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運動膝傷最常見,護具是最好的「防護傘」,你真的會用嗎?

運動膝傷最常見,護具是最好的「防護傘」,你真的會用嗎?

全民健身大潮襲來,從健身到足球、滑雪、攀岩等,參與體育鍛煉的人越來越多,而膝痛、腰痛等各種運動損傷的出現也隨之增多。

運動中大家都提高了自我保護的意識,其中運動護具作為「提供保護的工具」,重要性也日益凸顯。

其實,很多朋友還不是很了解「護具」的正確使用方法,今天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護具的使用。護具都有哪些種類?

從功能的角度分類:

1、固定用護具:通過對關節、肌肉等進行壓迫、固定,輔助相關運動關節在運動過程中能夠穩定控制,從而提高運動表現,預防損傷的發生。比如舉重腰帶,髕骨帶等。

2、保暖用護具:對身體部位進行有效舒適的保溫,調整身體狀態。比如保暖護膝,肩部保暖護具等。

3、其他類護具 : 一些具有特定功能的防護用具。比如頭盔、抗摔護膝、護腿板等。

除了以上的分類方式,我們還可以按照使用部位的不同,將護具分為護肩、護肘、護腕、護手、護腰、護髕骨、護膝、護踝等。

什麼情況下考慮使用護具?

1、在進行衝擊性、對抗性強的運動時,且其規則允許使用護具。比如足球比賽中的護腿板,美式橄欖球的比賽服等。

2、身體已存在功能上不足(如損傷後)時,應使用護具。具體的使用原則應依照醫囑或者康復師的建議。

3、運動中實際功能要求高於身體實際能力時,應使用護具。

舉個栗子

比如在舉重比賽中,運動員每次試舉,都接近身體的極限負荷,動力鏈中各個環節都承受極大壓力,此時動力鏈中存在的短板會被極度放大,而如果薄弱環節加上護具加持,就能夠提高運動表現,也能減小受傷風險。

說了這麼多,其實護具無外乎兩種作用:一種是意外損傷的預防,另一種就是已傷部位的保護。

在運動過程中,意外損傷的預防是非常必要的,護具能夠抵抗額外衝擊力對身體的傷害,保證我們自身的安全。

而對於已傷部位的保護,則是通過固定關節位置,限制軟組織的活動,提供給受損組織一個較好修復環境,結合其他治療手段,讓身體自身的修補機制去修復;另外,護具也能極大程度的防止受損部位的二次傷害。

護具雖好,但不可過度使用!

很多人會覺得,多多使用護具,對自己總是有益無害的,時刻保護自己,當然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如果刻意過多的使用護具並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從功能性的角度來看,護具起到的是功能輔助的作用,而實現功能輔助作用的前提是,身體動力鏈中的某個環節在運動中無法實現其正常的功能,為了預防因該環節功能不足而出現新的損傷,我們使用護具,來做出一種積極的應對。

但如果本身動力鏈中各個環節功能都處在正常狀態,運動強度也不高,卻使用此類護具,會讓被護具所保護的動力鏈環節形成一種外部依賴,從而降低該環節原有的能力,迫使正常功能「退化」。

通俗來講,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用進廢退,過度依賴護具,你的關節就會像那被關在家裡養大的小貓一樣,再也不會抓老鼠了。所以,護具雖好,也要適度使用。

再舉個栗子

膝關節是人體中複雜的關節,也是我們日常運動最容易出現損傷的關節,下面聊一聊膝關節運動護具的選擇。

市面上常見的膝關節運動護具分為護膝和髕骨帶。

常見的護膝有下面4種:

1、髕骨位置處有開口設計:

可以防止髕骨不正常滑移,減輕髕骨壓力,增強膝關節穩定,避免髕骨異常移動而產生摩擦疼痛。

2、一體成型式:

多數為織物材質,完全包覆膝關節,提供保暖作用,也可提供有限支撐作用。

3、包覆調整式:

有彈性粘扣帶和綁帶設計,可以根據自身需求調整加壓更好的支撐穩定性。

4、兩側有支撐條:

加強固定度,材質上會有織物,塑鋼,金屬彈簧等,支撐效果金屬彈簧優於織物和塑鋼,而同樣材質的條件下,支撐條越多,支撐性也就越好。

髕骨帶:

呈圓環狀,使用時一般固定在髕骨下方處的髕腱上,防止髕腱被過度牽扯。髕骨帶也比較輕巧,基本不會影響跑步騎行等運動的屈膝幅度。

我們列舉了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幾個運動場景,告訴大家該如何選擇護具:

1、登山徒步

登山過程中尤其是下山,對於膝關節壓力極大,極易造成膝關節的過度疲勞,導致十字韌帶撕裂或半月板損傷等問題。但登山徒步對膝關節活動幅度要求並不高,可選擇有髕骨開口設計和帶有支撐條的護膝。

2、騎行

騎行過程中膝關節會進行反覆摺疊且對膝關節活動幅度有一定要求,可選擇不帶支撐條的護膝,一般髕骨帶和帶有髕下加壓的套筒式織物護膝都可進行選擇。

3、跑步

如無損傷,在日常跑量不大時並不建議使用護具。如果跑量巨大或者跑半馬全馬(對身體水平要求較高的情況)時,可選用一些專為跑者設計不影響跑步姿態且可為膝關節提供合理支撐的護具。如果用於預防跑步膝蓋等問題出現,一般選用髕骨帶即可。

4、籃球、排球、羽毛球

此類運動對移動靈活要求較高且有較多跳躍緩衝,對髕腱壓力很大,建議選擇髕骨帶。

5、日常健身

在無傷病且不進行大負荷訓練的情況下,不使用建議護具;如果衝擊極限,建議使用綁膝,或者專業的力量舉護膝等。

*以上建議主要面向身體功能沒有損傷的人,如果本身已出現運動損傷,建議先去醫院檢查,或找專業的運動康復師,做好治療及康復工作。

Tips:

護具不是萬能的,如果你沒有良好的關節功能和核心控制能力,沒有科學的訓練,沒有遵循人體運動能力發展規律,即便你全副武裝,帶上所有護具,還是有較高的損傷風險。進行科學系統的體能訓練,才是幫你遠離傷病困擾,構築強健體魄的唯一法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范享樂動 的精彩文章:

跑步正確的打開方式,從眼睛到踝關節,甚至心境,你做的對嗎?

TAG:范享樂動 |