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這個女人敢跟毛主席發脾氣,毛主席無可奈何,江青也討好她

為何這個女人敢跟毛主席發脾氣,毛主席無可奈何,江青也討好她

毛主席的生活一直受人們所關注,而照顧毛主席的起居也是中央所重視的大事。在蔣介石從大陸離開,到台灣之後,毛主席開始了對新中國進行整頓。很多民國時期甚至是清朝時期留下的封建迷信思想都要根除,而且戰爭後的中國還像襁褓中的孩子,而我們的領導人就像盡職盡責的保姆一樣關照著這個孩子,而他們的生活也需要人來關照。

有一個女人,她的一生是驕傲的,因為她一直陪在偉大領袖的身邊;她的一生是幸運的,因為無數人想有近距離接觸毛主席的機會卻一輩子也見不到,這個女人卻能日日夜夜陪在主席身邊。別人眼中的毛主席是完人,他雄才大略,高瞻遠矚,是那種常人無法企及的偉人。而她卻可以見到生活中的毛主席,一個既普通又不普通的偉人。

她叫張玉鳳,她和毛主席的關係也是很微妙的,可能這種關係連她自己和主席都不知道到底是什麼關係。平日里,她不僅負責照顧主席的起居,也像朋友一樣和主席聊天,玩鬧。而主席也把她當做自己的女兒而非保姆,張玉鳳有的時候生氣還要主席來哄。

她第一次見主席的時候她剛成年,那一年她18歲,她被召進毛主席的專列上,當了一名負責打掃衛生,收拾起居的服務員。只不過這個服務員和平常的不一樣,她是一個人的服務員,這個人就是毛主席,而她也僅僅只為毛主席一個人打掃衛生,照顧起居。

在這之前,她也當過服務員,那時的她是在鐵路部上班。因為她幹活熟練,聰明機靈,所以被推薦給主席當了秘書。得到這份工作的張玉鳳簡直比得了金山銀山還要高興,她以為這一輩子都只能普普通通地做一個服務員,根本就不敢想居然能見到毛主席,更不敢想的是可以每天都和毛主席生活在一起。

但是這份工作並不是像她想的那麼容易做,因為雖然毛主席平日里沒有架子,對身邊的人都很親切和藹,但他也有的時候會發脾氣。尤其是張玉鳳還只是一個18歲的小姑娘,當時的毛主席已經年過六旬,兩個人之間難免會產生代溝。這樣的溝通障礙在最開始表現的尤為明顯,開始的時候張玉鳳還會經常不明白主席一言一行的用意,不能把日理萬機的主席照顧得很好。

但是時間久了,她慢慢地摸清了主席的生活習慣,也很清楚主席的脾氣秉性。在他工作的時候,她就退在一旁,不去打擾他。在他需要傳遞消息的時候,她就負責跑腿傳信。當時的毛主席已經和江青不住在一起了,但二人時不時還會有交流,而二人交通的樞紐就是張玉鳳。

而江青也知道主席對張玉鳳很好,所以她有的時候為了得知主席的近況或是主席對某件事情的看法,她不惜降低身份去討好張玉鳳,讓她多美言幾句。張玉鳳就曾經半開玩笑地對毛主席說:「你為什麼一直不見她啊,她上了歲數,一個人孤零零的也很可憐啊。」主席假裝生氣地說:「你只看見了她可憐的一面,她真正可恨的時候你哪裡有見過。」

毛主席晚年的時候,動作說話都不太方便,但是只要他輕輕地一個動作,或者一個眼神,張玉鳳就立馬心領神會,替毛主席完成他想說的事情。毛主席也很疼她,有一次毛主席發脾氣,可是正好張玉鳳的牛脾氣也上來了,她發完脾氣後就離開了。過了不久後,毛主席就派人把她接了回來,然後哄著她直到她開心為止。

張玉鳳老人現在依然健在,希望她健康幸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渠成談史 的精彩文章:

兩位開國大將從戰友肩並肩作戰,為何建國後卻「反目成仇」?

TAG:渠成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