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命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帶你探尋人類終極奧義

生命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帶你探尋人類終極奧義

這個問題在以前是沒有終極答案的哲學問題,腦子好的人,最好不要去專研這個問題。

前幾年好像有不少腦子很好的大學生,因為思考過這個問題,想不清楚,結果,選擇了自殺。也有不少高材生選擇了出家,當和尚。

這個問題,站在人的角度去思考,永遠都不會有答案!

我們只有把視角拉得更高、更大、更深,跨越歷史、地域;從文明的起源,一直到今天建構一個大視角,才能回答這個問題:生命的目的是什麼?人生的意義又在哪裡?

如果,我們建構這麼一個大視角,會發現:整個人類文明的進程,其實就是在幫助人類認識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其實,早已存在了。在中華文明起源的黃帝時代,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已經被刻進了甲骨文中,並融入了一套特定的生活方式。

一、中國人在人類文明進程中,所承擔的責任

上面這三個甲骨文,在今天的解讀來看,都是「天」字。但是,在甲骨文造字的時候,只有中間這個字是「天」字。左右兩個字所表示的意思,在今天已經都消失了。

1、「天」字的含義:

「天」字用今天的知識背景來說,TA是一種「重疊結構世界」的象形。

我們現在對世界的認識,都建立在「牛頓經典力學」所描繪的世界觀基礎上,這種世界觀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單一結構的、可知的世界」,現代文明中的所有學科都是以這個世界觀為假設前提發展出來的。

但是到了《量子論》時代,我們認識到了一個全新的概念:「多世界」。也就是說,在人類可知的世界之外,還存在著其他的世界。

現代人剛剛開始認識到「多世界」的存在,但在甲骨文時代,中華先賢們對此已經有了很深刻的認知。甲骨文「天」字所表示的,是一種「重疊結構的多世界」象形。

「天」字的下半部分的是「大」字,是個四肢向四周伸開的人體象形,這個象形表示我們人所感覺到的現象世界,而上半部分是個「方框」,這個「方框」表示我們人感覺不到的本質世界。

「重疊結構世界」用今天的知識背景來解釋就是:「完整的世界」由兩個性質完全不同的世界組成,一個是人的感官能感覺到的顯性世界,還有一個是人的感官感覺不到的隱性世界,但是,世界的主體並不是顯性世界,而是隱性世界。

下圖,左邊那個甲骨文,是隱性世界的象形,右邊那個甲骨文,是顯性世界的象形,具體解釋,請看下圖:

2、甲骨文如何表示重疊結構世界中的「人」?

「完整的世界」是一種重疊結構的世界,那麼,「完整的人」自然也是一種重疊結構的人體。

我們能感覺到的肉體,只是「完整的人」的顯性人體,還有一個我們感覺不到的隱性人體,這個隱性人體才是我們人真正的主體。

「重疊結構人體」複雜程度遠遠要比「重疊結構世界」複雜得多,所以,中國人的造字先賢造了好幾組字來表現這種「重疊結構人體」。

上面這兩組甲骨文表示的都是「重疊結構人體」,這兩組甲骨文中左邊的字都表示現實世界中的顯性人體,右邊的字都表示本質世界中的隱性人體。

這種「重疊結構人體」用今天的知識背景來認識,我們可以借用「虛擬現實遊戲」。但是,實際情況的複雜程度遠遠超過「虛擬現實遊戲」。

這幾年好萊塢大片看多了,於是,現在就有種很流行的說法,說我們所感覺到的「現象世界、包括人」都是一種很高級的虛擬世界。

其實,我們感覺到的是現象世界、人,並不是虛擬的,也是一種真實的存在,現象世界裡的萬物都是具有一定智能的生物機器,而人類是其中具有最高智能的生物機器人,請看下圖。

GIF

按照常規的理解,這個結構等於是,真正的我們(吾)是在隱性世界中,控制著顯性世界中的「我:智能生物機器人」。

但是,真正的我們(吾)一旦陷入到這種「重疊結構世界」的模式中,根本沒法感受到真正自己(吾)。

因為在這樣一個結構中,娘胎里有了意識反應以後,內在意識就一直在「往外沖」,重新認識自己,重新認識這個全新的世界,見下圖。

GIF

所以,外在的生物機器人經過了「胎生」這麼一個過程,內在的生命(吾)根本不可能認識到真正的自己。

這個我們可以藉助「虛擬現實遊戲」來理解一下,在一種極度沉浸的虛擬現實遊戲中,當遊戲玩家身上所有的感覺都被遊戲角色的感覺所覆蓋的時候,遊戲玩家既感覺不到真實的世界,也感覺不到真正的自己。

在這種極度沉浸的虛擬現實遊戲中,遊戲玩家會產生一種無法突破的錯覺:把遊戲角色當成了真正的自己,把遊戲環境當成了真實的世界。

大家想像一下,在這種情況下,有哪個遊戲玩家還能認識到真正的自己(吾)?

