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臉書開始踩剎車:從連接一切到斷舍離 少刷圈少點贊你才有前途

臉書開始踩剎車:從連接一切到斷舍離 少刷圈少點贊你才有前途



跨入2018,幾乎所有企業或者個人的新年願景/規劃都該是因循舊例的擴張和進步。因為思維定勢讓我們年復一年的認為「更大」才是「更好」的「更強」的。



真的嗎?




擁有20億用戶的臉書Facebook,新年的發展戰略是:降低用戶使用頻率、降低自己掙錢速度。扎克伯格對此的一句話概括是:




「我期望人們花在FACEBOOK上的時間和參與度會下降。」



上周,Facebook宣布了這一新年計劃的具體細節,簡單來說就是:減少人們刷臉書的時間,把有效時間用在加強那些更有意義的互動上;減少新聞推送和廣告,把用戶從瀑布流淹沒的碎片化閱讀中解救出來。




扎克伯格在自己的臉書上表示:當我們開始執行這個計劃時,

用戶會更少看到媒體內容,比如企業,品牌和媒體的推送。

有被推送的媒體內容都會遵循一個統一的標準:它們鼓勵人們之間更有意義的互動。





我想說明白的事情是:通過做出這些改變,

我希望人們花在Facebook上的時間和參與度會下降。

但是我同時希望人們花在Facebook上的時間會更有價值。如果我們做對了,我相信這能讓我們的社交平台和我們的事業都更長遠。




更有意義的互動




這句話的意思是確保用戶在刷臉書的時候感到高興。比如大家看到好友發布的個人信息的照片,會比看到大家刷屏關於俄羅斯干涉美國大選的新聞調查更開心。而且針對好友關於自家寶寶、萌寵或者其他關於美食、娛樂的照片,會產生更多的交流和互動。事實上,早前的Facebook,重點就是在朋友之間的交流上,用一個比喻來解釋的話就是,

臉書上的體驗應該像是在小區的小賣部里遇見鄰居,大家隨便聊幾句,而不是一上臉書就感覺自己爬上了「美國民主的支柱」。




在這個標準衡量下,那些能讓大家願意發表大量評論和分享的帖子被認為是有意義的。Facebook的研究人員認為,當人們在帖子里有評論的慾望時,對登陸社交網路的體驗是好的,自我感覺也是正向的。




巨大變革總是始於自身的反省




Facebook的研究人員還發現,在2017年,刷臉書讓用戶更抑鬱。關於使用臉書給用戶帶來負面影響的指責不僅僅來自記者和評論家,就連臉書自己的高管都撰文對此表示遺憾。去年年底,Facebook的調研總監David Ginsberg,以及研究學者Moira Burke共同撰文發表了一篇名為《難題:刷圈是否對我們有害?》的文章(Hard Questions: Is Spending Time on Social Media Bad for Us?)。




這是一篇非常值得推薦的文章。在文章中,兩位學者根據調研結果和試驗引證,總結出社交平台給人們帶來的積極的和負面的作用。其中好的方面是保持積極與人交往的能力。而壞的方面似乎更多也更複雜:




社交媒體的負面




總的來說,

當人們花費大量的時間消耗信息——閱讀而不是與人互動 ——之後他們感覺更糟糕。

在一個實驗中,密歇根大學做了一項試驗:兩組隨機分配任務的學生在臉書上執行不同的行為:其中一組被要求刷10鐘的圈,另一組則在臉書上與好友聊天。結果是刷圈的那組明顯情緒更糟糕。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和耶魯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在一項調查中,

那些打開文章次數是他人四倍的用戶,或者點贊次數比別人多兩倍的人,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比一般人更差。

雖然原因尚不清楚,研究人員推測,在線閱讀可能會導致負面的社會比較——甚至可能比根本不上網的人更嚴重,因為人們在社交網站上發布的內容往往都是精心修飾和充滿虛假讚美的(可想而知長期處心積慮怎麼可能有健康心理和愉快心情)。另一個理論是,互聯網讓人們遠離真實的社會參與感。




通過與其他研究機構和科學家的聯合研究,其中包括對臉書、YouTube,在線音樂和在線視頻遊戲等社交平台用戶的調查,簡而言之:在以Facebook為代表的社交網站上,

跟朋友私聊和看更多來自好友的個人信息分享,對心理的影響大多是正面的,而整天看媒體、大號或者廣告刷屏,以及總是去點贊或者等著被點贊,都會帶來負面心理。




兩位學者在這篇文章中給出了針對Facebook的諸多建議




首先就是提升新聞推送的質量,要對臉書的「News Feed」進行多項更改,以提供更多有意義的互動機會,

減少低質量內容的被動消費——即使短期內會降低一些互動指標,即使這些鏈接的打開率和轉發率都很高,臉書也會降低標題黨和虛假信息的打開率。




優化排名,用戶最關心的好友的帖子更有可能出現在Feed的頂部,因為這是用戶在調查中告訴臉書他們想看到的內容。同樣,優化的排名也促進了個人信息的發布。研究人員還重新設計了評論功能,以促進更好的交流。



針對臉書的重大改革,研究人員還提出了包括選擇「拉黑30天」好友或者群組的功能——在永遠拉黑之前選擇一個過渡期。自殺預防工具可以讓情緒崩潰的人及時得到幫助。甚至設置了一個「幫助度過分手後低落情緒的工具」(Take a Break),讓前任們避開或者有選擇地看到對方狀態。




被媒體內容淹沒的Facebook





根據Newswhip的數據,出版商分享的消息要遠遠多於普通個人用戶。福克斯新聞在去年12月份發布的消息超過了49,000次。用戶簡直被淹沒了。雖然在2015年和2016年,Facebook都連續兩年在限制了出版商的信息推送,以至於偶爾都會有好友的個人推送在刷圈時顯現出來——真是莫大的諷刺啊。一個原本建立在好友社交上的產品,最終發展成為要保證用戶看到好友個人信息,都是一件需要平台大動干戈的舉措。




