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茫茫宇宙中,怎麼找到第二個地球?

在茫茫宇宙中,怎麼找到第二個地球?

在宇宙中的其他地方,有沒有像我們太陽系中這樣的行星,在圍繞著其他恆星運行呢?

這一答案直接同地球之外是否存在生命的問題相聯繫。

因為出現生命的最有可能的地方,是像地球一樣的行星,起著「宇宙培養皿」作用。

在這類地方能夠從原始物質中孵化出生命,併當其進化到更複雜的狀態時能夠得到滋養。

因此,尋找太陽系以外的行星世界應當是查明地外生命存在前景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毫無疑問,對太陽系以外其他行星世界性質的研究和發現,將會為有關恆星和行星誕生的過程提供許多意想不到的細節。

早在19世紀,便有天文學家聲稱發現日外行星。

1855年,在東印度公司馬德拉斯天文台工作的雅各發現蛇夫座雙星系統的軌道異常,懷疑當中有類似行星的物體。

1890年代,芝加哥大學聲稱發現一顆恆星的軌道出現異常,證明附近有一個公轉周期為36年的黑暗行星在吸引它。但另一些科學家隨即指出,這是由於恆星軌道極不穩定造成的。

由於太陽系以外的行星距離我們都很遙遠,體積很小,自身不發光。因而無法利用現有的光學望遠鏡,甚至最強大的哈勃太空望遠鏡,都不能直接觀察到它們。

最困難的是,由於它們距恆星很近,來自行星的微弱反射光完全被鄰近的恆星的光芒所淹沒了,根本無法識別。

這就如同對著明亮的探照燈光里尋找一隻螢火蟲。

不得已,科學家們只好採用其他一些天體測量方法來間接尋找行星的蹤影。


研究人員首先想到的是多普勒頻移法,這是天文學家們最熟悉的一種用來測量遙遠恆星距離的技術。

任一恆星向著或背離地球方向的運動都會引起星光的微小壓縮或擴張。

當光被壓縮時,它會變得稍微更藍。當光被擴張時,它又變得稍微更紅。這種現象稱為多普勒效應

當行星和恆星兩個天體圍繞其共同的質量中心運行時,行星的吸引會使恆星產生向著或背離地球方向的微小擺動。

當恆星受到行星的拉力向我們移動時,它的譜線移到更藍。

當恆星後退時,譜線則移到紅波長區,它的譜線移到更紅。

通過測量多普勒頻移,天文學家就能推斷出一顆或多顆行星的軌道和最小質量。目前只能用此方法發現質量為木星般大小或距恆星不太遠的行星。

多普勒頻移法是目前為止發現最多日外行星的方法。

1995年,瑞士日內瓦天文台的在飛馬座的恆星附近發現一顆質量大致與木星相同的行星,其軌道近於圓形。

這是人類第一次在太陽系以外的地方確切發現有行星存在。


當環繞的行星通過恆星前面,此時會阻擋恆星發出的一部分光亮,減小了恆星的亮度。

日食就是這樣一種現象,它是月亮經過太陽時,阻擋了太陽光亮形成的。

利用亮度的細微變化,可以判斷一顆恆星是否有行星環繞。

裝備有現代攝像機的小型望遠鏡可獲得0.1%的精度。

光度測量法可以使用較小的望遠鏡來發現給定尺寸的行星。

例如木星那麼大的行星使它的恆星變暗約1%。

那麼,在未來,能否找到宇宙中的第二個地球呢?各位看官有什麼觀點。

歡迎評論、轉發、收藏,關注「成長的小牛頓」,提供優質科學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成長的小牛頓 的精彩文章:

我們宇宙中的大部分,是這種東西

TAG:成長的小牛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