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家長不是助教,家庭教育不是輔導作業

家長不是助教,家庭教育不是輔導作業

我熱愛學習,一直都覺得學習是一件有樂趣的事情。因此,很願意和別人交流學習上的心得、方法,也願意和父母探討如何幫助孩子愛上學習。

然而,現狀讓我越來越不是個滋味。我發現,有太多的家庭,孩子上了學後,親子關係就基本上取決於孩子的學習表現,父母的主要工作就是督促孩子學習,家庭教育的重心就是輔導作業。

這正常嗎?太不正常了!

先不說家庭教育,就說普適的教育概念,也不等同於教學。對教育是什麼,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描述。

美國教育家杜威說,教育即生活。

一代文豪魯迅說,教育是要立人。

中國教育學家陶行知說,教育是培養有行動能力、思考能力和創造力的人。

教育,就是有目的的影響人的身心發展。

即便在學校這樣專門從事教學工作的場合,也對教師強調要「教書育人」。很多感人至深的關於老師的電影,比如《死亡詩社》、《蒙娜麗莎的微笑》、《卡特教練》,之所以讓我們感動,就是因為老師在一個孩子成長、迷茫、探索的重要關頭,影響了他們的人生走向。

再回到家庭教育,我們來看看一個孩子會從家庭中獲得哪些影響。

從家人的關係中,孩子學著理解什麼是愛和被愛。

從家庭的日常討論中,孩子學習看問題的角度和思維方式。

從家庭的日常對話中,孩子學習人與人之間溝通方式。

從對大小事情的安排中,孩子學習什麼叫價值觀。

從家人的素質中,孩子學習什麼叫品質。

從父母的婚姻中,孩子學習到婚姻該是什麼樣,夫妻二人的相處模式是什麼。

從家人的情緒中,孩子學習如何對待自己和他人的情緒。

從家人的生活習慣中,孩子學習怎樣飲食怎樣作息。

從父母的生活狀態中,孩子學習去了解成年人該是什麼樣子。

從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中,孩子學習父母該怎樣教育孩子。

從父母的生活方式中,孩子學習對待生活的態度。

從父母的著裝和審美中,孩子學習什麼是美。

。。。。。。

為什麼心理諮詢中離不了對原生家庭的探討?因為一個人受到家庭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而越來越多的父母,忘記掉自己的言行舉止、家庭氛圍、思維方式對孩子的影響,隨隨便便的處理,漫不經心的對待。而唯獨在寫作業這件事上,打點起十二分的精神,兢兢業業、一絲不苟,眼裡揉不得一點沙子,甚至不惜「親媽秒變後媽」。難道這不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嗎?

有個媽媽告訴我,孩子上了小學後,她感覺孩子都不是自己的孩子了,兩個人的關係完全變了。也許,在孩子心中,媽媽也越來越不像原來的媽媽了。

父母有父母的職責,老師有老師的職責。家庭教育有家庭教育的重心,學校教育有學校教育的重心。家校需要配合,但應該各司其職,而不是重複干一樣的事情,讓某些重要的事情沒人做。如果父母不做父母該做的事情,把自己當成學校的編外人員,當成老師的助教,把家庭教育窄化為輔導作業,那誰來關注孩子的成長和品質?誰來關心孩子的情感和需求?誰來支持孩子尋找自我和幸福?

如果我是一個孩子,感覺到父母只關心我的學習,每天跟我談論的都是學習,一旦學不會、做錯題,父母就沖我發脾氣,那我可能最恨的就是學習。是學習這個可惡的東西,讓父母不再無條件的愛我,不再關心我,不再和顏悅色溫柔地對我,讓我的自身價值等同於學習成績。

新一代父母的受教育水平提高,是一把雙刃劍。有利的一面是可以給予孩子更多的引導和幫助,不利的一面可能就是帶來家長的自以為是。因為自己走出了一條成功的道路,就堅信孩子也只有走這條路才能成功;因為自己學習取得了不錯的結果,就覺得自己也很懂教學,不去理解孩子,把學不會的黑鍋全讓孩子來背;因為自己會做題,就把洪荒之力都使在輔導作業上;因為自己工作規劃能力比較強,就要求低齡的孩子提高效率,學會利用碎片時間,見不得孩子的時間有任何浪費。我經常覺得他們是要把自己三十多年學成的全部知識和技能,一身武藝,濃縮成一兩年傳授給孩子。

學習是道美味,也很有營養。然而,這麼個填鴨式猛塞,只會倒了胃口。

把家庭教育窄化為輔導作業,受損的可能不止是孩子。等到孩子18歲離開家,在我們腦海中留下的值得回味的記憶是什麼呢?我們有沒有和孩子海闊天空地談心聊天?有沒有和孩子溫情地一起讀一本書?有沒有在大自然中徜徉?有沒有一起做家務,烹飪美食?大概率,我們不會想起給孩子輔導的一篇篇作業。

更近的現實是,孩子到了青春期,不再聽從我們的安排。而在此之前,我們又一直無暇建設親子關係,甚至讓學習影響了親子關係。最終,只能眼睜睜看著孩子漸行漸遠,無話可說,失去了影響、教育孩子的可能性。這就是「雞血」父母多見於小學家庭的原因吧。這時候,還能擺布得動。

多麼希望父母能回歸到本來的角色中,好好生活,好好愛孩子,好好做自己。做到了這三點,孩子自然就會被賦能,去探索自己的興趣,去發展自己的力量。而不是感受到壓力,時時和父母較量,把僅有的一點力量用作了對抗。

父母們,解放自己,解放孩子,讓家像個家的樣子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蘇菲的成長課 的精彩文章:

TAG:蘇菲的成長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