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煙台蓬萊有處上水門遺址,曾是登州府城牆的一部分

煙台蓬萊有處上水門遺址,曾是登州府城牆的一部分

在明清兩代,蓬萊是登州府駐地,可謂膠東半島東部的中心城市。

「中心城市」的地位,從很多方面都能體現出來,尤其是城牆的規格方面,體現的尤為明顯。

據《登州府志》記載,登州府城蓬萊「周長九里,高三丈五尺,厚二丈」,遠比轄下的其他縣要大的多。比如,當時的福山縣城,「周長三里,高三丈,厚一丈」;棲霞縣城更小,「周長約三里,高一丈八尺,厚七尺」;萊陽縣地大人多(包括現在的萊陽、萊西和海陽),因此縣城也相對較大一些,但「周長也只有六里,高一丈八尺」。

不過,由於歷史原因,當年的城牆,如今已大多不見蹤跡,使得現在的人難以真切感受到登州府的模樣。水城雖然保存相對完整,遊客可以看到。但實際上,登州府城和水城是兩座不同的城池,前者是軍民兩用,後者只是單純軍事用途的要塞。根據記載,登州府城的北門,大概就在老蓬萊汽車站附近,出了北門,向海邊走,才是水城。

現今,唯有蓬萊畫河畔的上水門遺址,還多少能令人聯想起當年登州府城的壯觀景象。

史料記載,登州府城定型於明代,共有七座城門,其中四座旱門,三座水門。四座旱門分別是:東門春生門,西門迎恩門,南門朝天門,北門鎮海門。三座水門分別是:上水門、小水門和下水門。

(老登州府城區地圖,紅圈處就是上水門)

所謂水門,顧名思義,就是城門洞里有水流經,比如電視劇《水滸傳》在宋江征方臘時所呈現出的杭州涌金門形象。

登州府的上水門,有三個門洞,為磚石結構,看上去雖然不是太高大,但很有歷史感。整個城門的結構很有層次感,石塊從下到上,形狀逐漸減小。到了城門頂端,就是青磚砌成的城垛。磚石之間的縫隙,除了用石灰粘合之外,還用糯米漿汁,十分堅固。

現在的上水門遺址,是煙台和蓬萊兩級文物保護單位,最早牌子上寫的是「上水門遺址」,後來的新牌子掛的是「登州府城牆遺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膠東故事會 的精彩文章:

煙台棲霞這個村是欣賞雪景的好地方,在峆壚山腳下

TAG:膠東故事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