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孔子的父親為什麼叫叔梁紇,卻不姓孔?

孔子的父親為什麼叫叔梁紇,卻不姓孔?

其實,較起真來,孔子也不姓孔,而是「姓孔氏」(司馬遷《孔子世家》)。

遲至秦代,姓氏還沒有完全合流,但已基本合流,從司馬遷的記載來推斷,秦漢時,只有秦始皇這種世代王族才有姓有氏,而項羽這種普通貴族是有氏無姓,劉邦這種起於微細的帝王,甚至很可能是有氏無名,至於姓,根本就談不上了。秦始皇、項羽、劉邦三人,雖然分別為三個不同政權的首腦,但其實是同時代的人,所以拿三人的姓氏和名字來推斷姓氏合流,很科學。

姓氏合流後的一個明顯的後遺症是後人搞不清先秦人到底姓什麼,這就跟近一百年來,名與字合流後,我們很多人已經漸漸搞不清某個古人到底叫什麼一樣。所以漢代時,已經有人開始搞不清秦始皇到底姓什麼了,所以在漢代人所做的一些書中,按照漢人稱人姓名的習慣,有人稱呼秦始皇為「趙政」,也有人稱其為「嬴政」。

當然,在先秦,人與人之間的稱呼還沒有漢代之後那麼統一,相當多元,有「姓+名」的組合,有「氏+名」的組合,有「爵位+名」的,有「封地+名」的,有「官職+名」的,還有「字+名」的,也有直接稱名的。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就是有「字+名」的,叔梁紇也不是孔家第一個「字+名」的,孔父嘉也是如此,有就是說,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姓孔氏字叔梁名紇。

現如今,姓與氏已經合流2000年,名與字已經合流100年,我們稱呼一個人的方式有沒有那麼多元,通常以「姓氏+名字」為主,所以以我們今天的眼光看古人的名字,會有些奇怪,我們會想當然地以為叔梁紇姓「叔」或「叔梁」,以為孔子姓「孔」,所以直覺上這父子不是一個姓。之所以鬧出孔子和父親不是一個姓的笑話,主要是因為我們不了解古代的文化。

說到這裡,我覺得我們有必要探討一下,既然孔子和孔子的父親都只是「姓孔氏」,孔是氏不是姓,那孔子到底姓什麼呢?據《孔子家語》記載,孔家是微子啟的弟弟的後人,而微子啟被賜「子」姓,所以孔子理應姓「子」。但對於這種說法,我持保留意見,因為從一些名人家譜來看,氏很可能是另一種姓,姓和氏是某種程度上,可能就是同一樣東西,所以關於孔子的姓氏,我倒覺得沒必要細究,知道他「姓孔氏」就可以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張歷史 的精彩文章:

你覺得莊子是怎樣的人?

TAG:張張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