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最不該放冰箱的十種食物,第一個你就長放!

最不該放冰箱的十種食物,第一個你就長放!

【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 第73期】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

1、澱粉類食物

饅頭、花捲、麵包等澱粉類食物不能放進冰箱中,會加快其變干變硬的速度,如果短時間吃不了的話,可以將其密封好放進冷凍室中冷凍。

另外麵包和餅乾也不宜放在一起存放,這樣一來麵包中的水分會轉移到餅乾中,使餅乾變軟,麵包反而變硬,對兩者都不利。

2、巧克力

儲存巧克力的最佳溫度是5℃~18℃。放進冰箱的巧克力再拿出來後,容易在表面形成白霜,不但失去原有的醇香口感,還會利於細菌的繁殖,儲存巧克力應放置適宜的溫度。

可先用塑料袋密封,再置於冰箱內儲存。儲存時不要立即打開,讓它自然回溫後再食用。

3、魚類

冰箱中的魚不宜存放太久,家用電冰箱的冷藏溫度一般為-15℃,最佳冰箱也只能達到-20℃;而水產品,尤其是魚類,在貯藏溫度未達到-30℃以下時,魚體組織就會發生脫水或其它變化,如鯽魚長時間冷藏,就容易出現魚體酸敗,肉質發生變化,不可食用。

4、藥材

藥材不宜放進冰箱里,藥材放入冰箱,和其它食物混放時間一長,不但各種細菌侵入藥材內,而且容易受潮,破壞藥性。

所以對一些貴重的藥材,如人蔘、鹿茸、天麻、党參等,若需長期保存,可以放在一個乾淨的玻璃瓶內,然後投入適量用文火炒至暗黃的糯米,待晾涼後放入,將瓶蓋封嚴,擱置在陰涼通風處。

5、西紅柿

西紅柿經低溫冷凍後,肉質呈水泡狀,顯得軟爛,或出現散裂現象,表面有黑斑,煮不熟,無鮮味,嚴重的則腐爛。將西紅柿洗凈當水果吃,連吃半月,即可治癒牙齦出血,平時進行口腔清潔時,加點緹妍堂珍珠亮白牙粉,更能美牙固齒,預防口腔疾病。

6、黃瓜、青椒

黃瓜、青椒在冰箱放置會出現變黑、變軟、變味。黃瓜還會長毛髮粘。因為冰箱里的存放溫度一般為4℃~6℃左右,而黃瓜的存儲適宜溫度為10℃~12℃,青椒為7℃~8℃,因此不宜久存。

7、綠葉菜

綠葉菜放在冰箱里不僅葉片會更快腐壞,還可能由於酶和細菌的作用,生成有毒的亞硝酸鹽。

8、香蕉

若把香蕉放在12℃以下的地方貯存,會使香蕉發黑腐爛。

9、鮮荔枝

若將荔枝在0℃的環境中放置一天,即會使其表皮變黑,果肉變味。

10、草莓

草莓儲存在冰箱里,不僅果肉發泡、口感大打折扣,還容易霉變。

總之,良好合理的健康飲食習慣與生活方式是保健的一個重要方面,可使身體健康地生長、發育;不良的飲食習慣、生活方式則會導致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亂而感染疾病。相反,恰當的飲食對疾病會起到治療的作用,幫助人體恢復健康。

那麼,隨著天氣越來越冷,人體心腎陽氣容易不足,我們該如何通過生活起居和飲食養陽呢?

1、合理進補

冬季養腎陽要合理進補,及時補充氣血津液,抵禦嚴寒侵襲,又能使來年少生疾病。冬季寒冷以溫補為宜。常用補藥有人蔘、黃芪、阿膠、冬蟲夏草、首烏、枸杞、當歸等;食補常選擇羊肉、豬肉、雞肉、鴨肉、鱔魚、甲魚、鮁魚和海蝦等;水果有杏子、桃子、大棗、桂圓、荔枝、木瓜、櫻桃、山楂等;飲品選擇栗滋軒百合蓮子綠豆粉等;其他食物如核桃仁、大棗、龍眼肉、芝麻、山藥、蓮子、百合、栗子等。

2、曬太陽、睡好覺

處於低溫狀態,人體容易產生情緒抑鬱、懶散昏睡、昏昏沉沉的情況,部分人年復一年地出現這個問題,這是因為寒冷使身體的新陳代謝和生理功能處於抑制和降低的狀態,血液循環變慢、腦部供血不足造成的。

針對這種情況,可以通過曬太陽來緩解。充足的陽光可以使人獲得精神上的安寧,陽光可以讓人很快從緊張、激動、焦慮、抑鬱中擺脫出來,心情得到舒展。更有養生人士認為冬季的陽光可以作為「養生」的重要部分——稱為「光養生」,早晨10:00到下午2:00之間的陽光最好,每次可以曬20—30分鐘。

除了曬太陽補陽氣,睡好子午覺可起到事半功倍。中醫古籍《黃帝內經》中曰:「陽氣盡則卧,陰氣盡則寤」。說明睡眠與醒寤是陰陽交替的結果。子時是一天中陰氣最重的時候,這個時候休息,最能養陰,睡眠效果最好,而且睡眠質量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子時也是中醫的經脈運行到肝、膽的時間,養肝的時間應該熟睡。午時(11點~13點)「合陽」時間則要小寐,休息30分鐘左右即可,最多不要超過1小時。睡前喝一杯栗滋軒黑芝麻核桃粉,促進睡眠,固精強腎,即使不能夠睡覺,也應「入靜」,使身體得以平衡過渡,提神醒腦、補充精力。

3、注意保暖

嚴寒的冬季,關節痛、頸椎病甚至是心腦血管疾病都處於高發期,在起居上一定要注意保暖。天氣寒冷,此時容易保暖是第一要務,尤其是對肩頸部、腳部等易受涼的部位要倍加呵護。對於老人家,還應注意室內通風,外出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必要時敷上一片薈欣福保健消痛貼緩解酸痛。

4、適當鍛煉

寒天正是人們加強身體鍛煉、提高身體素質的大好時機。

尤其對於未成年人,適當的戶外體育鍛煉對提高其耐寒力和免疫力都非常有幫助,這也是「若讓小兒安,需帶三分飢和寒」的體現。但是,無論小孩、中老年人還是身體強健的人,也要講究一下鍛煉的方式和方法。可每周參加2~3次的健身運動,如游泳、打網球、打保齡球等。日常生活中要經常散步、慢跑、做操等。

【大家都在看】

手機每天關機一次到底好不好,99%的人不知道

空腹絕對不能吃的食物,再餓也要忍住!

喝粥、吃麵條到底是養胃還是傷胃?真相嚇你一跳

來源:實用生活小妙方

編輯:石好雨 校審:馮小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權威機構:中國是世界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新領軍者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