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小說:鄰居鄰居(十七)

小說:鄰居鄰居(十七)

文/韓雪麗

【作者簡介】韓雪麗,石家莊人,熱愛詩歌,有作品發表在《現代詩歌》《詩歌網》《長江詩歌》等刊物。

小說:鄰居鄰居(十七)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鄰居------失望

大姑子問,你們能拿出多少錢,馬老師說兩千,這是我們全部的積蓄了。如果劉文靜花銷增加,他們也要借。

大姑子沉了臉,我還以為你們在外面上班,能多給點,沒想到,你們也這麼沒本事。

馬老師反問,我們都是普通工人,又沒當個官,又沒外財,哪裡有你說的本事,我們沒本事,也沒給親戚找麻煩。

大姑子臉紅了,想要說什麼,最後還是算了。

馬老師平靜了一下,你也不要找你兄弟了,他為你的事,愁白了頭,出去喝悶酒,頭痛連班上不了,還要扣工資。

你不心疼他,我還在意呢,我們家還指望他呢。

大姑子有些心疼兄弟,他好些了嗎。

馬老師嘆氣,他心事重,有事不和人說,悶在心裡,能好嗎。

大姑子低頭,她說,咱爸媽老宅的房子,要不賣了吧,就是這錢,你們就別要了。

馬老師跳了起來,你居然打這個主意,那三間老房子,用料多好,可也賣不了幾個錢,這樣折騰,太可惜。

大姑子說,我也沒辦法,總要為孩子拚一拚。

馬老師生氣了,你家孩子是孩子,別人家孩子也是孩子,而且你別忘了,那個房子你賣了不做數,你兄弟不會簽字的。

馬老師走到門邊,又轉過身來,大姐,我勸你一句,那出國的花費,不是這一筆,以後還有呢,以後的學費生活費,你怎麼辦,那是四年呢。說孩子自己打工,也要有合適的時間合適的活計才行。我勸你一句,還是讓他在國內上大學吧。有些事,你現在拚了,後面拚不起,總不能為了你家孩子出個國,把親朋都掏空了,連父母的老宅都賣了,有點孝心嗎。

馬老師重重的摔門而去,那兩千塊,她沒提,她心的話,這大姑子連老宅的主意都打了,憑什麼,那房子是他們家的,這成了賣他們的房子。

鄰居---老宅

馬老師越想越不對,她匆匆去了村長家。

馬老師和村長算是親戚,雖然不太近,但也能叫叔。

馬老師沒有空手去,在小賣部里買了煙酒。

一進院門,一口一個叔叔的叫著。

村長收了煙酒,讓媳婦泡茶。

馬老師先是問候了村長的身體,又關心了村長的兩個孩子幾句。

村長到是很客氣,問馬老師怎麼不年不節的回來了。

馬老師把大姑子的事說了,然後強調,那房子雖然沒辦手續,可是那是她家的,不能由大姑子買賣,大姑子嫁到了外地,戶口都遷了,她可沒權力。

村長點頭,大侄女,你放心,咱村的習俗你知道,閨女嫁了,就是外人,這房子是你們老劉家的,跟她沒關係,你放心,沒有大侄子的簽名不算數,而且那是你們夫妻共同財產,你不同意也不成。

