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何朱棣在「造反」之後,做了遷都這樣大費土木的決定呢?

為何朱棣在「造反」之後,做了遷都這樣大費土木的決定呢?

在朱元璋揭竿而起,開始十幾年打江山的路途後,終於將金人趕出了我們的國土,成立了明朝。當時的首都是在南京,不過現在我們說起皇宮最耳熟能詳的還是要數北京的故宮,也就是紫禁城。

故宮的氣派至今也讓人感嘆,我們去北京旅遊時,看到那樣恢弘的建築,紅磚金瓦的配色,從不覺得俗氣,而是自成一種高貴。無論是屋檐的小細節,還是護城河帶的科學,都代表著古人的智慧。故宮,也是讓我們這個時代的人窺見封建制度一角的一個重要代表。

那麼,為什麼僅僅過了沒有多久,朱棣就決定遷都去北京呢?

首先,在朱元璋時期,其實就有這個想法,作為朱元璋的兒子,自然也是會受到一些影響。而朱元璋決定遷都的想法,是來自與地理因素。當時皇宮建成之後,由於當地的地表下沉,逐漸變成了南邊高北邊低的形態,古代的人又很迷信,這種情況自然是不吉利的。對於住在其中的人,肯定也會對自己的安危有一定的擔心。不過,最終因為種種原因,朱元璋不願意大費心思去更改首都,這一決策,就由之後的人來繼承了。

其次,我認為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北京的地理位置。眾所周知,朱棣得到皇位的方式確實是來自於造反,雖然他本人想了各種方法讓自己這個反看起來名正言順一點,不過也不能阻擋,在他起兵之後,南方百姓對他的厭惡。而他,本來是作為北方的藩王,遷都北京對於他更好的坐穩皇帝的位子也有很大的幫助。

不僅如此,北京的地理位置還能幫助明朝更好的威懾蒙古。因為北方的游牧民族物資匱乏,所以他們一直想要佔領中原,奪取物資,這樣的戰爭在歷史上一直沒有消停過,對於本身打仗就很有天賦的朱棣來說,打擊蒙古也是他的一個艱巨任務。

綜合以上因素,最終朱棣即位後,遷都到了北京。於是為我們留下了故宮這樣寶貴的財富,那些塵封在磚瓦中的歷史,蘊含著無數的無奈和宏圖。在歲月里煙消雲散,卻又在建築中熠熠生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話歷史 的精彩文章:

作為曹操兒子中最有才華的,為何曹植卻在王位爭奪中敗給了曹丕?

TAG:大話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