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永恆的經典系列二十二:飛翔戰鬥機,Air Jordan 22

永恆的經典系列二十二:飛翔戰鬥機,Air Jordan 22

2007年推出的AirJordan22設計靈感來自於f22戰機,工程學設計讓其科技感很強,合成皮革的質感則表現出喬丹系列一直的精緻工藝。鞋身如一架戰鬥機般犀利,空中飛人精神的體現.詳細描述:工程學設計與高級品質的結合表現,創造了鞋子他人想像不到的效.關鍵技術:I.P.S 的演變。(獨立Podular 懸浮) 現在包括優越緩衝的技術與提供或者雙重堆徒升空氣的一根可看見的互換性的柱子或被濃縮的空氣緩衝系統。中底:Phylon 提供低調姿態。I.P.S. 技術集成以outsole 通過被上升的人字形莢為牽引在戰略表現區域。鈦被加強的小腿板材提供midfoot 和曲拱支持。外底:I.P.S. 技術集成以outsole 通過被上升的人字形莢為牽引在戰略表現區域。AIR JORDAN 22(I.P.S.+前後zoom/sole緩震單元) AJ22採用了改進過的I.P.S緩震系統。相比AJ21,前掌多了的air bag使得緩震更加明顯。後掌依然是可更換的zoom氣墊和sole氣墊。配置相比降低了不少。總結一下,AJ20首創I.P.S.緩震系統,並沿用了3代。同時可更換氣墊初具雛形。應用科技:後掌可互換雙層Zoom Air和單層Air Sole的改良型I.P.S. (Independent Podular Suspension)、鈦合金加強的Shank Plate、前掌趾骨處Air Sole

外觀設計:眾所周知,Air Jordan 22的設計靈感來源於美國空軍的第四代主力戰鬥機——F-22猛禽,但說到為什麼選擇它作為Air Jordan 22的設計藍本恐怕就沒多少人知道了,當然不可能因為編號同是「22」那麼簡單。當Jordan Brand的設計總監D"Wayne Edwards召集手下的設計師開始設計Air Jordan 22的時候,他們便開始尋找目前這個世界上最能代表喬丹的設計,最後他們選擇了由洛克西德馬丁公司生產的F-22猛禽戰鬥機,為什麼會是它?因為它那高人一等的執行絕密任務的能力、強大並且無懈可擊的性能本身就是喬丹在球場上統治力的具象化,回憶一下98年喬丹「最後一投」的過程吧:偷襲、牽制、最後一擊。所以這個小故事決定了Air Jordan 22將是什麼樣子,它會擁有符合空氣動力學的流線廓型,如同飛機上的條狀迷彩,座艙蓋般的後跟TPU、好似飛機噴射器的踝部支撐結構以及航空領域經常使用的鈦合金(就是鞋底類似金屬的東西)。現在,這些我們都在Air Jordan 22身上看到了。Air Jordan 22的減震設計是運用可換式IPS(lndependant Podular Suspension)科技,加上Zoom Air結合而成,鞋中段運用鞋中段鈦合金穩定片,剛穿上去的同時,會感受到非常柔軟的鞋身包覆,剛開始以為全腳掌都有氣墊不過後來經過查證,發現其實只有鞋後跟有氣墊支撐而已,跟Air Jordan 21一樣,鞋帶在Air Jordan 22來講捨棄了小口袋裝鞋帶的設計,而採用了類似鞋帶扣的東西,不過我再一開始拿到時候還真的不知道如何調整鞋帶了,不過整體外觀來講,沒有當時我看到Air Jordan 21的時候驚艷,不過Air Jordan 22反而在鞋盒和鞋卡上動了大手腳,捨棄四方形傳統鞋卡,還有設計越來越特別的鞋盒,雖然有一點小佔位置,不過大致上來講還算精緻啦!

