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佛手、蘭花、菖蒲、石榴和紫珠,我們該怎麼來安放它們

佛手、蘭花、菖蒲、石榴和紫珠,我們該怎麼來安放它們

我寫紫珠與吠鹿,白童留言:「在印泥盒裡放一小枝紫珠,每個打開的人都會很驚艷。」我回復:「首先要有一個好看的印泥盒。」

沒有好看的盒子,誰會動心去打開它呢。打開後看到一簇正當年華的紫色珠子,哪怕是再怎麼普通的印泥盒子,也就好看了。

元月後,去白童在杭州滿覺隴的白話文茶空間。白話文這個名字碰巧是我以前的一個朋友取的,我問什麼意思,他說就是這個意思。雖說不定義,巧取一白字,在我的理解,與文言相對的白話,寫的好就是古雅新生。

白童插花用了我最喜歡的瑞香

它的香味與佛手香一調和,一室芳香,好聞極了

干透了的佛手可以作為小擺件,有些形態特好

去之前,我跟他講,擺一些好看的東西,備一些花材,我要拍幾張照片,點名要紫珠和好看的印泥盒子。提醒他的時候,已是晚上,他說沒有紫珠,「白天在花市看到一盆,太大了,沒有買」。到了晚上十二點,他給我發來一條信息,說是夜裡去山上溜達了一下,沒有找到紫珠,不死心,明天一早會再去一次。

我第二天到他家門口時,其實已經不早了,他才起床準備去山裡。正好一同去。

路邊村民家的柿子樹,到了現在都沒有摘掉

滿覺隴是新西湖十景之一滿隴桂雨的所在,秋日賞桂勝地。杭州的風景,是很有季節的,夏天麴院風荷,春日蘇堤春曉、柳浪聞鶯,冬季斷橋殘雪,聞鶯、殘雪可遇不可求,桂雨是每年入秋時定能遇上的。

我在秋天的時候去過幾次滿覺隴,沿途山道儘是桂花,秋風一陣,落花如雨。滿覺隴分上下,下滿覺隴有一戶人家的糖桂花很出名,一匾一匾曬在路邊。主人脾氣很壞,盛名在外,我每次都繞遠了經過。四月初,我去過滿覺隴,往山上走,過楊梅嶺、翁家山,可至龍井,這一帶是西湖龍井茶的核心產區。清明前後山裡都是茶香,遠望山巒儘是野生的紫藤蘿,為求生存借枝攀爬至樹梢,一山的紫氣。

今年夏天我也去過一次滿覺隴,就是去找白童。他在春天的時候分了一株汪字春蘭要送我,汪字是春蘭老八種之一。他這盆是老種,開品極好,一直催促我拿走。我放了他好幾次鴿子,到了盛夏才過去,怕拖太久萬一有個萬一,錯失汪字。

山裡的萬兩,有野趣不俗氣

低矮的紫金牛

寒莓的果子也正當時候,酸甜可食

我很少冬天去滿覺隴,山谷里冷,小溪水結著冰。這裡的人家愛養花,一路上聞著蠟梅香,梅花也已含苞,有人家還捨不得摘取柿子,掛了一樹,就為好看,鳥也不來,也真是奇。

山路兩邊卻見不到紫珠,白童說這一路本有很多。我推測是遊人過多,掛滿紫珠的枝條被折去了也說不定。便往山裡頭走去。山坡上儘是紫金牛,生著紅果,萬兩也不少,掛著簇簇紅果,毫無俗氣。還有與紫金牛一般高的寒莓,貼著地,綴著莓果。高一些的山石上有一大叢一大叢的高粱泡,紅色的果子整串整串垂下來。正哀嘆山裡頭儘是紅色的野果子,就是不見紫珠,然後就見到了,一人多高的樹,一簇一簇的紫果密集結在枝條上。我問白童,取上一枝就回吧。他卻要再看看,往裡走,一株一株紫珠出現,萬兩、紫金牛和寒莓更多。四周圍還有墳墓,抬頭看山坡盡頭處露天光見茶園。

