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想抱抱你,趁還來得及

我想抱抱你,趁還來得及

作者 / 小日耳耳

十幾年前,有一部韓國電影叫《八月照相館》,說的是一個即將離世的男子溫暖而美麗的故事。如溪流般緩緩流淌的電影畫面里,飽含著親情、友情、愛情,也訴說著生命與世界的關聯、牽絆與眷戀,幾度讓我看得情難自控、潸然淚下。

在這當中,最打動我的畫面並不是愛情,而是親情。

父親喜歡反覆看一部母親還在世時一起觀看的電影,兒子一遍又一遍地教父親操作影碟機,可無論怎麼教父親總是弄錯,兒子終於失去耐性、大發雷霆。

那一刻兒子的反應我想除了是生氣父親的「笨」,更多的是對未來的擔心:自己即將離世,垂垂老矣的父親誰來陪伴和照顧?誰來為他播放他想看的電影呢?

他唯一能做的只是:

陪父親一起去買魚、做飯,誇讚父親做的魚湯無人能及;

默默地坐到桌前,仔細地將影碟機的播放步驟記下留給父親;

把枕頭搬到父親旁邊和他蓋同一床被子,靜靜地看著父親熟睡的臉。

沒有任何華麗的言語,也沒有一個深情的擁抱,甚至沒有一場正式的告別,有的只是那份靜默卻不舍的相守與相伴。

「我多想在有生之年再為你做點什麼?多想再陪你久一點啊!」那一刻,我聽到:故事內外人們完全同步的心聲。

一位朋友告訴我:他是在母親過世後,才真正長大的。

二十年前,他跟隨母親去到美國,異國他鄉的生活讓他變得獨立的同時,也拉遠了他與母親的距離。以至於母親被查出癌症晚期後的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他都在懊惱:自己已許久沒有陪母親好好說過話,更未關心過母親的健康狀況。

他想彌補,想挽回,恨不能將餘生想盡的孝心一次傾注。於是,在母親呆在重症監護室里的那一個月里,他寸步不離、形影相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挽救母親的生命。

然而,他最終明了:一切為時已晚。

因為彌留之際的母親動不了也吃不下,全身插滿了管子,縱使她有再多未了的心愿,縱使他使出渾身解數,那些虧欠母親的關心與陪伴如同已被判死期的生命一樣,再也無力回天了。

「父母是隔在兒女與死亡之間的帘子,他們在時擋住了死亡,我們沒有感受,唯有等他們過世了,我們才有機會直面死亡,死亡才變得不再抽象。」

馬爾克斯早為我們揭示了一個殘忍的真相:生命的歷練與輪迴要通過父母的死亡才能讓兒女頓悟。

而龍應台則將父母比喻成兒女熟視無睹、住慣了的舊房子。舊房子為我們遮風擋雨,給我們溫暖和安全,但我們不會和房子去說話、去溝通,去體貼它、討好它。甚至搬傢具時碰壞一個牆角,我們也不會說`對不起'」。

這兩個比喻都真實得讓人心塞。

的確,我們往往在看到「九旬老太被兒子兒媳關豬圈數年」氣得想揍人,也為「鄰居老爺爺死在家中數日無人知曉」偷偷抹淚;能將孝心故事如數家珍,也完全懂得「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道理。

可我們還是:常常會以忙為借口忘記給父母捎去一聲問候,流連於各種應酬卻沒時間陪父母吃頓飯,對著手機一天都不嫌煩卻跟父母三句都聊不下去,甚至還有老母赴美探兒,只因兒子出國十年都沒回過一次家。

然而,這一次,我真的很想推翻龍應台的比喻,顛覆馬爾克斯的論點:不要等到看盡生命的「空於無」之後再回首眷顧那棟舊房子,也不要在父母離開我們之後再頓悟孝道的真諦,而是在父母的生命盡頭來臨之前,作一次他們的帘子,為他們遮風擋雨,陪他們共享天倫,哪怕抵擋不住死亡,也儘可能地陪他們久一點再久一點。

記得幾年前的那個冬夜,我被父親的一通電話驚醒。那是他第一次主動開口讓我開車去接他,因為他半夜上廁所突感右腳麻木,加之自己有高血壓,所以怕是中風。結果到了醫院,果真是中風。還好那天晚上,我手機剛好忘記關機,而父親判斷準確、送症及時,他的病情才得以控制沒有惡化。

而自那以後,母親悄悄地告訴我,因為擔心再次中風,父親每天定時吃藥、合理飲食還堅持鍛煉身體,生怕再次中風造成偏癱,不僅不能幫我帶孩子、還會成為我的負擔與累贅。

我悄悄地擦去眼淚,從那之後,手機在夜晚再不關機。

多年以後的現在,我依然記得那個冬夜。樓道的微光下、蕭瑟的寒風裡,父親牽著我的手緩緩地一步一步挪下樓梯,他蒼老的手緊攥著我的手,膽怯又小心的樣子像極了一個蹣跚學步的孩子。

那個時侯,我們好像互換了角色一般,他變成了兒時的我,而我成為了他。他是我放在手心裡的寶,而我是永不背棄他的依靠和溫暖。

我當時只有一個想法:如果可以,如果時間還夠,我要牽著他的手,像他牽著兒時的我一樣,去吃他愛吃的食物,看他愛看的風景,讀他想讀的書,走他想走的路,做遍所有此生他想做卻還未來得及做的事。

像他愛我如同愛自己生命一樣去愛他。

那樣的時光,一輩子,我都不嫌長。

圖片《八月照相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花邊閱讀 的精彩文章:

豆瓣9.0,媽媽看完就不逼婚了

TAG:花邊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