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名大陸配偶遭撤銷台灣身份證成「人球」

一名大陸配偶遭撤銷台灣身份證成「人球」

蔡當局搞砸兩岸關係,大陸配偶在台灣也惹上麻煩。

基隆一位嚴先生10多年前通過中介在大陸認識楊小姐並結婚,未料之後麻煩不斷。先是在2001年中介遭到逮捕並認定違法,嚴先生被質疑是假結婚,被判4個月徒刑得易科罰金並緩刑2年,楊小姐獲不起訴處分;楊小姐後來領到台灣的身份證。可是後來嚴先生為躲100多萬元卡債,和楊小姐辦假離婚,沒想到離婚2個多月就遭台灣戶政機關撤銷楊小姐身份證。嚴先生和楊小姐於是向台灣「移民署」前署長謝立功求助,國民黨「立委」林麗蟬得知後,與謝立功等於1月17日舉行「誇張惡法無人管,人球問題誰負責」記者會,邀請當事人嚴先生、楊小姐等出席。

嚴先生在記者會上表示,楊小姐沒有身份證面臨被遣送回大陸的命運,同時也失去工作。兩個分別念初中一年級與小學四年級的小孩,目前只能靠他中度身心障礙,屬低收入戶月補助13000元,以及楊小姐做社區回收一個月2000多元的收入養活全家。他哭著表示,希望各界幫忙,不然一家人活不下去,兩個小孩也不知要怎麼辦。

楊小姐表示,當初為躲嚴先生100多萬元新台幣的卡債,又得貸款200多萬買房子安頓全家人,只好辦假離婚,他們全家目前仍住在一起。她原本當清潔員月薪22000元,再兼做資源回收養活全家,在台領身份證前已先撤銷大陸戶籍,如今台灣的身份證被撤銷,她完全沒有身份、戶籍,外面的公司都不敢用她,現在只能靠回收工作,又面臨被遣送,實在不知該怎麼辦。

林麗蟬表示,一個月前嚴先生、楊小姐先向謝立功求助,她知道後決定與謝立功舉行記者會,希望當局能夠提供及時救濟的方法。

受邀參加記者會的陸委會專門委員何達仁表示,本案是依法行政,但實情確有考量之處,恢復戶籍是行政機關可以做的選項,「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規定是為防止假結婚,「移民署」雖然作出強制出境的處分,但已暫緩實施,目前仍有救濟處理方式。

台「內政部」戶政司專門委員陳子和表示,外籍配偶有類似情形,會依「國籍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做處理,只要發現當事人有虛偽結婚,不經審查即可撤銷戶籍,但結婚超過5年即不得撤銷戶籍。

共同出席記者會的台灣政治大學法律系教授廖元豪表示,台灣的制度是要外配先放棄原國籍,才能申領身份證,若要撤銷身份證,也應先讓當事人恢復原有國籍再撤銷身份證,否則造成「人球」。他說,台灣應該修改法律,避免行政機關直接撤銷外配或陸配的婚姻。

謝立功表示,台灣不只立法有問題,和一般社會上的人情事理也有很大的落差,嚴先生和楊小姐兩人已生了兩個小孩,是弱勢族群,不應這樣處理;而且台灣有必要修改「國籍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不應該以婚姻存續做為身份證是否遭撤銷的依據,防止撤銷戶籍,造成無戶籍「人球」的情形。

台新移民勞動權益促進會:

兩岸婚姻在台灣存在隱藏性不確定危機

(圖:台灣「新移民勞動權益促進會」理事長劉茜)

台灣「新移民勞動權益促進會」理事長劉茜也在記者會上表示,用微罪的定義就否認真正的婚姻,這是陸配姐妹們最不服的地方,兩岸婚姻在台灣存在著隱藏性的不確定危機,這個根源就來自於不合理的法律制度,讓陸配在這情況下生活感覺喘不過氣來。

劉茜表示,她的同事近日也接到屏東一個陸配身份證被撤銷的類似個案,這說明有許多類似案例,這樣的案例讓陸配姐妹人人自危,大家都害怕不知該怎麼辦,假結婚的定義到底在哪裡?讓她們感到非常困惑。她說,政府不應隨便撤銷民眾的權益,如果以一張偽造文書就定罪,十分不合理,陸配嫁到台灣,在台灣生活,拿到身份證,就是台灣的公民,政府不應該肆意撤銷陸配的戶籍,這對陸配而言是最危險的一件事。

劉茜說,政府把一個真正的婚姻,只因為偽造文書就說成是假婚姻,請問結婚生子後小孩子要怎麼安排?這個政府要怎麼去解決這個問題,這是陸配在台生活面臨的困境,婚姻移民一直被這個不合理的法制規定所綁架,用微罪的定義就否認真正的婚姻,這是陸配與外配最不服的地方,所以法律的漏洞與不健全,當局應去積極修法解決,給予保障,而不是採取忽視的態度,否則後還會有更多的個案出現。

台灣對「陸配」限制、歧視嚴重

大陸配偶在台灣被簡稱為「陸配」,早年因兩岸婚姻多是陸女台男,所以當時流行稱「大陸新娘」,隨著台女陸男的兩岸婚姻增多,現在多稱「陸配」。

根據台灣有關官方機構統計,從1987年1月至2016年4月,島內大陸配偶人數已達331899人,超過其他外籍配偶數的一倍。但是大陸配偶的待遇與社會地位卻一直都未能得到根本改善。

根據台灣當局的規定,大陸配偶最初在婚後需要長達11年的時間才有資格申請領取身份證,李登輝後期縮短到8年,馬英九執政後,2009年降為6年。2012年,國民黨再次提出修正案,希望可以縮短為4年即可申請,但因為民進黨的竭力阻撓,一直未能順利提交審查。2016年6月27日,台灣立法機構再次審查相關修正案,雖然代表大陸配偶利益的台灣「中華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新移民勞動權益促進會」「中華婦女黨」等團體組織眾多「陸配」在議場外面集會聲援,但仍因民進黨的干擾未能達成修法目標。

「陸配」待遇表面上看只是兩岸關係的一個側面,但實際卻反映了島內對大陸的主流看法及兩岸關係的定位,也透露出其對兩岸關係未來走向的判斷。

兩岸本屬一家,具有相同的語言與血緣,兩岸通婚具有最大的優勢,島內社會本應大加歡迎與珍惜,當局更應以法律法規鼓勵與保障,但現實情況卻出現了截然相反的結果,這就無法不歸咎於台灣主政當局的狹隘思維了。

李登輝執政時期,政治上的分離傾向明顯加強,因此對由兩岸民間交往不斷深化而衍生出的大陸配偶問題規定更加嚴格;陳水扁執政後,政治上拋出了「一邊一國」論,對「陸配」的歧視性待遇雖然在法規上沒有體現,但在政治氣氛趨緊下,「陸配」實際上被列為異類,與外籍配偶相比,融入島內社會的門檻更加高。如今民進黨再度執政,繼續視「陸配」為異類而加以嚴防,甚至超過了李登輝時期,其原因不外乎是出於對大陸的敵視與排斥心理。在「台獨」分子看來,對其政治利益威脅最大的就是祖國大陸,「陸配」在文化教育上是大陸傳統思想熏陶出來的,在內心與大陸有著割不斷的親情,而這正是這些「台獨」分子最害怕的地方。因此,為了在戰略上與大陸切割,「陸配」甚至被視為大陸的「第五縱隊」,要加以嚴格監視,例外管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直通台灣 的精彩文章:

綠營要敗?小綠內部民調 藍營支持度首勝民進黨

TAG:直通台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