最麻煩的事情就發生了,這個生物機器人(我)是具有高度智能的,於是,真正操控這個生物機器人的,並不是真正的我們(吾),而是這個生物機器人(我)的智能!

大家也許會問,那真正的我(吾)在幹什麼呢?

答案:在迷失!

人類世界中,自古以來機會有「生命的目的是什麼?人生的意義又在哪?我是誰?」這類問題,根本原因就在於,真正的我(吾)的存在。這類問題是吾在迷失中,弱弱卻又頑強、持續發出的SOS……

3、黃帝給人類留下了什麼?

黃帝時代的中華先賢們,不但把「重疊結構世界」的原理刻入了甲骨中,還把擺脫這種「重疊結構世界」的原理、方法融入了中華先民的生活方式中,TA們給當時的中國人建立了一整套生活行為規範,這套生活行為規範在後世被人們稱之為「禮」,也就是孔子所極度推崇的「禮」。

現代人對「禮」認識,與黃帝、孔子對「禮」的定義是完全不同的。

黃帝、孔子對「禮」的定義是,讓人在一種行為規範中,體驗學會「意識內收、內守」,通俗說,就是「把衝出去的內在意識收回來、並守住」。請看下圖:

GIF

我們從這個角度來看「中華原生傳統文化」會發現,其核心內容講的都是「把衝出去的內在意識收回來、並守住」,比如《大學》講的「慎獨:慎,心收回來;獨,堅守」,《黃帝內經》講的「精神內守」,《道德經》講的「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觀復:意識收回來以後的看」,《太乙金華宗旨》講的「回光守中」,《陰符經》講的「三返晝夜,用師萬倍,三返,所有的外在感覺都收回來」……

深入研究「中華原生的傳統文化」我們發現,這些原生文化,並不要求人們脫離現實世界,而是要求人就在現實社會的生活、工作中「把衝出去的內在意識收回來、並守住」,這是中華原生文化非常明顯的一個特徵。

4、孔子儒學對人類價值

可以這麼說,生命的目的是什麼?人生的意義又在哪?這個人類的終極問題,在黃帝時代就已經有了完整的答案,從應用原理到解決方案都已經出現了。

但是,由於缺乏相應的知識背景,這套基本原理以及應用方法,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漸漸的消失、衰退。到了孔子時代,當時的人們已經不太理解「禮」的真正價值與作用。

孔子的歷史價值就在於這裡,他重新發掘、發現了「禮」裡邊所包含的原理以及內容,並推廣了出來。

所以孔子的儒學,其實並不是孔子的原創,而是源自於對黃帝時代中華源頭文化的發現、發掘、推廣。

也就是說,黃帝時代的中華源頭文化,在1899年甲骨文被重新認識以後,基本上可以說是跨越了數千年的時間,非常完整的保留了下來,孔子儒學的《大學》就是一本完整的「把衝出去的內在意識收回來、並守住」的教科書,《中庸》是重點問題的講解,《論語》是孔子的點評以及弟子的學習心得。

雖然在歷史的傳承中,對這些文本的解讀產生了嚴重的偏離,但是,這些文本被完整的保留了下來,讓我們能夠在甲骨文的幫助下,重新還原TA們的本來內容……

二、西方人在人類文明進程中,所承擔的責任

從我們所建構的大視角來看。中國人在人類文明進程中承擔的責任是,保留人類源頭文化的火種,從孔子至今的所有中華歷史,都是為了完成這一歷史責任而發生的。

那麼,西方人在人類文明進程中所承擔的責任是什麼呢?

