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解讀世界史,歷史冷知識你知道多少呢?歡迎閱讀,分享
「八拜之交」指的是哪八拜?
管鮑之交(管仲和鮑叔牙)、知音之交(伯牙和鍾子期)、刎頸之交(廉頗和藺相如)、捨命之交(羊角哀和左伯桃)、膠漆之交(陳重和雷義)、雞黍之交(張劭和範式)、忘年之交(孔融和禰衡)、生死之交(劉備、關羽、張飛)。
「吃醋」這個典故是怎麼來的?
根據唐代張所的《朝野僉載》記載,唐朝宰相房玄齡的夫人好嫉妒,有一次唐太宗賜給房玄齡美女兩名,但房夫人不允。唐太宗便給了房夫人兩個選擇:一是領回美女,二是喝「毒酒」自殺。房夫人面無懼色,當場接過「毒酒」便一飲而盡。但其實所謂的「毒酒」不過是醋而已,於是便有了吃醋的典故。
宋版的《靜夜思》「床」其實是指「井上圍欄」
「床前明月光」里的「床」其實是指「井上圍欄」。古有「鄉井」之說,文學作品中也多將有井水的地方比作故鄉。宋版的《靜夜思》中寫作「牀前看月光」,其中的「牀」也有井上圍欄之意。
「葬禮」百姓為何舉債辦喪事
南宋時,民間辦喪事非常講究排場,「以儘力豐侈為孝,否則深自愧恨,為鄉里羞」,所以參加葬禮的往往多達幾百上千人。有田產的會賤賣田宅,而貧窮者往往舉債,以致辦完喪事很多人都會破產,終身困不能償。
「曾國藩」為證清白,當眾脫掉衣服
道光二十八年,38歲的曾國藩為證清白,當眾脫掉衣服,光著屁股走進銀庫清點現銀,這才查清了國庫虧空的真相。
「一日三餐」始於宋朝
我們現在的一日三餐開始於宋朝。在宋以前,老百姓一天只吃兩頓飯。到了宋朝,經濟繁榮,晚上也沒有了宵禁,所以才加了一頓晚飯。
唐朝時期已盛行「茶」道
唐朝人酷愛喝茶,愛到什麼程度呢?「窮日盡夜,累日不食由得,不得一日無茶也」,也就是說白天黑夜都在喝,可以幾天不吃飯,但不能一天不喝茶。
「衣冠禽獸」這個成語原本是個褒義詞。
因為明朝文官官服綉禽,武官官服繪獸,所以衣冠禽獸指代官員。到了明朝中後期,因為官員腐敗,欺壓百姓,「衣冠禽獸」開始有了貶義。到清朝時,「衣冠禽獸」完全貶義化,泛指外表衣帽整齊,行為卻如禽獸的人,比喻其道德敗壞。
男女在規定「年齡未嫁娶,要罰款」
.宋仁宗時期讓男子十五歲娶,女子十三歲嫁。明太祖時期規定男子十六歲娶,女子十四歲嫁,如果到了規定年紀的女子還未出嫁,是要罰款的。漢朝孝惠皇帝時,誰家有女兒十五歲以上到三十歲還沒嫁人,要罰款600錢,唐代男子二十歲以上,女孩十五歲以上還沒嫁娶,也是要罰款。
「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
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她老婆怎麼給他生的兒子?原來不是他正妻生的。
大禹治水的時候三年過家門而不入,但在台桑遇到了塗山氏,後來塗山氏為他生了一個小孩,就是夏代的創立者啟。
「廁籌」何用途?
古人上完廁所用啥擦屁股?早在西漢時我國就已開始了紙的製作,到東漢時期,蔡倫在前人基礎上發明了適合書寫的植物纖維紙(統稱麻紙)。雖然麻紙發明時間很早,但直到一千多年後的元朝,古人才開始用紙擦屁股,而在此之前,是用一種叫做「廁籌」的東西。廁籌是用木條或竹條製作而成的,北齊著名的奢靡皇帝高洋,上完廁所後要求丞相「使進廁籌」。可見,即使是皇帝也用的是廁籌。
「方孝孺」歷史上唯一一個被滅十族的人
方孝孺是明朝洪武、建文兩朝大臣,燕王朱棣靖難之役成功後,曾要求方孝孺為他起草繼位詔書,方孝孺不僅拒絕,還大罵朱棣,最終導致被誅殺十族,也就除父、母、妻等九族外,還有873名學生也被殺。
古代殺人為何要「秋後問斬」?
我國歷史上,有關「秋冬行刑」的記載,最早見於《左傳》。此後的漢、唐、宋、清等朝代也多規定刑殺要在秋冬進行。這主要是因為董仲舒創立的「天人感應說」認為:天有四時,王有四政,天意是「任德不任刑」,「先德而後刑」的,所以應當春夏行賞,秋冬行刑。如果違背天意,就會招致災異,受到上天的懲罰。從此,「秋冬行刑」遂被載入律令而制度化。


TAG:師識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