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開發者說:跳一跳小程序的回憶殺與野心故事

開發者說:跳一跳小程序的回憶殺與野心故事

開發者說:跳一跳小程序的回憶殺與野心故事

近日,許久未更的老道消息推了一篇《張小龍是我們的柯潔》,裡面提到了去年微信大會上發生的事情——現場的他緊張不知從何而來,不斷要靠扶耳來找回思路。巧合的是,我們發現今年的微信公開課上,龍哥的習慣依舊未改,不過開場白倒是不再強心寒暄說一些今天廣州天氣真好很高興來這裡開會的假大空,而是先躲在後台玩起跳一跳,一頓操作後帶著 900 分的成績上來和大伙兒開場作互動——今天你跳了沒?

張小龍強調自己是耳機沒帶好失誤了,還補充了句「其實我們是把它當成 demo 來做的,沒想到大家會上癮」,言下之意是龍哥認為這應該是一個教你放鬆的方式。人民群眾聽了這話只好繼續將之奉為產品之神,做習以為常的頂禮膜拜狀。 還是老道總結的好:用完即走張小龍已躋身於不知妻美劉強東、悔創阿里馬雲、普通家庭馬化騰之列,手握十億用戶的他當然說什麼都對。

能拿「玩一個小遊戲才是正經事」做發布會開場,這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的自信,而這恰恰也是微信難以複製的理由之一。帶著產品之神的光環,並非是一件輕鬆事。

雖然張小龍自己在發生會上講,很滿意小程序現在的節奏,但過去一年小程序四平八穩的表現和外界的超高期望值並不相匹配,半路殺出的小遊戲好歹算是給這批追隨者充了點信仰值,但它是否真的那麼回事呢?作為小程序的一個類別,它存在的意義僅限於教育市場?對於微信,它的商業價值究竟還有多少想像空間?帶著這些好奇,我們深入對話了幾位開發者(不是跳一跳的開發者),聽他們談了談他們心中小遊戲的這場所謂復興之戰。

風起青萍之末

資深開發者王岩和我們談起了他眼中小遊戲:「這次的跳一跳讓我想到了當年微信黑白飛機大戰。而且是真正可以實現用完即走的體驗,這次的小程序做到了。也許你至今難以忘記在微信 5.0 版本上線時,打飛機作為回憶殺霸佔了開屏界面,這次如出一轍的出場方式我們看到了跳一跳對童年經典遊戲的至今以及那些充滿趣味的彩蛋。」與此同時,開放的第一批 17 個小遊戲里,大多是棋牌和休閑消除類的遊戲,唯一一個競技類的遊戲還得算坦克大戰(同樣是回憶殺),它們共有的特性只有一個——在社交上的強關聯性。

「過去我們開黑,需要在微信群里發鏈接然後組隊跳轉到遊戲中,而小遊戲藉助小程序的力量後,就可以植入到聊天時的對話框,社交和遊戲的距離也就不存在了。並且還有不斷刷新的最新排行榜以及邀請好友觀戰的功能來滿足虛榮心和攀比心理。對於遊戲開發者來講,這是一個巨大的流量市場,同時它可以是跨平台的,無論你是安卓還是 iOS 都可以玩。」另一位程序高手郭小銘向動點科技這樣表示。「還有一點好處在於它作為遊戲是無需下載和更新的。這點類似於 Firefox OS 上的程序體驗。」王岩進一步補充道。

從外在的因素來說,小遊戲很好地掌握了用戶畫像或者說是這個時代的通用心理學——碎片化。得益於工具的進步,我們有限的注意力被無限豐富的數字世界不斷切割,小遊戲恰好具備了同時將碎片化信息與娛樂相結合的 DNA。「誰都可以見縫插針玩一下,結果誰都走不了。這一點洞察力任誰也無法不佩服被稱為產品之神的張小龍。」郭小銘說。

所以,儘管有人吐槽跳一跳在玩法上有《BOTTLE FLIP!》的影子,但得益於抓住人性的設計加上巨大流量入口的扶持,跳一跳成為了 2017 小程序最後一個,也是最大焦距的引爆點。這讓人想起了當年的支付大戰中,微信紅包之於微信支付的意義。

跳一跳之後,小遊戲的下一步棋怎麼著?

開發者說:跳一跳小程序的回憶殺與野心故事

「小遊戲存在的目標肯定是要掙錢的。」王岩直接了當地給出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一家遊戲公司的使命無非是流量和現金流。這點無論是在哪個開發平台都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而現在的微信基本沒有外部導流的能力,所以後者就成為了答案。但他也提出了自己的幾點擔憂:第一是現在虛擬支付受限,在 iOS 上的打賞就成為了問題,如何打通微信支付在做這件事尤為重要;第二微信能否做好平台的角色,制定出更好的分成政策一遍開發者更好從中獲利,或者是作為中立的第三方,把分發的事情讓別人來做。

郭小銘則坦言:小程序是在微信這個大平台上運行的,如果要產生一定價值,應該往互動方面去探索會走的比較好。因為本身有用戶基礎,分享方便。而時下的現狀是,不少小程序都只能算作公司當作門面擺設的地方,粗製濫造的程度就連 web 1.0 時代的網頁基礎功能也無法實現。不少公司與開發者都懷有一種錯過了微商與公眾號,不能再錯過小程序的急迫性在其中作祟,「還有那種專門幫別人把官網做成小程序,我看不出這裡面的意義在哪裡。」談到這點,郭不免對行業一批靠批量化生成小程序的第三方公司嗤之以鼻。從這個角度來說,對於龍哥說的「小程序的作用要像 app 可以實現的功能一樣」,開發者們可能還沒有完全領會其精神。而小遊戲的定位更為清晰,無疑對於開發目標的明確更具針對性。

