放不羈

剛滿七歲的粉臉掛著憤懣與不甘

他就是桓伊,外號桓野王的桓伊

三歲隨父親來到衡陽的行轅

七歲辯退所有延請的儒家老師

人稱「糯米糕」老實敦厚的令尹

生下了一個睿智又很野性的小魔王

氣得桓景扭送他到雲錦寺來修心養性

青燈古佛,一住就是十年

父親去丹陽赴任竟然不帶走他

十年里

佛前的凈水洗去了他心中的孤傲

讀書台上留下他研讀諸子百家的印記

野王嶺有他劍影流風飄落的汗水

逆流洞里有他對儒釋道的領悟

翠穎閣掛著麗央公主的心弦和阿璃的荷包

青溪的月光寒浸了一地梅香

青龍橋上一道孤影搖著嘆息

柯亭笛的幽咽打濕了對梅花的凝思

心中的天際一道霞光飛越

笛聲如泉,流濺著溪山夜月

一弄花缺,月射寒潭

二弄花開,凌雲戛玉

三弄花落,青鳥啼血

梅花引,玉染心

一曲《梅花三弄》從此流傳古今

父母的心思永遠牽著兒子的成長

慧遠受託而來,帶著明悟與感念與他相惜

而後帶著心中的佛眼走遍三千世界

范寧帶著儒家「君天下」的思想而來

帶著「得人心者得天下」的疑惑而去

十年一劍,磨去了少年的野性與幼稚

一身文韜武略的風華少年沉穩如磐

謙謙君子,「江左第一」

郗超來了,那個贈笛的道家大師來了

帶來一封桓景的書信

帶著桓伊來到桓溫的軍中,王濛的帳下

邊關戰火,生命如芥

十年的潛修讓他很快立功

做參軍,升司馬,臨危任命做淮南太守

再立功,升建威將軍、西中郎將、豫州刺史

淝水一戰,獻奇策、出奇兵

以八萬謝家府兵打敗百萬秦軍

千古一戰,古今誰與煮酒

聖水井

功化在我,功利隨它

忠信事不顯,推心輔王政

他下馬過船為王徽之吹三笛

他笛諫孝武帝保桓家政敵謝安

他請慧遠禪師在江州建東林寺弘揚佛法

他到民間為烽火餘生的老百姓安慰撫恤

他到戰場撿拾殘破的鎧甲五百套親手縫好

囑託親信在他死後獻給風雨飄搖的朝庭

古橋

紅塵雖染,雲錦寺的佛心長駐心頭

世事乖離,雲錦峰的梅骨永撐脊樑

一曲柯亭笛,吹落萬點香

因勞成疾,他死在追剿余寇的路上

一代忠臣良將,一代風流俊彥

一瓣心香追隨梅花而去,追隨禪心而遠

石元古樟

為紀念他

衡陽人把雲錦峰改名伊山、桓山、野王嶺

為惠報他

慧持禪師改建雲錦寺為伊山寺鼎興香火

南陳後主妃子張麗華慕名而來隱居伊山

宋徽宗敕封「伊山景德禪寺」

高僧阿盤結緣而來

輕念「時阿盤我再來」而去

記載伊恆的古碑

明月似聞三弄笛

白雲長對六朝山

一顆伊山禪心漫衍蒸水

漫過金華的十二道鐘聲

漫過九峰的四十八腳庵

漫過宇石寨的八十八佛

綻放界牌香火龍百零八節的光華

一曲梅花引越過唐宋越過千年

越過王夫之《梅花百詠》

越過雪帥玉麟的萬屏梅骨

越過夏明翰「紅梅斗雪」詩篇

越過瓊瑤《梅花三弄》三部曲

傾訴著衡陽人的梅花精神

伊山鳳嶺

青溪依舊在,幾度梅花紅

英雄雖去,笛聲仍存

心中築起一道伊山願景

願伊山的禪門佛光發揚光大

同伊山的梅花精神砥礪前行

作者:丁也

來源:衡陽縣旅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衡陽縣宣傳 的精彩文章:

衡陽縣出了這個奇才,諸葛亮自嘆不如,劉備花了13年才招攬到他

TAG:衡陽縣宣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