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海市中心破舊老公房,被他爆改成240㎡私人獨棟別墅,竟然連樹都種進了家裡

上海市中心破舊老公房,被他爆改成240㎡私人獨棟別墅,竟然連樹都種進了家裡

上海市中心建國西路邊上,一個不起眼的老小區,冒出了一幢全白三層獨棟別墅。

現在要想在上海這種黃金地段買套花園小洋房,根本不可能。

設計師劉愷花了一年半時間,把這裡原先的三層破舊老公房爆改成了一對中產階級收入年輕夫妻的家。

所有花銷和在上海買一套公寓的錢差不多。

其實老排屋在上海市區並不少見。主要缺點就是:隔斷多,住戶也多,大家擠在一起生活。

採光差也是一大弊病。除了靠窗的房間能微弱照進一點陽光,樓梯、廚房、裡間卧室都成了暗室。

無論從空間布局還是光源考慮,老公房本身已經不太適宜居住。

GIF

經過改造,這裡卻變成了敞亮的獨棟別墅。

巨大落地玻璃窗,溫暖的黃色燈光,

借著夜色,照亮了附近的小街小巷。

完全逆襲了外來年輕打工者在魔都蝸居的現狀。

而這個設計的初心:

就是為了能讓家人更好的生活。

這一改造,引來了很多鄰里的圍觀。

建國西路這一帶,雖然處於上海市中心,舊里弄里卻還很常見這種老公房,也稱排屋。雖說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老花園洋房,但卻也承載了這座城市的回憶。

老房子里,忽然破殼而出一幢私人獨棟住宅,讓很多人都感到好奇。

劉愷爆改的這棟老房子,一下火了。

在這之前,從攝影棚電影辦公室的改造,到極橙齒科牙科診所,不管是哪個作品,「better design,better life」都是劉愷貫穿設計始終的理念。

所有空間承載的都是人的生活。而他自己也一直想有一個機會,通過改造一個房子,去做一家人的生活,給家一個可能性。

巧的是,2016年,好朋友 Alex 將建國西路的一棟1947年竣工的舊里弄排屋買了下來,正好遇到換房子,舊屋改造的問題。

面對一個已經有70年房齡的老公房,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怎樣將它改造的更適合人居住,一家人在裡面生活。

三層,240㎡,每層大約80㎡。

原先的房子會有很多隔間,住著四五戶人家,多少還帶點親屬關係。

設計的時候,花了4個月左右的時間,先把隔間打通,格局定下來:一樓用作院子、客廳、廚房和餐廳;二樓主要為儲藏室;三樓是一家人住的卧室。

這也是劉愷對城市中心老房屋改造的第一次嘗試。(草稿圖)

改造設計的時候,將老房子存在的主要問題一個個破除。

由於建築時間較早,房子的很多局部結構都已經老化。

牆上的爬山虎、紅漆的格子推窗,叫囂著流逝的時間。

改造前

首先將建築整體加固,統一每層的層高。

再將外表牆刷上白色漆,褪去老建築沉悶灰色的年代感。

遠看,屋子簡潔、乾淨、明亮的現代感和年輕人的生活需求相和諧。

改造後

改變老房子的採光問題,是整個設計中的重中之重。

原先用作隔斷空間的牆面,

讓家家戶戶分離開的同時,

也阻擋了光線在室內的貫穿。

最好的辦法:

將所有隔斷全部打通。

改造前的一層外觀

這樣獨立的單間變成大的開間,

創造出更大的空間。

光線可以直接從院子里覆蓋整個客廳。

往裡走,可以看見,客廳、廚房、餐廳全部都整合在了一起。

這樣不僅能讓室外的陽光穿透進來,也方便一家人在沒有隔斷的空間里,有更多的休息和交流。

巨大的整面落地窗取代了牆面和木門,

陽光可以肆無忌憚的灑滿每個角落。

有陽光的日子,

整個客廳變成了陽光房。

媽媽看書,孩子踢球,

每個人都可以在這裡做自己的事情。

客廳不再是功能性的地方,

開始變成家庭成員的活動場所,

也漸漸連接起了每個人的感情。

客廳和院子沒有了牆面的隔斷,玻璃的推拉門,讓一家人可以自由的進出。

光線、植物,室內、室外,模糊的場景界限讓空間和生活隨意切換。

院子內預留了一個樹洞,春天的時候種上樹木。

這顆樹,隨著孩子一起成長。一年四季,365天,十幾年後,孩子長大,還記得當時在這裡美好的生活場景。

院子頂部留了一個圓弧,陽光通過洞射進裡面,這也是設計的一部分。

樓梯和天窗也是影響光源的場合。

上海老排屋由於深度深,

樓梯狹窄,轉彎口窗子較小。

即使不下雨的時候,

過道也是陰沉沉一片。

原來的樓梯

設計的時候,將北側的樓梯全部拆除,

室內的鋼板樓梯穿孔以後,

陽光從天窗泄下來,

通過一個個小孔,一層層穿透。

同時樓梯圍繞著自然光和天井,

從一樓客廳開始循序而上。

整個家都圍繞著從天而泄的光延展。

原有的天井呈狹窄長方形,

從三樓到底樓,

越往下,光線越暗。

這樣導致一樓在冬天有陽光的日子,

都感覺到溫度低,陰冷。

設計師將這裡做了玻璃天窗,

從頂端到四周,

天窗的光可以通過玻璃無阻礙的照到每一層。

房子是一個容器,承載的是生活。better design,better life,除了空間格局和陽光,劉愷在設計中也會在每個細節里,引導一家人去更好的生活。

客廳進門左手側,就有一整塊的傢具牆。它也是「」生活牆「」。

每段時間主人要用到的生活物件都會擺放在這裡,但這些物品都會隨生活慢慢變化,同時又記錄著每天的生活。

設計只是提供一個可能性,最終還是要靠人去形成一個家。家人永遠是設計的中心。

一家人的孩子喜歡在樓梯上爬上爬下,就會對樓梯增加欄杆,防止孩子的意外摔倒。

從一樓通往三樓,都是通過這種樓梯。

孩子的書桌和床也利用設計連在一起,

不會太大的卧室空間,

這樣除了學習和睡覺,

孩子可以去院子里玩耍,

接觸更大的世界,

站在不同的緯度去思考和理解外界。

夫妻卧室保留建築原有的坡頂結構,

牆面用作隔斷,

衛生間、衣帽間和床統一在了一個空間里。

落地玻璃窗讓陽光直接曬進屋子裡每個角落。

不再像是生活在上海老巷弄里。

三樓幾乎都用作卧室

一家人住在一起,家居物品也會越來越多。

二樓設計用作儲藏室,

就掩藏在這些門背後。

不會有太多複雜的空間規劃,

光灑在灰白兩色的門壁上,乾淨溫暖。

每一處細節的設計,

都在生活和家人的需求中跳進跳出。

設計完後,劉愷偶爾還會去好友家做客。這次是從設計師的身份,轉換成客人。

走出門,無處安放的垃圾堆;隨時出現橫七豎八亂停的車。這幢三層獨棟別墅就這樣安靜的隱匿在繁華都市、老小區的一角。

我們生活、工作的城市,好像並不完美。但這些並不妨礙我們在這裡設計一個溫暖的家。

一座1947年的老排屋,見證了很多老上海人、外來漂泊打工者的來來往往。但這一刻,它好像重生了。

房子並不代表家,家永遠是屬於家人的地方。

在上海市中心有一套理想的房子,這一秒變得不再是不可思議的事情。鄰里都來圍觀,設計師們也來,埋頭就開始琢磨起自己家的改造。

夜幕降臨,屋內的燈光亮起,照亮了城市歸人的心。

設計給了生活寬容,

家人才是房子的靈魂。

感謝RIGI睿集設計接受我們的專訪

以及圖片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人一城 的精彩文章:

她跨越4000多公里就為了一口驚艷的「臭」,嘗過之後,連「棒!約翰」都被征服!

TAG:一人一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