TA們的責任就是開發出一整套讓人類能夠認識「重疊結構世界」的知識背景,以及讓人能夠體驗「重疊結構世界」的技術手段,與用「重疊結構世界」原理生活的生存環境。

經過數千年歷史的發展,西方人其實已經非常完美地完成了TA們的歷史責任。

西方人開創了哲學,在哲學的基礎上衍生出了形而上學,形而上學是幫助人通過「思辨」認識「重疊結構世界」的重要手段。

在哲學的自然哲學基礎上,誕生了現代科學。

在現代科學中,最終產生了兩項對認識「重疊結構世界」決定性的知識。非常神奇的是,這兩項重要知識產生的時間,與甲骨文被發現的時間基本上是相同的。

1899年,在甲骨文被發現的那一年,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出版了,僅隔了一年,1900年《量子力學》誕生了。

這兩項知識對幫助人類認識「重疊結構世界」以及「重疊結構世界」中的人起到了決定性作用。《量子論》讓人類能夠認識到「多世界」的存在,而弗洛伊德的理論讓人類認識到在人的意識以外還有多種意識存在。

之後,又經過100多年的發展,我們今天已經擁有了體驗「重疊結構世界」非常完美的技術手段:虛擬現實技術(VR),現在任何一個感官正常的人,都可以通過體驗虛擬現實技術來感受身處「重疊結構世界」的體驗。

而且從2012年以後,好萊塢拍了大量虛擬現實主題的大片,這大大幫助了人類來理解「重疊結構世界」。

更為重要的是,隨著《量子力學》應用技術的發展,現代人類已經創造出了一個讓人用「重疊結構世界」原理生活的生存環境。

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慧技術、虛擬現實技術、穿戴設備、支付革命、大數據、量子計算機、區塊鏈……

我們現在都沉浸在資本追求財富爆發的貪婪中,都不太注意到,這些科技正在把人類帶入一個全新的時代:「人聯網」時代。

「人聯網」時代有一個特徵,就是所有人的信息都將是完整、真實、透明的存在於網路上,這對人類意味著什麼呢?

這將是一個由機器倒逼人類必須「誠信」的時代,也就是說,人將生活在一個對「誠信」有著高度要求的環境中,在這樣的環境中,只有完善、完美的人,才能在這個環境中自由生存。不完美的人在這樣的環境中,TA的生存空間會越來越小,所獲得的生存資源也會越來越少。

更重要的是,隨著人工智慧的不斷發展,人類依靠常規的技能,在現實世界中所能獲得的工作機會將會變得越來越少,這些工作都會被人工智慧機器所替代。現在很多銀行已經在削減大堂服務人員,原有的服務都被人工智慧所替代,無人駕駛汽車大規模商用化就在眼前,將來的汽車都是無人駕駛的,坐在裡面的人只有乘客。

大家想一下,在這麼一個需要人的完美度不斷提升,而現實工作崗位又不斷減少的環境里,做個好人,做個完美的人,做一個擁有超常技能的人,就是將來人類最需要關心以及去做的事。

那麼,如何才能做這樣的人呢?

解決方案,就是中國人的源頭文化,讓人類真正認識「重疊結構世界」,以及「重疊結構世界」中的自己,把自己沖在外面的內在意識收回來,並牢牢守住。

GIF

有的網友可能會認為「把衝出去的意識收回來」做一個誠信的好人,這個能理解,但是,怎麼才能做一個擁有超長技能的人呢?

一個人想擁有超長的技能,前提也是「把衝出去的意識收回來」,莊子的《養生主》中給我們講了一個《庖丁解牛》的故事,其實,莊子想告訴我們的是,在他之前的歷史階段中,意識內守是每個人都擁有的能力,庖丁「官知止而神欲行」的神乎其技,都是在意識內守以後所練成的。

所以,一個想要擁有神乎其技的技能,前提就是學會意識內守。

三、生命的目的、人生的意義:

讓真正的我(吾)真正掌握自己,這就是一個人生命的目的,也是一個的人生意義所在。

GIF

這裡,也許有人會問一個問題,既然「我」只是一個生物機器人,那「我」自殺,不就能擺脫了這種重疊結構了嗎?

這,其實是個很容易想明白的問題。既然不是你自主進入這個「重疊結構世界」的,同樣也不是你能夠自主擺脫這個「重疊結構世界」的,一旦你自殺了,會遇到更大的麻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精通宇 的精彩文章:

從娘胎而來,往墳墓里去,活著到底意義在哪裡

TAG:精通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