馬老師千恩萬謝的離開了。

馬老師叮嚀自家姐姐,盯了這事,有事告訴她。

鄰居----憂心

馬老師請了兩天假,不是假期,不能再耽擱了,她憂心返回。

回了家,馬老師更不安了。她到家時,已經晚上了,劉師傅看她僕僕風塵的,忙讓她去洗臉,劉師傅把飯菜端上來,劉文靜還沒放學 。

馬老師三口兩口吃了飯。

馬上和劉師傅說了大姑子想賣公婆老房子的事,那老房子是十年前他們夫妻出錢翻新的,還在院子里接了水管。馬老師還在院子里種了桃樹。

平時都是讓自己的姐姐幫忙照看,有沒有漏雨,有時候開門通通風。

雖然一直沒住過,冬天太冷,夏天偶然回去,也是住在姐姐家。

劉師傅非常驚訝,他和妻子的戶口都不在村裡,村子裡和他們的聯繫就是老屋子。

他沒想到姐姐會這樣說。

劉師傅有些氣憤,有些傷心,他沒想到姐姐不念舊情,那個院子是他們一同長大的地方。

翻新的時候,馬老師說不住人,不用花太多功夫,可是劉師傅不肯,木料都是他選的,也是他請了十天假回去弄的。

劉師傅不會罵人,他點了一根煙,本來馬老師最討厭人吸煙,可現在情況特殊,也沒阻止。

劉師傅連抽了三根,馬老師怒了,你有完沒完,抽一根還不行,抽煙解決問題嗎,你思考出什麼了。

劉師傅掐了煙。

他說,不許賣。

馬老師說,這是你的決定,你姐聽你的嗎,要是考慮你的感受,就不會這樣。

你姐為了自己的孩子出國,就不考慮別人的死活,連父母的老宅都不留。

劉師傅沒阻止馬老師對自己姐姐語出不遜。

他低了頭,馬老師說,好了,我不和你費勁了,這事我處理就行,你寫個授權書給我,這事我全權處理,寫授權書,是馬老師一個同學的意思,同學是擔心,馬老師的大姑子會起訴,說那房子是父母的遺產,有她一半。

小說:鄰居鄰居(十七)

鄰居----授權

劉師傅說,用什麼授權書,那是我的房子。

馬老師只好說,你姐不是省油的燈,她這次在村裡幾家親戚那裡借錢不順,你想呀,她離開村子二十年了,和娘家走動不多,隔了這些年,又不在當地,她和人家借錢,誰借給她呀。

劉師傅點頭,當時姐姐說回村裡找親戚幫忙,他感覺就是這樣,姐姐離開那麼久,又在外地那麼遠,借了錢,誰放心呀。

現在馬老師肯定了這一層。

馬老師說,你姐不會罷休,她為了兒子已經瘋了。

所以沒準你姐會和我們打官司,說那房子是父母的,有她一半的繼承權。

劉師傅吃驚的睜大了眼睛,怎麼會,村裡的規定,她是出嫁女,那房子是我的。

而且那房子是咱們出錢重蓋的。

馬老師點頭,村裡是這樣的,可是你姐不會認的。所以現在你寫個授權書,我過兩天還要請假回去,看能不能把手續辦下來,辦到你名下。

劉師傅點頭,寫了授權書,他心裡想,他姐真的會和他打官司嗎。

鄰居----起訴

大姑子果然起訴了,馬老師找了原先的同學,現在縣法院工作,了解些情況。

馬老師一面辦理老房子的過戶事宜。

想走繼承的手續。

可是大姑子現在起訴,這繼承就困難了。

同學說,本來嗎,鄉俗如此,當時要是早點辦了,也就辦了。

可現在這個時機,還要是大姑子同意。

馬老師回村裡找人寫證明材料,證明老宅是重建過的,一切費用都是他們出的。馬老師感嘆當時沒留髮票,那時候圖省錢,都是託人買的材料,沒有開票。

現在只有人證了。

幸而鄰居們都寫了證詞,馬老師還找了村長,證明大姑子二十年前嫁離本村,遷出戶口,而公婆的照料和後事都是他們兩口子辦理的。

馬老師想,只要證明大姑子沒有對公婆的照料,就能剝奪大姑子的繼承權。

鄰居----變故

事情並不順利,馬老師也找了律師,大姑子也找了律師,大姑子拿出當年的憑據,證明她的彩禮錢給了家裡,算是對父母的孝順,那些錢,的確花在家裡了。

當時的彩禮錢是三千塊,不是小數目。

大姑子的律師解說,這說明大姑子是孝順了父母,因為離得遠,不能經常回來,可是她給錢也是一種照顧。

馬老師有些頭痛。

她不知如何處理。

她想了想,大姑子的目標是為了證明這房子有她一半,可是有了她一半,那一半也是自家,她想買賣自家不同意也達不成,只有一種可能,就是自家出錢買了她那一半。

馬老師頭痛。

她找人估價,人家說,估計一半的價格是四千。

馬老師猶豫著,她想了想,和自己的律師說,你和他們溝通一下市場價格,我大姑子是為了錢,不是為了房子,只要她同意房產過戶到我老公名下,我們出錢買了她的百分之五十繼承權。

