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APP正窺伺你的隱私!記者實測45款APP,八成默認訪問位置和號碼

APP正窺伺你的隱私!記者實測45款APP,八成默認訪問位置和號碼

在手機的設置里,有一個隱秘的角落叫「應用許可權」,在這個地方可以看到自己手機每一個APP的訪問許可權,包括你的位置、通訊錄、電話、照片等等。記者近日選取了45款常用APP進行默認訪問許可權調查,發現近8成的APP在收集用戶地理位置、電話和照片信息,少數APP默認訪問用戶簡訊,而在許可權中甚至還有電話監聽這一選項。APP需要收集一定的數據才能正常使用,但部分APP所收集的信息與自身業務毫無關係,這一行為更應被稱為趁亂「收割」用戶信息。

八成APP默認採集位置信息和手機號碼

由於手機系統的不同會造成APP可訪問許可權的差異,本次調查基於安卓系統選取可訪問額度許可權,綜合樂視EUI 安卓系統、小米MIUI安卓系統以及華為安卓系統,選取出「位置信息」「通訊錄」「電話」「簡訊」「相機」「錄音」「手機儲存」「系統設置」八大可訪問的用戶許可權,在許可權賦予的語境中,「位置信息」可以讓APP對用戶進行定位,「通訊錄」則是APP可以讀取聯繫人,「電話」包括撥打電話、識別本機號碼以及讀取本機識別碼,「簡訊」指讀取簡訊或彩信,以及接收簡訊,「相機」是APP使用拍照功能並可以訪問相冊,「手機儲存」讓APP知道手機剩餘儲存空間,「系統設置」可以讓APP察覺到亮度、聲音等系統更改。

需要說明的是,測評取證時間為2018年1月16日-17日,只考察用戶未更改場景下的APP默認訪問許可權,此處「未更改」是指沒有手動禁止或通過某款APP的訪問許可權。所涉及45款APP類別包括視頻類、瀏覽器類、出行類、新聞資訊類、金融理財類、地圖類、外賣類、直播類、音樂類、修圖類、天氣類、購物類、社交類以及遊戲等其它類別APP。

在記者測評的45款APP中,36款APP默認在後台訪問用戶地理位置,13款在手機里讀取通訊錄聯繫人,38款APP知道用戶手機號碼,10款APP默認訪問「簡訊」許可權,27款APP可以看到你在相冊里的照片,37款APP「關心」用戶的空間存儲,18款APP能覺察到系統設置改變。

在14類APP中,社交類、直播類、購物類APP默認訪問許可權最多,社交類APP中,用戶日常使用頻次最高的微信、微博、QQ除了系統設置外,默認訪問其它所有許可權,購物類APP中,淘寶默認訪問所有許可權,直播類APP鬥魚和花椒也幾乎全部默認訪問所有許可權。

在測評的過程中,記者發現,除了幾大比較常見許可權外,在測試的華為手機中,還有「單項許可權」這一板塊,打開裡面可以看到「訪問手機賬戶」「讀取運動數據」「獲取瀏覽上網記錄」「讀取已安裝應用列表」等可訪問的許可權,在小米手機中,甚至有一款APP默認了「監聽電話」選項。此外,此次還對比了兩款國外軟體進行了比對,「teamview」是用於進行電腦系統遠程管理的軟體,名為「Draw Physics Line」的軟體是物理劃線遊戲,這兩款APP除了默認訪問手機存儲空間外,沒有其它許可權,國內測評軟體中,1點資訊和騰訊新聞沒有進行默認訪問許可權操作,但會在裝機時提出許可權訪問申請。

大量APP過度採集用戶信息

「一個天氣預報軟體為什麼要訪問我的通訊錄?」一位墨跡天氣的用戶曾跟記者吐槽過這款軟體的不合理,而在測評過程中發現,這樣「驢唇不對馬嘴」的信息採集行為絕不在少數。

360影視大全作為視頻軟體卻有用戶位置信息、電話、通訊錄、簡訊等訪問許可權;百度地圖主要用於導航,但卻在收集通訊錄、相機、錄音等用戶信息;王者榮耀這款遊戲悄悄訪問著全部許可權;手機百度瀏覽器在訪問運動數據…….這些APP都在「收割」與業務無關的許可權。

實際上,信息通信管理局明確要求各互聯網企業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收集使用個人信息,不得收集服務所必需以外的用戶個人信息,不得將信息用於提供服務之外的目的,不得非法向他人出售或提供個人信息。但至於什麼是「服務所必需以外」的用戶個人信息目前尚無法規界定。

在此次測評過程中,有些軟體在裝機過程中會向用戶提出「許可權申請」,有兩種情況出現:一是不開放該許可權就不能使用該款APP,點擊「禁止」後每次都有許可權申請彈出,通過才能正常使用,一種是語焉不詳,比如蝦米要求獲取相機許可權,以正常使用拍照功能,但卻不告知用戶聽歌軟體需要拍照權許可權的原因。而在《個人信息安全規範》中要求,在用戶首次安裝APP時應彈出一款APP「核心功能需要的敏感個人信息」、「附加功能需要的敏感個人信息」,以及「共享、轉讓、公開披露的個人信息」等頁面,保證用戶明確了解並主動作出勾選選擇。(記者彭穎 實習生 孫敏 南方+客戶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經雜誌 的精彩文章:

中國對外投資經受「三明治」式擠壓 2017年投資額下降近三成

TAG:財經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