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箕子碑(三)

箕子碑(三)

箕子碑(三)

箕子碑(三)

圖片來源於網路

箕子在商、周之際紂王政治昏暗時佯裝瘋狂以避禍,武王伐紂代商建周,箕子又傳授治國大道《洪範》給武王。他忠貞又富於政治智慧,歷來受人稱道。柳宗元這篇文章則將箕子的經歷上升為「大人之道」的三個原則,指出他在改朝換代之際隱忍求全,準備將來協助武庚有所作為,最終延續了殷商祭祀,具有偉人品質。

【原文】

及天命既改,生人以正,乃出大法,用為聖師,周人得以序彝倫而立大典。故在書曰:「以箕子歸,作《洪範》。」法授聖也。及封朝鮮,推道訓俗,惟德無陋,惟人無遠,用廣殷祀,俾夷為華,化及民也。率是大道,藂於厥躬,天地變化,我得其正,其大人歟?

於虖!當其周時未至,殷祀未殄,比干已死,微子已去,向使紂惡未稔而自斃,武庚念亂以圖存,國無其人,誰與興理?是固人事之或然者也。然則先生隱忍而為此,其有志於斯乎?

【譯文】

待到殷朝滅亡,周朝代興,老百姓的生活納入正軌,箕子便拿出他的宏大法規,作為聖王的老師,而周人也才能藉此規範社會倫常,創立國家典章。所以《尚書》上說道:「箕子回到鎬京,作《洪範》篇。」這就是拿正法授予了聖王。再到箕子受封於朝鮮,在那裡推行王道,訓民化俗,崇尚德行而不問出身鄙陋,愛重人才而不論關係遠近,用以光大殷人的宗祀,使夷地變為華夏,這就是教化普及於萬民。這許多重大的原則,集中體現在他一人身上,天地間變化萬端,箕子獨得其正,難道還不算偉人嗎?

唉!當那周王朝尚未建立,殷王朝尚未滅亡,比干已死,微子離去,設使紂王的罪惡尚未滿盈即已死去,繼位的武庚憂慮禍患而謀求自存,這時國中若沒有這樣的人才,誰能輔助治理天下呢?這本來也是人事中可能會有的情況。那麼,先生肯隱忍去這樣做,是否對這個前景有所考慮期待呢?

摘編自:中華書局《古文觀止》

作者:【唐】柳宗元

編輯:王瑜琪

【往期精選】

箕子碑(一)

箕子碑(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粟文化 的精彩文章:

TAG:一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