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幾億年前,興文還是一片海洋,經過了石炭紀,海水中的碳酸鈣變成了石灰岩
地球神話傳說里,仙女麻姑再次見到神仙王方平時說,自上次分別到這次再會,已經看見「東海三為桑田」。仙人們有著漫長的似乎沒有止境的壽命,天地間的滄桑變幻、億萬斯年,只不過是他們下次重逢的一個短短瞬間。而你我的生命雖然燦爛,卻有如春花,自然看不見滄海如何變成桑田,但我們或許可以去興文縣石海洞鄉看看,在那奇峰林立、怪石嵯峨的石林中,看見石壁上的珊瑚、貝殼、魚類的化石,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大概可以體會到遠古之初的滄海是如何變成桑田的。
在幾億年前,興文還是一片海洋,經過了石炭紀,海水中的碳酸鈣變成了石灰岩。經過地殼變動,水流沖刷,長達億萬年,那些岩石被切割分裂開來,形成了千奇百怪的姿態,也形成了各種各樣的溶洞。
石海洞鄉在四川南部的興文縣、川滇黔交界處,是世界地質公園,集雲南路南石林、湖南張家界、廣西桂林等喀斯特地貌特徵於一體,被譽為「天下奇觀」。因石林、溶洞遍及興文縣17個村,故此被稱為石海洞鄉。在這幾十平方米的區域內,地上石林、地下溶洞、地表天坑是為三絕。
地上石林奇峰林立、怪石嵯峨,雄奇險峻、千姿百態,有石芽式、棋盤式、尖脊式、石林式,無數的石峰石柱在此起伏,遠遠看著,就像是波濤洶湧的大海,是謂石海。這是大自然的天工之作,是造化的神奇創造與慧心垂顧。
而「洞鄉」之稱則來源於那地下神秘而幽深的溶洞,在已經發現的183個大小溶洞里,神風洞最大,而天泉洞景觀最為豐富。天泉洞是個多層長廊和廳狀的地下溶洞洞穴,全長有4.8千米,總面積達80000萬平方米,有7個大廳:穹廬廣廈、神秘、幽邃、瑰麗的溶洞里,洞中有石,石中有洞,洞中有湖,湖中有天光,還有鐘乳石形成的石柱、石筍、石花、石獸等,彷彿進入了一個璀璨的鬼魅世界。地標天坑的代表,是天泉洞出口處有天下第一大漏斗,它比號稱世界之最的美國阿里西波大漏斗大多了,直徑有650米,深度有208米。這是由於地殼變化塌陷而成的地貌奇觀,大漏斗的四側如斧劈刀削,觀賞至此,不免使人魂搖魄動,震撼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石海洞鄉除了這三絕,還有神秘的僰人懸棺,僰人已經消失,無影無蹤,他們唯一留下來的痕迹,就是懸在高高絕壁懸岩上的200多具懸棺。於是,這成了千古之謎,使人遙遙望之,大起思古之意。
而現在,這裡居住著能歌善舞的苗族,你能隨時聽到他們唱起的山歌,欣賞他們跳起的蘆笙舞,醉倒在他們敬上的酒里。


TAG:旅行人阿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