舒適性:舒適性是Air Jordan系列一貫強調的特點。自從這個系列誕生起,它們所代表的就是它們各自所在的那個年代最舒適的腳感。這點Air Jordan 22也不例外,球鞋的領口處製作得很寬大,所以腳很容易就伸進去,直到柔滑的內襯把腳送到合適的位置,整個過程都很順暢。寬大的鞋舌雖然並不厚實,但卻很好地包裹住了腳面。但當你繫上鞋帶站起來走兩步的時候,你會感覺前掌很靈活,但同時你還會有種非常奇怪的感覺,這種感覺來自球鞋的後掌。你會感覺腳跟的偏後的位置被墊了起來,特別是使用帶有雙層Zoom Air的可更換減震模塊。多走幾步,你甚至會感覺這個多餘的小坡會磨你的腳跟。後來我發現,這種奇怪的現象是因為這雙鞋後跟奇怪的中底結構,在這裡我先提一下,具體的情況我會在中底性能那裡進行詳細的描述。相比舒適性,散熱性則是Air Jordan 系列最近兩年才開始逐漸重視的球鞋性能。其實大部分的Air Jordan都有很好的散熱性能,但從Air Jordan 18開始,散熱性能卻逐漸成為了Air Jordan系列的短腳,備受消費者的抱怨,而這種矛盾則在Air Jordan 21上全面爆發,所以Jordan Brand立刻在隨後上市的Air Jordan 21 PE做出了積極的改進。而Air Jordan 22進一步改進了散熱性能,雖然你不能指望它能像跑鞋那樣在這方面表現出色,但你不會在打完球後發現自己的腳是濕乎乎的。Air Jordan 22的鞋帶系統的開口非常寬大,鞋舌的外層布滿了三角形的散熱孔,而內層則繼續沿用車縫線壓縮內襯材料從而建立空氣流通通道的做法,這可以起到類似Sphere 材料的作用。至於踝部處如同飛機噴射口的東西對於散熱的作用並不大,更多的是對於踝部的支撐。

中底性能:前面已經提到了有關Air Jordan 22後掌怪異的腳感問題,那麼就在這裡詳細地說一下。經過仔細的觀察,我發現是由於Air Jordan 22後掌的鏤空結構導致了這個奇怪的現象。相信不少人拿到Air Jordan 22後都會發現這雙鞋後跟的TPU下面有一個小「窗戶」,從這裡可以辨認可更換減震模塊的種類,這是個很精彩的想法,一可以讓穿著者更方便,因為大部分人(比如我)的記性不是那麼好,這樣一來就可以很及時地知道腳底下踩的是什麼。二這樣的設計使球鞋更貼近主題F-22——看它多麼像飛機噴射器的進氣道。想法是好的,但為了更好地實現這個想法,設計團隊把可更換減震模塊的距離往後跟移了一到兩公分,就是這短短的距離使科更換模塊不再位於腳跟的正下方,而是偏後的位置,這便導致了前面所說到的怪異腳感。所以想法和功能的協調在設計領域是門藝術,略高於模塊表面的雙層Zoom Air使得奇怪的感覺更加凸兀,換成Air Sole後,這種感覺則改善了很多。但在測試的過程中,Air Jordan 22中底的表現是相當不錯的,後掌的減震很到位,這個功勞一部分要歸功於改良的I.P.S.,另一部分則要歸功於鞋墊上印有Jumpman Logo的菱形減震膠。需要說明的是,這款鞋前掌的紅色I.P.S.單元內還放置了一塊Air Sole,雖然個頭不大,但正好位於趾骨的正下方,看來好鋼基本都用到了刀刃上。

鈦合金or純鈦?Air Jordan 22身上最大的賣點也是在其曝光之前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使用了在航空領域大顯神威的鈦合金。Jordan Brand很會利用Air Jordan系列為運動鞋設計製造領域引進一些超前的元素,就像11年前他們把碳素纖維板發揚光大一樣。單說鈦這種金屬,首先它很輕,雖然這點仍不及碳纖維,其次它很堅硬,有著很好的強度,並且可以抵禦很高的溫度和很強的腐蝕性。鈦的抗扭轉性能和碳纖維複合材料不相上下,但它有一項性能是碳纖維材料無法相比的,就是面對剪切力的延展性,這可以使其能禁受重壓而不容易斷裂,碳纖維材料則只能依靠不同的編織方法和數張不同方向的纖維層的疊加把這個缺陷的影響降到最小。但讓人失望的是,Air Jordan 22並沒有使用純鈦,主要原因是純鈦的提取成本還是太高,另外純鈦板無法像樹脂基碳纖維材料那樣和周圍的中底材料很好地協同工作。所以這雙鞋採用了鈦合金加強Shank Plate,即在注射尼龍板的表面噴塗一層鈦合金對材料進行加強。或許現在已經有人開始鄙視Air Jordan 22沒有採用貨真價實的「真傢伙」了,其實在大部分的工業設計領域很少使用純鈦和實打實的鈦合金板,比如著名的IBM T系列筆記本電腦,所謂的鈦合金外殼也僅僅是一層細緻的鈦合金塗料,但這些並不影響使用性能。所以,無論是對Air Jordan 22還是T系列本本,那薄薄的一層已經足夠了。