但是馬老師說,這裡面的一點我要說明白,舊房是翻新過的,我們出了不少錢,就是法院判定,也不可能給她百分之五十,所以要是出錢,我們只能出三千,她同意就成交,不同意就等法院判定,但是法院判定是有時間的,讓她考慮吧。

小說:鄰居鄰居(十七)

鄰居----合解

律師去做工作了,馬老師先回了家。

她把意思和劉師傅說了,劉師傅同意給姐姐三千塊錢,其實劉師傅是同意四千的,可是想到姐姐這件事的做法,太傷人,就沒開口。

劉文靜也知道這事了,她很驚訝,對那個只見一面的姑姑,卻有些另眼相看。

她說,沒想到我姑姑還會使用法律的武器,爭取自己的權益。

馬老師說,你懂什麼,你姑姑是瘋了。

劉文靜勸母親,媽這麼想,當年的彩禮錢,確是花在家裡了,你別當作是我姑爭取房子,全當是我姑要回當年的彩禮錢,這樣心裡就舒服了。

劉師傅聽了,感覺舒服些,他說,其實,也該把彩禮錢給她,她一個人在外地不容易,她老公又沒了,一個女人養一個孩子不易。

馬老師一聽這父女兩的話,冷笑,到底你們有血緣關係呀。

劉文靜看母親生氣,又勸道,媽,這事不能全怪我姑母,她估計是走投無路了,不過,就算是四千塊錢,也解決不了問題,她在村子裡借不到錢,估計出國的費用不夠。

馬老師心想,走不了才好呢,有多大頭帶多大帽子,大姑子這是逞強呢。

大姑子同意了,但要求是三千五,如果是三千五,她就同意讓房子過戶。

馬老師點頭。

鄰居----寫信

馬老師出了三千五,心中不平,給大姑子的兒子寫了封信,信的地址還是從老公的抽屜里找到的。

馬老師說了大姑子借錢爭房的情形,信中的建議是希望這孩子不要把這麼大的壓力,加在母親身上。大姑子不容易,掙錢不容易,現在求人借錢,將來如何去還。你出國去了,你母親不知道多辛苦,聽說大姑子是年年到新疆摘棉花。

信發出去了,馬老師有些後悔。

她沒和劉師傅說。和劉文靜提了一句,劉文靜說,媽說的也有道理,表哥也是要考慮一下姑母的經濟情形,他一個人走了,還有後面幾年的學費生活費,他一個人打工肯定不夠,還要姑母去借錢嗎,也沒人有閑錢,借給別人呀,再說借了一次不還,哪有第二次。

不過劉文靜,還是說母親冒失了。

馬老師心想,那信最好在路上丟了吧,說起來那是人家的家務事,自己不必多事,她雖然惱大姑子這事辦得,可是看大姑子人那麼瘦,看上去比實際年紀老了七八歲,也有些不忍。

馬老師心裡明白,這次的事,和大姑子的往來不會多了,這房產爭下來,等於撕破了臉。

半個月後,馬老師收到了回信。

信是大姑子的兒子寫的,他說,他不知道母親借錢的事,母親說是去打工,他就信了,他已經說服了母親,在國內上大學。那三千五百塊錢,他現在沒有能力歸還,算是舅舅和舅媽借他上大學的費用,以後有錢了,他會還回來。

馬老師心中感嘆,這個孩子到懂事的,不過那三千五百塊錢,她也沒打算讓誰還了。

鄰居----複信

馬老師拿著信紙,到有些感慨,這個外甥到是懂事。

馬老師讓劉文靜看人家孩子的一手好字,她最喜歡寫字好的學生,她說,一個人的字是一個人的體面。

劉文靜雖然學了幾年書法,但字並沒有太大的長進,這一點很令馬老師不喜。

劉文靜一吐舌頭。

馬老師不生氣就好,為了大姑子的事,馬老師著實氣了一場,往老家跑了幾回,又找人又花錢,又請假,光這就折騰了幾百塊錢進去,這一次馬老師是傷了元氣,她說,是又失財,又氣得感冒上火。

