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無錫名人——墨竹畫家王紱

無錫名人——墨竹畫家王紱

GIF

蜚聲畫壇以擅購墨竹著名的王紱,字孟端,號友石,別號鰲叟,又號九龍山人。明代著名畫家,且博學工詩。他自幼聰穎、10歲能詩、15歲遊學於邑庠,與名詩人錢仲益、浦長源等唱和,尤喜繪畫。

洪武十一年(1378),以博士弟子員身份應召至京師。因素性高傲,不慕名利,不久回鄉隱居。後因「藍玉案」受株連,謫戍山西大同10餘年。

建文二年(1400)返回無錫,隱居九龍山,賦詩作畫,教授弟子。嘗作《憶惠山》:「我昔九龍山下住,結廬正在雲深處。日日看山還看雲,嘗教剪卻當檐樹。無端一別猿鶴群,馬蹄南北徒紛紜。塵途底事拂衣晚,回首負卻山中雲。」中年以後,他用大部分時間遊歷各地名山大川,常常「酒酣握筆,長廊素壁,淋漓綺麗」。

永樂元年(1403),以善書被薦入文淵閣,參與編纂《永樂大典》。51歲始授中書舍人,從事遷都的籌備工作。兩次隨明成祖北巡,曾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圖》。擅長山水竹石,取吳中圭之水墨淋漓,王叔明之層巒疊嶂,倪雲林之古木茅亭,風格蒼鬱,筆勢縱橫酒落。尤擅墨竹,疏密有致,飄逸雄秀,能於遒勁中見姿媚,有「明朝第一竹」之譽。他性格超脫高傲,惜墨如金,畫非為知已者不作,嫉惡銅臭。嘗於月夜聞鄰家吹笛聲,乘興畫竹,往訪之,吹笛者乃大賈。大賈見王紱來訪,喜甚,拿出絨綺各二匹,要求配幅,王紱當場拒絕,手撕畫作而返。王紱「卻酬撕畫」的故事,一直被傳為美談。

水樂十四年(1416),病卒北京館舍,歸葬於無錫錢橋。清嘉慶十八年(1813),後人在惠山五里香塍建王孟端公祠。詩畫流傳於世的有《王舍人詩集》、《友石山房集》、《竹鶴雙清圖》、《墨竹圖》、《臨風畫卷》、《九龍山居圖》等。

洪武年間,王紱曾寓居於惠山聽松庵,常以二泉水泡茶。其《惠山煮茶》詩云:「寒齋夜不眠,瀹茗坐爐邊。伏火煨山粟,敲冰汲泉潤。瓦鐺翻白雪,竹牖出青煙。一啜風生腋,俄驚骨已仙。」情趣盎然。與寺僧性海相交甚篤,性海制煮茶竹爐,王紱為之作《竹爐煮茶圖》和《睛雨竹圖》,並題詩。《竹爐圖詠》成為明清兩代文壇佳話。今惠山天下第二泉上有竹爐山房,內有雨秋堂,正中壁上嵌有王紱的兩幅晴竹、雨竹圖和乾隆時仿製的竹爐煮茶圖石刻。

本文摘自《實美存錄》

《實美存錄》百草園書店有售

關於「漫無錫」

文:無錫漫生活|圖:來源網路 | 編輯:許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錫漫生活 的精彩文章:

美翻了!無錫竟然藏著3個江蘇「最美水地標」

TAG:無錫漫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