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歐盟多國高調支持「一帶一路」 5G、北極、深海領域合作備受關注

歐盟多國高調支持「一帶一路」 5G、北極、深海領域合作備受關注

摘要:新年伊始,歐盟國家對深入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就釋放出了積極信號。

本報記者 張毅報道

新年伊始,歐盟國家對深入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就釋放出了積極信號。

近日,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於1月8日至10日到華進行國事訪問。值得一提的是,馬克龍訪華首日在西安大明宮遺址公園曾向全場1000位嘉賓發表公開演講,演講中馬克龍積極呼籲歐洲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進行合作,他強調,「絲綢之路只能通過共同體的形式被分享」。

另一邊,歐盟駐華大使史偉也於近期公開表示,2018年歐洲期待進一步深化與我國在互聯互通上的合作,歐盟正在制定自己的歐亞大陸互聯互通規劃藍圖,並將與「一帶一路」倡議對接。更早前,英國國際貿易部還曾宣布對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英國企業提供250億英鎊的財政支持,其中包括貸款擔保。

由此,業內專家多認為,包括法國在內的歐盟多國對於「一帶一路」倡議的興趣越來越濃厚,未來中歐國家將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獲取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高調支持 興趣濃厚

據悉,此次法國總統訪華其實開創了多個第一,比如:法國是新年第一個訪問中國的外國元首,馬克龍是十九大之後第一個訪問中國的歐盟國家元首;法國也是第一個高調支持「一帶一路」的西方大國,第一個將對華關係聚焦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西方大國,第一個與中國建立起健康老齡化夥伴關係的西方國家,第一個達成關於第三方市場合作的西方國家。

至於法國此次緣何會高調支持「一帶一路」,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認為,英國脫歐後,法國成歐盟里唯一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唯一核大國,對維護聯合國巴黎氣候變化協議、聯合國核不擴散體系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此次馬克龍訪華的外交議題中,朝核問題、敘利亞問題、伊朗問題、恐怖主義問題等,中法都有大量共同利益。全球治理、多極世界理念類似,中法合作勢頭強勁。

中法關係,正如兩國文化一樣古老而年輕。中國外交也在發掘法國在西方、歐洲和全球事務中的多重引領作用:引領中西方關係,推動西方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引領中歐關係,推動中歐務實合作;引領多邊主義,推進全球治理等。

事實證明確實如此。記者梳理髮現,目前除了法國,其他歐盟國家也為研究探討「一帶一路」做出了諸多行動。譬如:近期,歐盟駐華大使史偉曾公開表示,歐盟正在制定自己的歐亞大陸互聯互通規劃藍圖,並將於今年與「一帶一路」倡議對接。再往前統計,2017年年底,英國國際貿易部還曾宣布對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英國企業提供250億英鎊的財政支持,其中包括貸款擔保。

對此,王義桅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採訪時稱,古代的絲綢之路就是從中國延伸到歐洲,貫穿歐亞大陸進行互聯互通,歐洲對「一帶一路」的態度其實一直都是高度感興趣的。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一帶一路」研究所副所長儲殷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採訪時則表示,從法國訪華高調支持「一帶一路」等近期的一系列動態看,歐洲國家進一步參與「一帶一路」的積極信號正在越發凸顯。

時代選擇 發展需要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至今已逾四年,雖然是「我國首倡」但成果確是惠及世界。也因此,「一帶一路」的「朋友圈」能夠不斷擴大。結合目前歐盟國家選擇釋放對「一帶一路」高度重視的信號,其實也是在中歐合作基礎上,國際時代背景下做出的可以切實為歐盟帶來發展機遇的選擇。

據記者了解,目前歐盟國家對「一帶一路」態度積極,和美國總統特朗普推進的「美國優先」有關。特朗普此前曾在就職演說中對他所倡導的「美國優先」做了原則性解釋,即他的貿易、稅收、移民、氣候等重大政策,都將以美國是否獲利為邏輯起點,比如「購買美國貨」、「僱傭美國人」等。