保護性和包裹性:儘管保護性一直不是Air Jordan系列所刻意強調的,但這個系列的球鞋在這個方面表現一直不差,因為Air Jordan系列總能找到一些特別的設計潛移默化地提高保護性,就如同Air Jordan 18和Air Jordan 20那樣。儘管Air Jordan 22身上並沒有影響靈活性的蓋子和讓人視為雞肋的帶子,但它同樣採用了一些特的設計提高球鞋的保護性,這裡所說的「特別的設計」並不是像「猴爪」那樣特別顯眼、讓人一看那就是為提高保護性而做的設計,而是那種特別平凡的設計。比如踝部處如同飛機噴射口的結構,它給予了踝部材料足夠的縱向支撐,就如同鞋子的外置龍骨。另外,球鞋領口處的兩個鞋帶孔被安置在了一塊質地較為硬的三角形3M反光材料上,這樣,踝部鞋帶的收縛作用的有效面積更大。所以,當你繫緊鞋帶後你會非常滿意這雙鞋的踝部支撐感和包裹感。Air Jordan 22的後跟採用了比較傳統的正三角形結構設計,並採用了多種材料的拼接和疊加,所以Air Jordan 22後跟可以將腳跟牢靠地鎖在內籠內,其穩定性可以用強悍來形容。相比之下,Air Jordan 22前掌的穩定性則要遜色一些,主要是前掌外側的支撐不是很充足,也就是說太軟,雖然這可能比較舒適,但這會導致你穿著這鞋做變向加速的時候,外側的材料需要更長的時間和更大的形變來化解運動時產生的動量,這就意味著你動作與動作之間的時間會被延長,前掌也有過度側翻的危險,所以這是令靠速度和突破吃飯的選手非常頭疼的問題。比如Kobe、Nash的球鞋前掌外側都有很好的支撐設計,而Air Jordan 22這方面顯然可以做得更好。不過對於打球風格如2010年在凱爾特人的拉希德般的我,這一切都不再是問題!

外底強度: 如果說Air Jordan 22有一個比較正常的鞋面,那麼它卻擁有一個非常怪異的鞋底。前掌外底還算正常,但後掌的面積卻退化得極為厲害,僅僅保留了經常與地面摩擦的那一部分。個人感覺這就如同生物的進化一般,沒用的會見漸漸被淘汰,看看霸王龍的前爪和Air Jordan 22的後掌你就會感到莫名地相似。可以肯定的是往往越高端的東西面對越終極的進化就會喪失越強的適應能力,對於以轉身為主的窩窩這樣的內線,簡直是噩夢。霸王龍的前爪給它帶來了諸多不便,而Air Jordan 22的後掌則給它帶來了相當差的地面適應能力。在木地板上Air Jordan 22抓地的表現非常出色,特殊的後掌在運動中並沒有特別的感覺。然而轉戰到外場,Air Jordan 22這種內外側帶尖的外底的缺點便立刻顯現,尖部的橡膠磨損異常嚴重。除此之外,由於Air Jordan 22的外底邊緣——這類比較容易被磨損的地方全部包裹的是透明橡膠,這種嬌嫩的材料出現在這種地方並不是很妥當,耐磨先不考慮,發黃時不可避免的。

總評:優點:外觀設計以及材料的選擇上很好地體現了主題,能兼顧優秀的舒適性和較好的散熱性能,中底性能優秀,可更換的模塊化設計提高了適應性,前掌靈活性好,外底的抓地力性能優異,踝部保護感好,重量較輕。缺點:雙層Zoom Air的腳感怪異,售價偏高,後跟的磨損明顯Air Jordan系列的任何一款鞋都不會被Air Jordan粉絲們放過,雖然Air Jordan 21將喬丹迷的收藏情緒拉到了新的低谷,但經典終究會被懂得欣賞的人所認同。目前市面上能找的全新Air Jordan 22就屬這個套裝配色居多,從Air Jordan 20開始,確切的說應該是Air Jordan 19開始,Air Jordan的正代已經是「無魂鞋」了,所以他們的舞台不是展櫃,是戰場!

好了,有關於AJ22的情況小編先為大家介紹到這裡,明天將會為大家繼續介紹喬丹的第二十二代正代——Air Jordan23

您的關注時候對小編最大的支持和鼓勵。

也祝大家新年快樂,2018順利開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壹塊Sneaker 的精彩文章:

永恆的經典系列十三:謝幕和上演,Air Jordan 13

TAG:壹塊Sneak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