馬老師一生氣,就嘮叨劉師傅,劉師傅也一肚子悶氣,可是發作不得,有時候馬老師嘮叨的多了,他就摔門而去,家裡的氣氛,很是緊張。

劉文靜勸母親,事情結束了,錢已經損失了,再氣病了不值當,過去就過去了。

馬老師說,你到心大,你也不想想,那房子,那存款都是你的,其實你大姑是和你爭呢。

劉文靜沒想那麼多,她也知道家裡的情形,大姑這一折騰,等於是把父母攢的錢,都弄了去。但是她心裡認為,那房子,也不能說和大姑沒關係。

看馬老師一臉的不悅,她沒什麼。

馬老師給外甥回信。

小說:鄰居鄰居(十七)

鄰居----鼓勵

馬老師鼓勵外甥好好學習,不要辜負母親的心愿,當媽的不容易,就盼著孩子好,母子相依為命,多體諒母親不容易,而且母親也上了歲數,不比年輕的時候了。

馬老師在信里,到是一副為人師表的模樣。

家裡的風波,算是平息了,只是偶然想起來,馬老師還會刺劉師傅幾句,真是好親戚呀。

劉師傅一律裝沒聽見。

劉文靜嘆息,都是錢鬧的。

劉文靜一直奇怪,為什麼西門從來不為錢發愁,馬老師說,李芬能掙錢,人家是業務,劉文靜想,原來做業務比在車間掙錢多呀。

被劉文靜羨慕的李芬,業務上還算順利,在姚強的幫助下,又得了一個大單子,這一次李芬吸取教訓,不那麼張揚了。她和科長說,她是副科長,先進讓別人當吧。

科長點頭,這個李芬總算有點長進了,天下好事,怎麼能讓她一個人得了。

李芬把借親戚的錢還了,總算舒了口氣,想想這一切,都是為了宋芙蓉,宋芙蓉的成績,讓她笑不起來了。

宋芙蓉的數學成績,連格都沒及。

班主任到是挺和氣,宋芙蓉畢竟拿了幾次唱歌的獎狀,平時嘴也甜,對班主任很奉承,她只是有些憂心,這樣的成績,怕是過不了文化課。

鄰居----感覺

李芬感覺現在脾氣好多了,擱以前,早回家教訓女兒了,她真不知道宋芙蓉天天幹什麼呢,數學學習班上著,還弄成這樣,想想為這個孩子多花了多少錢。

李芬和宋主任抱怨,宋主任也感到問題嚴重,重讀不是好計劃,好多孩子重讀進步不明寫,前樓的那個孩子,就是復讀了兩次,成績和第一次沒什麼區別,最後一次,還低了十分。

宋主任說,你和馬老師說說,她畢竟是老師,看有什麼辦法嗎。

李芬明白這事和張蘭沒共同語言,人家田然的成績就是一中的驕傲。

李芬去和馬老師訴苦,馬老師想想,你帶她去縣一中看看,那裡升學率挺高,是軍事化管理,一月只給一天假。

李芬馬上明白了,宋芙蓉怕苦,縣裡中學的條件,當然比不得市裡,而且天天出操,晚上還有晚自習,據說食堂的飯菜也一般,說是不能嬌慣孩子們。

李芬帶了宋芙蓉去縣一中,和她講了,如果高考失利,就在這裡補習,升學率極高,但是讓她吃了一頓午飯,宋芙蓉苦了臉,沒油沒鹽的感覺,讓她難以下咽。

李芬看她的表情,就勸她,你好歹用點心,誰也不願意讓你復讀,你吃苦,我也心疼,可是你的數學怎麼學的。

鄰居----認真

宋芙蓉終於開始抓緊學習了。

李芬給宋芙蓉安排的數學課外學習是一對一的講課。

李芬和老師先交流過,抓緊基礎,只要宋芙蓉能及格就行。

李芬和宋主任嘆氣,這個孩子,真讓人操心。

她和宋主任算宋芙蓉的花銷,音樂班要上,數學要補,吃有營養的食物,衣服還要季季有新衣,這個孩子一個人的花銷,就比他們夫妻的基本工資還高。

她本想,放鬆做業務的節奏,現在老出差,也感覺累,可是看看女兒的帳單,還是咬呀堅持兩年吧,起碼讓她上了大學。