還是要在人跡罕至、路絕旅人處才現希望。白童剪取了幾枝紫珠,我拍攝了一些野果,盡興而返。放紫珠入白瓷印泥盒,這一番折騰就算了了。

往人跡罕至的地方去,紫珠三三兩兩而生

終於了了心愿,紫珠入了印泥盒

我認識白童是因為金華佛手,我們也聊菖蒲、蘭花、芭蕉、石榴之類。

白童喜歡蘭花有家族的淵源,他是餘姚人,上一輩人就在家中養蘭。紹興、餘姚至奉化一帶,很多人家世代養蘭,許多名品也出自這一地區。比如春蘭老八種的宋梅,乾隆年間出自紹興,桂圓梅也出自紹興。賀神梅民國年間出自餘姚鸚哥山,集圓、龍字也出自餘姚。汪字是清康熙年間由奉化的汪克明選出。我小時候喜歡養蘭,也是受紹興當地風氣的影響。每次進城,街巷就有下山野蘭售賣,若要買名種,則去養蘭世家尋。

院子里的小魚池,羽毛楓的倒影

魚池裡的金魚

菖蒲擺在水池邊沿

菖蒲是這些年新近時髦,有金錢、虎鬚之傳統品類,以及從日本流入的黃金姬、貴船苔等。白童收的很全,養在茶室後的小院里,小院有魚池,種了芭蕉和一株形態極佳的羽毛楓。菖蒲就放置在樹蔭下魚池邊。我也四處收了不少菖蒲品種,不過菖蒲的種植沒什麼難度,丟在院子一側,任其生長,興趣亦沒有養蘭這般濃。

祭藍高足豆盤,清供陳列需要高低層次

一個合適高度的供盤最難尋

在白話文茶室里見到一個拳佛手

五隻一組的玉蘭杯,繪有不同形態的佛手圖案

釉上彩,清新淡雅

泥繪佛手杯,若隱若現,彷彿指上生香

養蘭和種草都是業餘所好,陶冶性情。佛手和茶才是白童經營的主題。最初與白童聊佛手,總是可惜沒有適合清供的盤子,我在日本古董市集見過幾隻高足盤子,拍照片給他看過,他後來送我一隻新做的影青瓷盤,高足、薄胎,我拿來擺石榴、佛手,偶爾也當果盤,春夏放櫻桃、枇杷和葡萄。

白童開發了不少與佛手有關的物件。五隻一組的玉蘭杯,繪有不同形態的佛手圖案,釉上彩,是在景德鎮找了高手畫師畫的,清新淡雅。前段時間,還做了幾隻佛手圖案的香囊,文綠捻金底緙絲,一寸緙絲一寸金,花了血本,由蘇州女紅純手工做出,實在過於勞人費神,做了幾十隻就沒有再做。

一寸緙絲一寸金,花了血本手工做的緙絲香囊

福壽如意紅包,圖案為佛手、石榴和壽桃

香囊這東西現在也少見人用,聞香可在家中擺佛手、熏香,香囊無處可置。女孩子佩戴香囊還可以,男人也不適合。白童強調,香囊可是「古代男女必備」。《禮記》上的確是有說「男女未冠笄者……衿纓,皆佩容臭」,容臭就是香囊。古代佩香囊與現代灑香水是一回事。若是走路帶風,風中可聞香。它還是男女情分的信物,「香囊暗解,羅帶輕分」,就講了男女私情。

白童喜歡的這些。在我看來,這些都是容器,茶的容器,香的容器,花果的容器。他還嫌市面上的紅包不好看,拿出去不夠體面,設計了一套,這是錢的容器。

古有買櫝還珠的故事,楚人做的盒子實在太好,鄭人也是真的識貨,只是珠子就不必歸還了,就算只是一盒紫珠,那也是大冬天辛辛苦苦折來的。

欲買花器、茶器、香囊和紅包,亦或是佛手、茶等

可以加我這位好友白童的微信

|奉橘三百枚|

記錄親朋好友間的往來點滴

花草為媒,情真意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植物星球 的精彩文章:

TAG:植物星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