上述提到的第三方公司當然不包括 Strikingly,他們去年開發的一款小程序就是將將樂高式的網頁搭建工具移植到了小程序之上從而進一步降低開發者的門檻,讓人人都成為產品經理開發屬於自己的 APP。

Strikingly CEO David Chen 的看法是,小遊戲的價值體現在培養用戶習慣 ,讓用戶知道小程序通過什麼地方可以開啟,這點上來說小遊戲是小程序一個優秀的載體。而從變現方面來看小程序是一項技術,很難一概而論,看開發者自己的選擇,遊戲會是一種新增的獨立類別。

談到小程序在微信生態扮演的角色,David Chen 從高屋建瓴的角度觀察得出結論:「小程序之於微信,就相當於 APP 之於蘋果,微信作為一個生態,要構建的微信的軟體服務體系和平台體系需要一個載體,這個角色發揮到極致就是 App Store,區別在於 APP 基於移動生態,小程序基於社交化。而微信獨有的紅利是微信支付,基於小程序研發的解決場景可以不斷被豐富化。底層架構上搭生態是可以發展的方向。這也是上線了作為微信的賦能商一直在做的事情,同時作為一個產品也是想要把小程序的門檻繼續降低釋放每一個人使用和發布小程序的能力。」

根據微信團隊現場公布的數據來看:過去的一年已經上線的小程序超過了 58 萬款,平均審核時間為 2 小時,開發者數量成果 100 萬,整體的 DAU1.7 億。想要成為下一個 appstore 並非毫無根據的臆想。

仍是孤島,小程序的未來是連接和開放?

相對於開放共享的互聯網,我們不免聯想到小程序更像是一個區域網,由於微信本身的封閉屬性決定了小程序的開放度只能是受限,雖然一些循序漸進的更新讓它在功能性上逐漸壯大,但相比手機移動端的開發任務而言它的自由度仍較為原始。Strikingly公司聯合創始人 David Chen 就認為:小程序目前比較大的限制在於沒有彼此之間的跳轉功能,這也相當於一個未開放的互聯網,每一個小程序都是一個孤島,許多功能性的使用場景難以發揮包括品牌壁化問題都會因此產生。此外小程序有一個巨大的流量入口還沒有開放,那就是朋友圈。這方面也有較多延展的想像空間——不過因為現階段小程序的質量並沒有標準化,所以微信把關該入口的策略也有此間的衡量。

過去的一年,小程序已經從克制的張小龍爸爸手裡「逃脫」出來,希望能夠在抵達用戶的捷徑中找到自身的存在感和關注度,從而吸引更多開發者來共同推動生態構建。2017 年這一年光從入口上分析,從支持模糊搜索到特別為每一個小程序設立專屬二維碼,這些「暗器」起到了方便傳播分享的作用,最後又是借著小遊戲的東風祭出了首頁下拉喚醒的「大殺器」(這點可以參考當年官方力推小視頻朋友圈時耍的手段)在打通自身之後便無處不是入口了。

資深開發者王岩向我們透露了他關注到的一個細節:十月份的開發工具更新頻率幾乎快趕上 MIUI(小米的 ROM 系統,憑藉及時響應用戶意見進行版本更迭聞名)每周一兩次的節奏。「因為按照一款產品的道理,出來這麼久之後還能保持頻繁的更新,說明背後開發者對它還是非常看好的。」王岩如是補充。對於下一步小程序還有那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王岩給出的關鍵詞同樣是 DEEPLINK。這個代碼開發領域的術語指的是 APP 之間的彼此跳轉聯通。

王岩認為,微信之所以在現階段如此保守,是在開放高級功能與隱私獲取對用戶打擾之間存在的一種微妙關係——「但如果首先開放某些高級許可權給那些關係戶,就像是當年微信招行服務號率先實現了刷卡提示,也是不妨在保守和開放之間做一點嘗試。」不斷延展小程序的邊界也是在挖掘小程序生態圈的無限潛力。這幾乎成為了開發者的共識。

雖然我們無從判定目前下拉小程序的「特殊效果」算不算限時推廣手段,但筆者認為這倒是可以作為一種手段,去評估這之後小程序成績單——試想如果哪一天更新完畢發現首頁下拉什麼也不會再有的時候,也許就是張小龍本人對這個一手打造的孩子心灰意冷之時。

但事實可能恰恰相反,跟隨上面這些基層開發者的講述,我們有理由相信小程序創業的特徵在 2018 年將會走向清晰。隨著小程序開發難度降低、技術服務成熟,全民小程序的下一波吃雞式高潮也許將會到來。關乎小程序的種種爭論也許會像是當年微信 3.0 的開機頁面上放出的邁克爾·傑克遜所言那樣,埋葬在風中:」 你說我是錯的, 那你最好證明你是對的.」

本文 開發者說:跳一跳小程序的回憶殺與野心故事來自動點科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動點科技 的精彩文章:

【視頻評測】挎著有座的平衡車兜風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TAG:動點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