宋主任心裡明白,其實這個家的大部分支出都是媳婦掙的,尤其是為了芙蓉上一中高中花的贊助費,他有些慚愧。可是他的工作,吃的好有專車,可是就是錢少。

宋主任只好說,辛苦你了,我這的錢,都是有數的。雖然煙酒不缺吧,可是獎金不多。

李芬到沒嫌棄的意思,她馬上說,都是為了這個家,要不是人家給你面子,我們科長也不會那麼支持我的業務。

宋主任這才心裡平衡些。

鄰居----奮鬥

李芬感覺芙蓉太孩子氣,沒有一點長遠打算,那時候感覺她天真可愛,想在想想,這孩子太幼稚。

她很是奇怪,這個孩子,既沒有父親的精明圓滑,也沒有自己的吃苦耐勞,好似父母的優點都沒有遺傳,唯一的一點天份是嗓子好。

她和老公抱怨,宋主任卻很樂觀,他的說法是孩子小,一直在學校這個單純的環境里,難免天真單純,這是優點,以後經歷多了,自然會成長。

李芬只能藉此安慰自己。

李芬還是決定再抓業務,看看能不能再有個大單子。

今年科里新進了三個大學生,李芬現在明白,老員工不好招惹,還是從新人下手吧。

她和科長商量,主要帶帶這三個新人,看能不能培養一個業務尖子。

科長雙手贊成,科長感覺現在這樣挺好,李芬忙著業務,這樣業務科能完成廠里的任務,自己這個科長也做得穩當,李芬經常出差,也讓他輕鬆,李芬這個人事太多,一會嫌這個懶惰,一個嫌那個不像業務員。

新人新氣象,他們到是接受了李芬的理念,業務員就要勤快,多跑客戶,李芬原來出差,不願意和同事做伴,也是防著一手,現在這幾個新人,前半年沒有任務考核,也沒有業績要求,所以他們也沒有提成。

鄰居----出差

李芬給三個新人做了半個月的培訓,先挑了最精明最有眼力價的張濤,和自己一起出差,看看小夥子,有沒有潛力,還是只會耍嘴皮子。

張濤非常珍惜這機會,留下的兩個新人,讓他們去車間轉轉,熟悉一下企業的產品。張濤來自一個小鎮,人很機靈,在學校里就是學生會的,和老師的關係極好。

購買車票,上了火車去打開水,一路上,非常的勤快,讓李芬終於找到了些當領導的感覺。

張濤下了車,拿著兩個人的行李,讓李芬走在前面,一口一個領導的叫著,李芬想起宋主任的叮嚀,要低調,就說,別領導領導了,就叫姐吧。

張濤馬上改了稱呼。

這一次出差半個月,跑了大半個城市,相關的廠家,都送了說明書和樣品。有兩家是有熟人介紹的,有一個是姚強介紹的。

二人辦完了業務準備離開,李芬接到姚強的電話,他也到這個城市辦事,說一起吃飯吧。李芬心中一動,馬上說,這次不巧,她已經在車站了,火車馬上就開了。

張濤有些奇怪。

李芬讓張濤馬上買車票,既然說走了,還是真的走吧,原先想在這裡玩兩天,現在提前返程了。

小說:鄰居鄰居(十七)

(圖片來自於網路)

點贊和分享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

投稿郵箱:125926681@qq.com

顧問:朱鷹、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楊玲、大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作家薈 的精彩文章:

散文:流年裡的聽書歲月(外二篇)

TAG:作家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