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幸福家庭教育:智慧父母的親子教育秘籍

幸福家庭教育:智慧父母的親子教育秘籍

【責編導語】

在家庭子女教育中,您是不是常遇見這樣的問題或困惑?

找不到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很無奈、迷茫又焦急;

不知道該怎樣去影響和培養自己的孩子?

給孩子講道理,孩子不願意聽;

孩子沒學習動力,作業敷衍了事;

孩子迷戀網路、愛玩遊戲;

孩子喜歡頂嘴、不願意與家長溝通;

為了孩子的學習,方法用盡也沒效果;

感覺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很失敗、也很失望;

如何才能培養一個幸福、快樂又成功的孩子?

幸福家庭:事業有成、教子有方

近十年,每年我都會與數百名在職學員及其子女交流,這些來訪者中,近六成以上都有家庭問題:一是夫妻問題(親密關係);二是孩子問題(親子關係)。

這些學員中,有些已進入「更年期」,身旁有個「青春期的小刺蝟」,家裡經常是雞犬不寧;有些發現自己事業有成了,也發現家庭和孩子教育出現問題了;許多學員忙著工作、忙著事業,把孩子扔到學校,交給老師,什麼都不管。甚至認為:孩子的好與壞是老師的問題。無論多好的學校和老師,在孩子心中,父母的位置永遠替代不了。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只是老師的事,更是做父母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業!

李嘉誠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事業上再大的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

職場人的生活狀態是這樣的:右手推開職場大門,左手推開家庭大門。在職場,「崗前培訓」是入職新人的必修課,除了具備專業知識,還要了解入職單位的現狀、制度、企業文化和工作流程。

職業資格更是如此。學開車,要拿到駕駛證,才能上路開車;學法律,要拿到律師證,才能入職做律師;各個行業的不同工種都是經歷了學習、準備和訓練的過程,才能上崗就職。

相愛領證的男女,牽手踏進婚禮殿堂時,大多數的男女都沒學過愛情心理學和發展心理學,不懂兒童心理,更沒有育兒經驗。

家庭是愛的港灣,也是孩子成長的搖籃,相愛的夫妻在組建家庭之後,開始生兒育女繁衍生命。許多夫妻是在沒準備、沒學習、沒訓練的情況下,倉促上場做了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這些無證上崗的老師(父母)成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生命教育:生育、養育、教育

生命教育經歷生育、養育和教育三個過程。馬克思說過:「家長的行業就是教育子女。」

家長是家庭教育的實施者, 家長如何在這個「行業」里做得出色,如何構建幸福家庭教育,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教育的藝術, 「教子有方」不是無師自通或道聽途說就能做好的, 需要父母「培訓上崗」。

父母之道,養不教,父之過。親子教育的失敗,源於家長無知,還是無責任感?是家庭教育的悲劇,還是悲哀?

無經驗的父母們在感慨孩子教育的苦惱和失落時,忽視了一個問題:世界上沒有天生懂得教育孩子的父母,只有教育方式不對的父母;天底下沒有天生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孩子的父母。

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長的第一步。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不可替代,也是不可估量的。現代家庭教育必須把握幸福的主旋律, 實施幸福家庭教育。

幸福家庭教育能提升孩子的心理能量。培養孩子積極向上的心態,塑造積極的人生、希望的品質、堅毅的人格、和諧的精神狀態,找到生命的意義。父母言傳身教的積極影響,會培養孩子的健全人格,營造幸福美滿的家庭環境,是家庭成為溫馨的港灣。

好父母:肯花錢?肯花時間學習「幸福家庭教育」

怎樣定義好父母?基礎型的父母是能為孩子花錢,解決溫飽和生存問題;智慧型的父母是肯為孩子花時間,為孩子而學習、為孩子而去改變,樂與孩子一起成長,夫妻雙方合力用心營造幸福家庭,共同收穫快樂幸福的人生。

「幸福家庭教育」分為兩個部分

「幸福家庭教育」體系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智慧父母的親子必修課》;二是《智慧夫妻的愛情必修課》(待續)。

《智慧父母的親子必修課》的四個主題:良好習慣教育、積極語言教育、正面思維教育、樂觀性格教育。

《智慧父母的親子必修課》四個主題的理論基礎是當今國際上最前沿的積極心理學知識,以及幸福教育的核心思想。通俗易懂的講解,與大家分享做智慧父母的必要知識、技能、方法,幫助父母愉快的進步和教育,讓孩子快樂的成長和成才。

幸福家庭教育的四個主題

第一部分:良好習慣教育

葉聖陶老人說:「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教育是要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鍛煉、行為、習勞、思維、德行等習慣。

孩子在兒童時期最好的教育莫過於養成良好的習慣。所謂的好孩子一定是有好習慣的孩子,所謂有問題的孩子一般都是壞習慣較多的孩子。

第二部分:積極語言教育

語言是把雙刃劍,當前的家庭教育中,體罰孩子的現象減少了,家長對「不爭氣」的子女出言訓斥、嘲諷「心罰」增多了。這些家庭中常見的冷暴力對孩子稚嫩的心靈有更大的傷害。

常見的六句暴力語言:「廢物」、「就知道吃」、「豬腦子」、「丟人」、「怎麼不去死」、「是人都比你強」。「哀大莫過於心死。」家長用尖刻的語言奚落、諷刺、挖苦孩子,受罰孩子的自尊心很容易被摧毀,自信心被打擊,智慧被扼殺。非暴力語言才是愛的語言,培養孩子愛的能力。

第三部分:正面思維教育

在物質財富快速發展的當今,孩子缺少的不是生理營養,而是心理營養。做父母的積極引導和鼓勵兒童凡事往好處、發掘自身的優勢,培養孩子利他和親社會行為,從而讓孩子感受到自我存在的價值。在不斷努力,勤奮進取中取得真正意義上的成績與成就。

第四部分:樂觀性格教育

家庭教育的最大問題,在於家長消極的教育心態。孩子一切的幸福和快樂始於積極的心理,家長亟需通過心態、關係、語言、環境、體驗、人格、行為、改變等一系列的轉化,挖掘出孩子積極的人格品質。培養孩子的目的,是讓孩子成為一個寬容、樂觀、有理想、人格健全、內心充滿正能量的人,而家庭教育的過程正是家長自我修鍊、自我學習的結果。

愛孩子,與孩子一起學習進步成長

幸福家庭教育就是父母從日常細微處著手,看到孩子的獨特長處與個性,挖掘孩子的潛能和優勢,培養孩子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的人格特質,專註於傾聽和身教,給孩子愛、溫情與信任。

智慧的父母是不會放過任何成長的過程,不會失去教育子女的機會。愛孩子,智慧的父母會選擇學習「幸福家庭教育」的技能;愛孩子,智慧的父母會與孩子一起成長、學習和進步!

作 者

王薇華博士,積極心理學專家、首席幸福力導師、心理學作家,出版著作:《幸福法則》、《心理健康法則》、《幸福力》、《幸福的能力》、《公民幸福手冊》、《她幸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PPA幸福中國 的精彩文章:

TAG:CPPA幸福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