2017年,更是Facebook很受傷的一年。被虛假新聞困擾、俄羅斯干預2016年總統選舉、以及研究表明該平台助長了用戶的抑鬱症……




這一切都促使扎克伯格決心展開這場顛覆性的改變:在2018年修復臉書而不是繼續發展和擴張:





在接下來的一年裡,我們將開始花更少的時間在Facebook上。

那些習慣在Facebook上刷新聞的用戶會發現信息推送減少、人們能看到的視頻更少、能看到的廣告也會更少。

從理論上講,Facebook將會減少我們的收入,或者至少減少我們掙錢的速度。




這一切或許意味著扎克伯格終於意識到一些嚴重的事情,如果還不果斷下決心「斷舍離」的話,臉書的未來究竟會是怎樣?扎克伯格就臉書變革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表示:他決心確保自己的女兒們將來對Facebook的認知是:對這個世界是有好處的。




互聯網世界開始縮減的信號





Facebook正如它的創始人一樣,是一個一直被無情的雄心所定義的公司。因此,當扎克伯格作出減少用戶使用頻率、降低自己掙錢和擴張速度的新年規劃時,整個「能夠使用臉書的世界」都是震驚的。




在此之前,扎克伯格不僅僅是要「連接一切」,同時更希望Facebook能讓網民自由發聲,廣泛收集各方信息和觀點,最終成為民主世界的中流砥柱。現在,這個堪稱顛覆性的「新年願景」,首先針對的最大的目標是出版社、廣告商等公共媒體機構。因為從調研結果和數據看,被新聞和廣告瀑布流淹沒,是造成用戶負面體驗最主要的原因。




但是這裡仍然有一個疑問不得不指出:

減少這些信息瀑布就能增加用戶互動?就能讓Facebook成為一個令人快樂的地方嗎?




Facebook旗下的WhatsApp沒有新聞,但虛假新聞和廣告仍然猖獗。這意味著Facebook將面臨持續的壓力,不僅要解決臉書自身的問題,同時也要解決旗下所有平台的問題。而把新聞和好友信息從信息瀑布流中分離,也並不一定會使它們更精準,更有生產力,甚至令用戶感覺更正向更「有意義」。說不定還有可能讓一個已經感覺很糟的社交平台更糟糕。




事實上,在Facebook目前世界第一大社交平台的體量下,這個新的戰略規劃對其業務並不會帶來很大影響。難不成你還有比Facebook更好的選擇?相反,優選後更具互動的內容才有可能帶來更高的商業價值,會讓Facebook的業務更優質。同時,這一舉措因為降低了Facebook出版商和廣告商的露出,也會反過來提升紙媒的業務。




然而這都不是大家最關注的事情。這件事最深刻的意義在於:一家目前只能不斷擴張的互聯網公司,開始踩了剎車。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扎克伯格在長達十年的「連接一切」之後,不會是因為真的想要過「小而美」的生活。這個一向先知先覺智慧過人的年輕人,

究竟發現了什麼?以助Facebook能夠以放緩增長、降低用戶活躍度和使用頻次,來獲得更大和更長遠的價值?




後記





互聯網的好處之一是,即使我們絕大多數人用不了臉書,也不妨礙很多所謂的創新去模仿和山寨臉書的產品。於是我們徹頭徹尾地「享受」著社交平台帶來的所有便利和負面影響。正在朋友圈刷屏「微信公開課」的微信,就比臉書更好用。




然而負面影響卻是一樣的:朋友圈裡真正源於互動動機的好友個人信息越來越少。大家苦心孤詣地秀自拍和地理位置,謹慎地轉發鏈接表達觀點或者昭然若揭地指向給老闆、同事、客戶看。然後斟酌著給誰點贊或者計算著誰給自己點過贊。但其實這些轉發里絕大多數都是虛假信息和廣告。越是被刷屏的事件你越不敢發表自己真實的想法——你敢說真話就會遭遇網路暴力。還沒提到原來當成好友添加的人紛紛「變身」海淘和微店,不分晝夜用商品廣告刷屏你。




只剩下那些隨手即發的真實生活場景簡直成為稀有信息。讓我們罕見地體會到真實世界的親切和善意。這一切的結果就是我們越來越抑鬱,越來越不開心。把自己原本應該投放在真實世界的時間都用於收穫更負面的心理——雖然這是一個不知不覺緩慢發生的過程。留心一下就會發現,那些不經常刷圈或者根本不開朋友圈的人,反而都在全心全意地工作、健身、享受美食和一切值得關注的事情。

他們在忙著過好日子沒功夫刷圈顯擺。




現在扎克伯格決定終結和改變這個局面。政治上的高瞻遠矚也好,真正看到互聯網的下一個發展趨勢也好,總之上述一切負面影響都是必須要消除的。




從這個角度說,你當然可以選擇繼續刷圈繼續抑鬱,但總有人開始放下手機,開始觀察更真實和遼遠的世界,同時開始警覺和思考。比如正在斷舍離的臉書,還會繼續投入自己至今尚未做起來的「VR社交」和「360度視頻」大業嗎?




相關閱讀:


Facebook徹底甩掉了360相機     社交分享全景照片也沒什麼戲了


扎克伯格描繪的VR未來很好   而行業卻困在糟透了的現實中




[

IN2原創資訊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N2沉浸娛樂 的精彩文章:

【專訪】聖丹斯2018:導演周逸夫和數字王國作品《微觀巨獸》

TAG:IN2沉浸娛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