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惡為善從哪裡入手?
隨便聊個看法:
一切高級宗教的入門檻是四個字:止惡為善。
一切高級宗教的在世間的落腳點也是這四個字:止惡為善。
先說止惡。
說止惡,就要談戒。
戒有五花八門,因為出家人環境單純,戒相森嚴細微;而在俗世混的人環境複雜,戒相就無法要求的特別具體。所以對於不同處境的人,戒的要求就不同,因此戒的表相也大不相同。
但持戒總歸於兩個字:心戒。
凡是在心念上有了貪嗔痴慢疑,就是破戒,就是作惡。
具體的持戒,南狗子沒怎麼持過,談不好,談不了。
所以不談貪嗔痴慢,談這個「疑」字。
疑是根本戒。
疑,是疑什麼?
懷疑「善於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懷疑第一義,懷疑佛性,懷疑萬法皆由心生。
一旦於此處生疑,貪嗔痴慢隨即而生,而蔓延,殺盜淫妄語惡口兩舌綺語貪心嗔恨愚痴如影隨形。
持戒,持的就是這個善於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再說為善。
怎麼為善?
最具明顯善行特徵的,自然是扶弱濟貧,飢者給予食物,寒者給予衣服,病者給予湯藥等等。
可是這個世界是如此的複雜,因緣是如此的繁複,扶弱濟貧未必真正幫助了對方,結出的未必是善果。
更何況諸法空相,本全是佛性的化現,本無人我眾生相,一有「救度」之感,就是作意,就是在玩弄念頭,就是我執,就是在玩弄身、口、意,就是在糾纏因緣。
所以,什麼是根本的為善?
是明心見性,是身心清凈。
一個人,明悟根本,一團清靜,就這麼在這裡,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就是度人,就是為善。
因為眾生都能從ta身上覺察到清靜,覺察到能量,覺察到智慧,有所契入。
至於善行,只是隨轉因緣。
反之,我們如果一身煩惱,就是作惡。
因為眾生都能從ta身上覺察到煩惱,覺察到能量,覺察到愚痴,有所染侵。
總結起來,還是落實到一句話:善於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這個就是最根本的止惡,也是最根本的為善。
這是我們止惡為善的落腳點,參考物。


TAG:睡前喝半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