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手做好這五件事,讓你患流感的幾率直線下降!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可在世界範圍內引起暴發和流行。
想知道是哪五件事?
可以直接跳轉到後文紅字處~
想知道你是怎麼被流感打敗的,請順序閱讀!
流感病毒藏在哪裡?
與人類的怕冷不同,流感病毒在寒冷乾燥的空氣中更易存活。
流感病毒有很多亞型,幾年主要的亞型有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亞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
平時,流感病毒藏身於流感患者和隱性感染者身上,主要通過打噴嚏和咳嗽等飛沫傳。
另外,健康人接觸傳播者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時也容易被感染。(即:與患者親親、互相摳鼻、揉眼、或處理患者痰液、鼻涕、嘔吐物等都屬危險行為,)
流感病毒從潛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傳染性,且人群普遍易感。
流感病毒在人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續排毒3-6天,嬰幼兒、免疫功能受損患者排毒時間可超過1周,人感染H5N1/H7N9禽流感病例排毒可達1~3周。
(即,平日身體健康的成年流感患者的傳染性有3-6天,抵抗力較弱者的傳染性多於7天,讓人聞風喪膽的禽流感的傳染性有1-3周。)
所以如果您身邊有流感患者,邀請他帶上口罩至少7天,謹防傳染給他人。
人是怎麼被流感「攻略」的?
如果把人體比作一座城,那麼流感就是攻城略地的「外敵」 ,人體就是「正義」「正氣」,流感病毒就是「外邪」。不論是我方守軍太弱或是敵方太強,都容易城破。
「破城」後人體的反應:惡寒、高熱、頭痛、全身酸痛、乏力等全身癥狀,常伴咽痛、流涕、流淚、咳嗽等呼吸道癥狀。
少數病例有食慾減退、腹痛、腹脹、嘔吐和腹瀉等消化道癥狀。
該病初期的幾天以發熱為主,咳嗽、流涕、咽痛等癥狀不明顯,發熱通常可持續3-4天,或體溫下降1-2天後再次出現發熱,最長可達7-10天;流感後期可反覆咳嗽。
中醫治流感的招數可不少!
最近因為流感爆發,著名的抗病毒西藥「奧司他韋」已面臨斷貨。沒有買到葯的小夥伴,面臨這「硬抗」的境地。所謂「大軍壓境,彈盡糧絕」也不過如此。
好在,中醫對此早有準備,這些中草藥的「抗病毒」效果,絲毫不亞於「小藥片、小膠囊」!
根據中醫臨床研究觀察之後發現,流感和普通感冒的中醫證型不盡相同。
北方流感中醫證型主要有表寒里熱證、風熱犯衛證、風寒束表證等,其中表寒里熱證及風熱犯衛證最為多見。
不同證型臨床表現及常用方葯如下:
表寒里熱證:惡寒,壯熱,頭痛,身體酸痛,咽痛,鼻塞,流涕,口渴,舌紅,苔薄或黃,脈數。常用方劑:柴葛解肌湯等。
風熱犯衛證:發病初期,發熱或未發熱,咽紅不適,輕咳少痰,微汗;舌質紅,苔薄或薄膩,脈浮數。常用方劑:銀翹散等。
風寒束表證:發病初期,惡寒,發熱或未發熱,身痛頭痛,鼻流清涕,無汗;舌質淡紅,苔薄而潤。常用方劑:九味羌活湯等。
但對於老人和兒童在祛除邪氣的同時還要注意扶助機體的正氣。
流感病毒後期,常常會出現咳嗽久治不愈,主要表現為咳嗽、少痰、咽癢,可伴有對冷空氣和油煙味敏感等,臨床上可用蘇黃止咳膠囊進行控制。
對!防流感的五要點,就從這往下看↓↓↓
知己知彼之後的「防禦工事」
通過多年的大量臨床研究,我們發現了這樣做才能避免被流感病毒進攻:
①保持室內通風、在人群中注意佩戴口罩、勤洗手,不摳鼻、不揉眼;(洗手真的很重要!試想你出門逛街或坐公交車時,手裡摸的公共設施上指不定有誰的口水或鼻涕)
②流感病毒對酒精、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劑敏感,所以記得每天回家用酒精給眼鏡『』手機、鑰匙等隨身硬物消毒;
③流感病毒對紫外線和熱敏感,56℃條件下30分鐘可滅活。對於家中有老人、兒童的家庭,要記得常給兒童玩具、餐具、毛巾、衣物等曬太陽或加熱消毒。
④多飲水,必要時可以使用代茶飲:玄參1g、菊花3g、金銀花3g、麥冬3g、蘆根5g。
⑤外感風寒自覺惡寒,惡寒身體睏倦可通過艾草水泡腳使機體微微汗出達到解除機表寒邪的功效。
本文作者:
張洪春,中華中醫藥學會肺系病分會主任委員、中日友好醫院 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針對當前全國各地流感高發的現狀,為指導百姓正確認知流感併科學地運用中醫藥知識防控流感,中華中醫藥學會組織急診分會、肺系病分會、兒科分會相關專家撰寫了系列科普文稿,此為第二篇。
感謝大家的閱讀與關注,如您認為本文有用,歡迎分享與轉發!
編輯:高繼明


TAG:養生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