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慢性腹瀉的臨床治療444期

慢性腹瀉的臨床治療444期

今日練習

林某,50歲。素有胃病。

近來時常嘔吐,胸間痞悶,一見到食物便覺噁心,有時勉強進食少許,則食下即嘔,口微燥,大便溏泄,一日兩三次,脈虛數。

處方:__湯。

服1劑後,嘔惡、泄瀉均愈。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烏梅丸

註:答案非唯一,僅供參考

上期原醫案

王某某,男,47歲。慢性腹瀉已3年,常有粘液便,大便日3~5次,常有不消化之物。

大便化驗有少量白細胞;於某醫院乙狀結腸鏡檢查為腸粘膜充血、肥厚;鋇餐檢查,有慢性胃炎。

近年來腹瀉加重,納呆,腹脹,體重下降10餘斤。半年來,心悸漸加重,伴有疲乏無力。

查心電圖為頻發性室性早搏,有時呈二聯、三聯律,服西藥及中藥活血化瘀之劑未效。脈沉細而結,舌尖邊略紅,苔灰。

證屬久利,腸胃失調,厥氣上逆,心包受擾。

治宜酸以收之,辛以溫之,苦以堅之,擬烏梅湯加味。

處方:烏梅3枚,花椒4.5克,黃連6克,乾薑4.5克,黃柏6克,細辛3克,党參9克,當歸6克,桂枝6克,制附片6克,炙遠志4.5克。

服5劑葯後,食慾大振,大便次數減少,粘液消失,心悸減輕,睡眠亦見好轉。

又服7劑,大便已成形,每日1次,複查心電圖亦轉正常。隨訪2年余,未再犯病。(蒲輔周醫案)

按語

《傷寒論》之厥陰病提綱第326條云:「氣上撞心,心中疼熱」,似可理解為厥陰心包之為病。又第338條謂:烏梅丸「又主久痢」。

本例用烏梅湯治癒慢性腹瀉,心悸亦漸消失。可見《傷寒論》之六經辨證雖主要言外感熱病,然其論臟腑病之理法方葯規律,雜病亦可借鑒。

學習經典

《傷寒論》第338條: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臟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當吐蛔。今病者靜,而復時煩者,此為臟寒。蛔上入其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蛔聞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各家論述

《註解傷寒論》: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烏梅之酸以收肺氣;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人蔘之甘以緩脾氣;寒淫於內,以辛潤之,當歸、桂、椒、細辛之辛以潤內寒;寒淫所勝,平以辛熱,姜、附之辛熱以勝寒;蛔得甘則動,得苦則安,黃連、黃柏之苦以安蛔。

《金鏡內台方議》:蛔為陰蟲,故知陽微而陰勝,故用烏梅為君,其味酸,能勝蛔;以川椒、細辛為臣,辛以殺蟲;以乾薑、桂枝、附子為佐,以勝寒氣而溫其中;以黃連、黃柏之苦以安蛔,以人蔘、當歸之甘而補緩其中,各為使。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腹瀉 的精彩文章:

補養茯苓膏:不思飲食,食後腹脹者;不耐寒涼油膩,自幼脾胃虛弱,經常腹瀉者;營養不良,疲乏倦怠,面色萎黃者

TAG:腹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