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寒時節養生,你需要這樣做!

大寒時節養生,你需要這樣做!

1月20日,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雖然這是一年中最冷的時節來臨,但是根據中醫的理論:寒極必暖,大寒過後,就是大地回春的開始。在這個時節交替的過程中,我們該如何養生呢?

民間俗語說,大寒大寒,防風禦寒。也就是說「大寒」時節,養生保健的重點之一,是防寒防病。中醫專家說,隨著氣溫變化,要注意隨時增加衣服,寒風起時,出門可以戴上口罩、帽子和圍巾等等,預防感冒等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

大寒節氣養生


中醫認為,寒氣容易損傷人體的陽氣。人體內的血液得溫則易於流動,得寒就容易停滯。天氣寒冷會使人體血管中的血液流動不暢,甚至引起淤血阻滯,從而加劇心腦血管疾病的發作幾率,也會使體內的筋緊繃,引起疼痛和不適以及各種病症。

對於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等疾病患者來說,要更加註意防寒保暖,及時添衣,衣褲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軟寬鬆,不宜穿得過緊,以利於血液的流暢。早晚要少出門,一定要外出的話,記得戴上口罩、帽子、圍巾,穿上棉鞋,抵禦嚴寒對身體的危害。

早上應儘可能晚起,等到中午或下午陽光晴好的時候可到戶外活動一小時左右。曬太陽對身體好處良多,既溫暖又補鈣,還可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和免疫功能。在晴好的冬日,可以在室外伸出手腳,讓陽光直接灑在手腳上,也可以背對著太陽直接曬背。

足部的保暖至關重要,因為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腳有無數的神經末梢與大腦緊密相連,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寒冷時節要加倍呵護雙腳,加強腳部運動,平時外出儘可能步行。還可在室內做原地跑步鍛煉,直到全身發熱,手腳溫暖。每天睡前堅持用熱水泡腳。泡腳時搓揉刺激足部穴位,可調補元氣,壯腰強筋,延緩衰老。

大寒節氣養生


由於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與立春相交接,所以在飲食上與小寒應略有不同。

大寒時的進補量應逐漸減少,以順應季節的變化。元代忽思慧所著《飲膳正要》曰:「冬氣寒,宜食黍以熱性治其寒。」也就是說,少食生冷,當然也不宜燥熱,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為宜。平日可多食用一些棗、黑豆、核桃、黑芝麻、桂圓、木耳、銀耳等。

其次,在進補中應適當增添一些具有升散性質的食物,如香菜、洋蔥、芥菜、白蘿蔔、辣椒、生薑、大蒜、茴香等,但不可過食。

大寒飲食還應重視補充熱量。植物的根莖是蘊藏能量的倉庫,多吃根莖類的蔬菜,如芋頭、紅薯、山藥、土豆、南瓜等,它們含有豐富的澱粉和多種維生素。專家提醒,大寒時節應忌食生冷黏膩之品,以免損傷脾胃陽氣。

大寒節氣養生


大寒期間養生的另一個重點在於滋陰。一般在長江流域從冬至開始降水減少,經過一個月之後的大寒節氣正是最乾燥的時期,白天平均空氣濕度一般低於50%,有時室內濕度甚至只有30%左右。

隨著天地間水氣的減少,人體內的陰液也會容易不足,很多呼吸系統有宿疾的人常常會有咳嗽痰多或痰液黏稠、咳痰不凈的感覺。心血管疾病患者更易造成血黏度的增高。如果由於高血壓、年老等造成血管彈性功能下降,則更易誘發心梗、腦梗、腦出血等危險情況。

在起居方面,如果室內常開暖氣或者空調,除了注意經常通風之外,最好可以使用些空氣加濕器之類以提高空氣中的濕度,晚上睡覺如果用電熱毯,也盡量不要開過夜或開太熱。儘可能增加飲水量,不要等口乾後再喝水。每天入睡前和起床後,都要喝一杯溫水。洗澡前後最好也各喝一點水,以補充流失的水分。

大寒時節,切忌運動過量,出汗太多,避免陽氣隨汗液而出,受到損傷。鍛煉應選在廣場向陽的地方進行,運動項目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快走、慢跑、廣場舞等。運動強度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而定,以微微出汗最好,霧霾、下雪天,最好暫停鍛煉。

時近春節,是工作最忙時,加上家裡掃撒庭院、採辦年貨等準備過年,人也極易疲勞,耗精傷神。適當休息、保持心情平靜對養陰也很重要。

大寒節氣養生

大寒養生,要適應由冬向春的轉變,飲食也要有相應的調整。可以考慮早飲人蔘黃芪酒,晚服杞菊地黃丸。逐漸減少進補,選擇一些清淡食物。推薦一款養生葯膳:黃芪枸杞燉雞。將一隻500克左右的土雞洗乾淨,切成小塊,加入黃芪、枸杞、白朮等中藥,以及蔥姜蒜等佐料,用文火慢燉1小時即可。有補中益氣,滋陰助陽,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的作用,適用於體質虛弱、易患風寒感冒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有機生活 的精彩文章:

大寒節氣養生的關鍵是腿腳保暖,進補多食粥,起居要通風!

TAG:愛有機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