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琺琅彩舉世罕見 市場價值極高

琺琅彩舉世罕見 市場價值極高

瓷胎畫琺琅是琺琅彩瓷的正式名稱,是漢族陶瓷藝術之瑰寶,是將畫琺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的一種釉上彩瓷。琺琅彩瓷的裝飾工藝,即琺琅彩,也稱為瓷胎畫琺琅是專為清代宮廷御用而特製的一種精細彩繪瓷器,部分產品也用於犒賞功臣,其高超的燒造水平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體現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藝術創造力。琺琅彩瓷創燒於康熙晚期,雍正、乾隆時盛行。清代後期仍有少量燒制,但燒造場所已不在清宮中而移至景德鎮。初期琺琅彩是在胎體未上釉處先作地色,後畫花卉。康熙朝琺琅彩瓷器多以藍、黃、紫紅、松石綠等色為地,以各色琺琅料描繪各種花卉紋,其色彩、繪畫、款式皆同於當時的銅胎畫琺琅。

琺琅沒有大的器物造型,絕大多數是盤、碗、杯、瓶、盒、壺,其中碗、盤最多,只是每一品種都有不同的變化。另外還有一個品種是宜興紫砂陶胎外繪琺琅料彩,這也是難得一見的。琺琅彩瓷器在胎質的製作方面是非常講究的。胎壁極薄,均勻規整,結合緊密。在如此的胎質上又施釉極細,釉色極白,釉表光澤沒有桔皮釉、浪蕩釉,更沒有棕眼的現象,確可用「白璧無瑕」來讚譽。

琺琅彩瓷的特點是瓷質細潤,彩料凝重,色澤鮮艷靚麗,畫工精緻。製作琺琅彩瓷極度費工,乾隆以後就銷聲匿跡了。康熙的琺琅彩瓷大多作規矩寫生的西番蓮和纏枝牡丹,有花無鳥,顯得單調。而雍正以花卉圖案居多,山水、人物也有。

法藍瓷是景德鎮的一個瓷器品牌。法藍瓷結合東方美學思考與西方新藝術(Art Nouveau)裝飾風格,運用可保色彩千年不變的特製釉下彩技術,與燒制難度極高的世界獨家專利-倒角脫模工法,製作成融合浮雕與雕塑的精緻立體造型,並以傳統手繪工藝精心地表現出浪漫夢幻的豐富色彩,再經過一千兩百多度的高溫燒成及多達上百道的細緻工序,才造就了法藍瓷享譽國際的精品傳奇。

琺琅彩成交價

清乾隆 御制琺琅彩「祥雲瑞蝠」開光式「四季花卉」圖紙搥瓶

清乾隆 琺琅彩人物紋膽瓶

清康熙 御制胭脂紅地琺琅彩蓮花圖碗

鄭重提示:不上門!不收購!收購勿擾!

2017澳門中信拍賣 全球徵集公告

2017澳門中信拍賣全球徵集內容

[陶瓷] 高古瓷、元明清瓷器、民國名瓷、現代毛瓷及大師精品瓷器,紫砂壺。

[玉石] 古玉、明清玉、現代玉、翡翠、田黃、雞血石。

[字畫] 歷代名人名家書畫、現當代書畫、各派系名家字畫。

[雜項] 古籍善本、金銀銅器、奇石雕件、文房用品、佛像。

[傢具] 明清各種材質的硬木傢具,以紫檀、海南黃花梨及金絲楠木等名貴材料為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桔檸檬小蘋果 的精彩文章:

TAG:金桔檸檬小蘋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