由此王義桅對記者分析,美方推行「美國優先」,目前TTI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定)談判中止,歐洲國家需要把以往聚焦在「跨大西洋」上的思路轉向歐亞大陸,以此來平衡特朗普帶來的「美國優先」的影響。現在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勢頭迅猛,歐盟加入後可以影響規則的制定,維護好歐盟的切身利益。這正是包括法國在內的歐盟國家對於「一帶一路」表示出對接意願的時代背景。

另一方面,目前歐盟國家參與「一帶一路」其實也具備合作基礎。目前中歐雙方都在強調合作開發第三方市場,比如中法合作開發非洲市場,法國、英國都希望參與中巴經濟走廊項目等等。

王義桅指出,中歐之間的合作目前有五大平台,具體包括:中歐投資基金;中歐投資協定談判;互聯互通平台;網路領域對話;中歐文明對話。尤其是中歐互聯互通合作平台,目前已經過六輪談判,取得了不少進展。中歐在網路領域的對話,包括數字經濟、網路安全、人工智慧等重要議題方面也是合作動態頻頻。這些都是中歐能夠實現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基礎。

除此之外,儲殷還提出,「一帶一路」發展至今成果斐然,這是歐盟各國都能看到、感受到的,「一帶一路」確實能夠為歐盟國家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

當然,結合歐盟各國的不同情況,各國獲取的發展機遇又各有不同,比說:對於中東歐國家來說,機遇主要是在基建合作方面,圍繞鐵路、橋樑、發電站的建設來創造發展機會;對於南歐國家,比如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等,它們主要是希望其中小企業能夠在中國找到更廣闊的市場;而法國和德國這樣的強國,主要是希望增加中國的出口,打開中國的市場等。

新興領域 合作可期

據悉,今年是中歐建立戰略夥伴關係15周年。當前,中歐雙方在政治、防務和安全等方面的合作進一步加深,在一些熱點地區的危機問題上也進行了實質性的合作。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儘管中歐在政治體系、社會組織、經濟治理等方面存在觀點和做法的差異,但仍將繼續共同致力於全球性問題的解決。而此次法國總統訪華,馬克龍不僅代表法國,也是歐盟的重要代表。因此,這次訪華也是中國和歐盟關係前景光明的有力證明。

那麼,在中歐關係前景大好的背景下,今年歐盟參與「一帶一路」合作建設是否會推出更多實質性行動呢?

「得歐洲者的天下」,歐洲的參與對於「一帶一路」的成功非常重要。王義桅分析,中歐合作有利於「一帶一路」更多地進入發達國家並獲得世界認同,有利於倒逼美國、日本等國家更加積極地參與「一帶一路」,產生激勵效應。「5G、北極、深海、太空等都是新的互聯互通的重要領域,也是未來中歐在『一帶一路』建設中重要的合作領域。」

具體而言,目前北極凍土融化速度快,將推動我國與北歐國家開展海底光纜建設。早在去年6月,我國就把北極納入「一帶一路」貿易和基礎設施倡議之中,並正在為該地區的計劃草擬一個廣泛的戰略。目前北歐國家非常重視和我國在北極事務中進行合作。

據彭博新聞社報道,包括我國工信部和我國電信集團在內的多方,現在正在討論跨越北極圈建設一條1.05萬公里的光纜。這項提議涉及芬蘭、日本、俄羅斯和挪威,旨在最快到2020年建成一條連線歐洲和中國的最快速的資訊通道。

除此,王義桅還提出,加強和我國的北斗系統對接,也將是歐盟國家下一步參與「一帶一路」合作建設的動向之一。據記者了解,我國北斗系統目前整體應用已進入產業化、規模化、大眾化、國際化的新階段,預計將於今年率先覆蓋「一帶一路」國家,2020年覆蓋全球。

不過,「一帶一路」是「一國一策」,是多邊框架下的各種雙邊協定,具體怎麼合作還要進行諸多談判。因此儲殷提醒,目前歐盟和「一帶一路」倡議對接的主要問題是環境保護制度等政策壁壘,而修改政策議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另外中歐貿易結構怎麼優化的問題也要再談。因此,具體到今年歐盟是否會有更多實質性參與「一帶一路」的行為,他向記者表示出謹慎樂觀的態度。不過總的來說,歐盟深入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前景還是積極可期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產經新聞 的精彩文章:

全面深化改革:逢山開路 遇水架橋

TAG:中國產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