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揭秘修行人與不修行人的衰老和死亡 是否驚醒了您?

揭秘修行人與不修行人的衰老和死亡 是否驚醒了您?

修行人由於從小開始便依止上師足下,精進修法,最後到了年老體弱之時心想:我如今韶華已逝,人老珠黃,如果觀察造了哪些善事和惡業而衰老的,結果就是依止上師、交往禪修的道友,夜以繼日精進修法,而且所修的主要都是慈悲菩提心的大乘佛法,隨時隨地防護三門的不善業,而走向年邁的。雖然老了,但這一歷程也是在修法中走過的,想到這些真是喜不自禁。這樣一來,反而越老心裡越快樂。

而世間上的人們的境況卻與之大相徑庭,到了老朽不堪的時候,他們便會暗想:呀,我現在已經年邁,回想有生之年中做了些什麼事,結果整個一生都是在貪親嗔敵中虛度的,每一天所造的罪惡不計其數,層層累積,就這樣到了老年。以前總以為今生能長久住留,於是為了父母雙親、子孫後代、親朋好友以及財物等等屢屢造罪,這一切對自己毫無益處。如今到了垂暮之年,馬上接近了死亡,到了死的時候,從前自己歷盡千辛萬苦所積攢下來的財產受用一絲一毫也沒有權利帶走,而且在最終之際就連自己的這個身體也要留下而離開人世,現在有利於後世的正法我一無所有,自己所積累下的財產與親友這一切必須要拋下而離世,現在該怎麼辦呢?想到這裡十分絕望,只有悲傷呻吟或放聲痛哭。《入行論》中云:「複次於此生,親仇半已逝,造罪苦果報,點滴候在前。」世間上的人們由於不懂得親疏一切都是無常的道理,從而對親友的貪心與對怨敵的嗔心都異常強烈,由此引發造下了各種各樣的彌天大罪。

彼論又云:「放逸吾未知,死亡如是怖,故為無常身,親造諸多罪。若今赴刑場,罪犯猶驚怖,口乾眼凸出,形貌異故昔;何況形恐怖,魔使所執持,大怖憂苦纏,苦極不待言。」即生中未曾行持善法而積累下許多罪業,到了最後染上不治之症時心裡萬分恐懼、口乾舌燥、雙眼無神、身色今非昔比以及無所適從的表現在別人看起來,也是十分可憐的,就像觸犯了王法的罪犯被帶到刑場要斬首斷肢時心驚膽顫、惶恐不安、頓然失色等等凄慘可憐的情形一樣。不奉行佛法的世間人,當身患不可挽救的絕症時,最大的痛苦莫過於死亡了,不僅是死者他自己痛苦難忍,甚至護理的人們外面看也會情不自禁地潸然淚下,露出惻然不忍的表情。

《入行論》中云:「誰人善護我,離此大怖畏,睜大凸怖眼,四方尋救護,四方遍尋覓,無依心懊喪,彼處若無依,惶惶何所從?」無有正法的世間人得上定死無疑的疾病之時,自己也明明知道對親友的感情無論再怎麼深厚、再怎麼依依不捨也無有自由共相廝守,對自己珍愛的一切財產再如何貪戀也必然要拋下一切而去,除此之外,一針一線也無有權利帶走。所以說,世間人想到自己有利於來世的正法一無所有,而全面危害後世的深重罪業卻積累得多之又多,現在除了步入惡趣之外別無去處,不由得心驚肉跳。心裡也十分清楚即使睜大雙眼,四方尋找庇護處,終究無濟於事,於是心灰意冷,淚水像傾盆大雨一樣止不住地往下流,卻怎麼也無法擺脫死亡。

而作為一名好的修行人即便是身染絕症,在生死攸關之際,也會心情安然,無比歡喜,神態安詳,含笑而死。這樣的修行人即便是生病也會像古大德所說的「病痛成了掃除罪障的笤帚」。現在難以忍受的病痛降臨到自己的頭上,真是萬分喜悅,因為自己往昔所積累的殺生、毆打等深重的惡業,都將成為感受痛苦之因,如今通過這種病痛的折磨能使自己後世中需要感受的這些苦難都一掃而光,並在此基礎上,代受一切老母有情的痛苦。如此一來,病也值得,死也值得,毫無怯懦之心,具有大無畏的精神,所以根本不會因為生病而苦惱憂愁。就算是死,這一生也是在行持正法中走完的,整個人生過得十分有意義,死而無憾。依靠這個血肉之軀修法而度過人生,以此同性等流果後世中也獲得人身也必然會唯一修持正法度過時光,這是千古不變的緣起規律。所以,縱然是壽終正寢也是無比安樂。比如,有一位鉅賈外出做生意,待到需要銷售的貨物全已賣完,需要購買的金銀財寶、茶葉等等均已買好,即使今天返回也可以立即動身,因為該做的都已完事大吉了。同樣的道理,作為一名好的修行人該凈除的所有罪業全已清凈,該修持的三學之法均已真實修成,一切均已就緒,哪怕是即日死亡,後世的口糧也已準備得相當充足,隨時啟程上路都萬無一失,自己相續得以成熟,而且也具備饒益他眾的能力,因此別無他求,死也高興。一想到這些,臉上也不禁神采奕奕,在人前胸有成竹、直言不諱地說「我已經獲得了穩固道相」的言詞,而神態自若安然死去。啊拉拉,真奇哉!(對修行人能如此坦然面對死亡而發出驚嘆之語。)這正如著名的大善知識恰卡瓦所說:「已得滅我執竅訣,當下死亡亦無悔。」震古鑠今的至尊米拉日巴曾經說過:「我屢畏懼八無暇,觀修無常輪迴過,誠心皈依三寶尊,謹慎取捨業因果,修持方便菩提心,斷除習氣障礙道,一切顯現證如幻,今已不懼三惡趣。」正像尊者所說,任何一位好的修行人都是在今生的有限時間裡循序漸進修持出離心、菩提心、正見,到了彌留之際,已完全獲得了真修實證的境界,即便是親眼見到了三惡道,也全然不懼。

從上述的比較我們不難看出:世間人與修行人這兩者同樣需要親身經歷疾病、衰老以及死亡的過程,然而,在如何面對它們,以及是否對其構成危害方面卻有著天壤之別。

恭敬點取

有一分恭敬,即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即消十分罪。

佛法難聞,人身難得,您的每一次分享,就有可能多開悟一個眾生。

微信共修法台

每日積福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即可參與

往日回顧目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衰老 的精彩文章:

回春術(三)脾虛的衰老傷不起哇

TAG:衰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